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速覽 | 降壓藥物可能與腸道疾病風險的增加有關

據不完全估計,約佔全球人口十分之一的成年人都受到高血壓疾病的影響,同時,與此相關的心臟病發作、中風等風險也與日劇增。而目前,能夠對高血壓進行有效控制的治療方法只有改變生活方式和服用降壓藥物兩種選擇。

其中高血壓患者所服用的降壓藥主要分為三種類型,ACE抑製劑,β-受體阻滯劑和鈣通道阻滯劑。儘管療效不錯,但其潛在的副作用我們卻是知之甚少。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來自英國倫敦帝國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小組嘗試利用遺傳分析技術對此三類藥物的影響進行分析,以探究藥物的有效性及其潛在的副作用。相關內容已於近日發表在《Circulation》雜誌上。

DOI: 10.1161/CIRCULATIONAHA.118.038814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員首先對降壓藥物靶向的蛋白質進行辨別,接著從英國生物資料庫(UKBiobank)中挑選出約750000人的基因數據作為樣本,並對此進行分析,以確定與靶向蛋白質編碼相關的遺傳變異。

之後,由來自慕尼黑大學的研究團隊接著對這些導致靶向蛋白質增加的基因變異進行研究,與約900種不同疾病的風險進行對比評估,以試圖探究這些基因變異是否與其他疾病的風險增加或降低有關。

鈣通道阻滯標準化遺傳風險評分的表型全相關性研究。水準線描述了5%的假髮現率閾值 圖片來源:Circulation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與特定類型的鈣通道阻滯劑(非二氫吡啶類)相關的基因變異會增加患者排便的癥狀,這一癥狀也被稱為憩室病。經進一步探究,研究人員發現服用鈣通道阻滯劑類的降壓藥會導致患者腸道內壁出現小凸起或小囊。一旦小囊被感染或爆裂,則會導致十分嚴重的緊急醫療情況。尤其值得注意的老年人受此影響十分明顯。

圖片來源:? rob3000 - Depositphotos.

研究人員為了進一步確定其研究結果的有效性,他們再次與更詳細的遺傳數據進行比對,結果仍是顯示鈣通道阻滯劑類的降壓藥與腸道疾病風險的增加具有潛在聯繫。

帝國公共衛生學院的主要研究者Dipender Gill博士對此結果感到十分興奮,他說:「這是首次證明降壓藥的潛在副作用與腸道憩室病有關。儘管我們猜想這類藥物可能對腸道收縮功能產生影響以至於增加其排泄的次數,但其作用的基本機制我們仍不清楚。今後我們將採取更大規模的試驗來深入了解其內在作用機制。「

Joanna Tzoulaki博士 圖片來源:帝國公共衛生學院

同時,來自帝國公共衛生學院的資深作者Joanna Tzoulaki博士也表示,模仿藥物作用的遺傳變異研究正在發展成為臨床試驗的一個強有力的探究模式,將有助於確定臨床試驗的優先次序,並設計更有可能取得成功的臨床試驗。

End

參考資料: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須在正文前註明來源生物探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