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列印人體器官、大腦植入芯片,醫療“黑科技”玩出新高度?

2013年,美國俄亥俄州的男孩Kaiba Gionfriddo,氣管有先天性缺陷,出生6個星期後出現呼吸困難狀況,由於通往心髒及肺部的主要動脈錯位,氣管受到壓迫,幾乎每天都會突然停止呼吸。

醫生曾判定其不能活著走出醫院。

密歇根大學公共醫療中心在Kaiba的喉嚨裡植入了一個3D印表機製作的人工氣管,幫助其正常呼吸。

這是國際醫療史上首個3D列印人體器官成功移植的案例,在3D列印人體器官技術出現前,患者只能通過器官捐贈或是幹細胞培育進行治療。

隨著技術的發展,醫療設備領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黑科技。

3D生物組織列印:

從內髒到皮膚、從組織到器官的全覆蓋

3D生物組織列印是增材製造產業的熱門分支之一,預期其2020年市場規模將迅速擴大至100億美元。

成立於2016年的3D生物組織列印公司Prellis Biologics目前已經募資205萬美元,Prellis的全息3D列印技術可以列印出複雜的毛細血管,並以特定速度列印製造部分器官,計劃在未來五年內投入市場。

該公司使用全息印刷技術,通過光誘導的化學反應在5毫秒內生成三維層,這一功能對於構建腎髒或肺髒等器官組織至關重要。

Prellis Biologics在2018年宣布其列印速度和分辨率創新高,可利用毛細血管細胞印刷人體組織,使列印人體替代器官的目標更接近現實。

總部位於美國聖地亞哥的Organovo是3D生物組織列印領域的另一龍頭企業。其發展史更被稱為當前全球商用生物3D列印發展的縮影。

截至目前,Organovo已經開發或正在研發的3D列印產品有:微型肝髒、肝組織、迷你腎髒、腎組織、可移植腎髒、骨組織、肌肉組織、皮膚組織,實現了從內髒到皮膚、從組織到器官的全覆蓋。

並且,Organovo重視產研結合,一方面頻頻牽手科研機構,致力於增強自身的科研實力和科技水準;另一方面與各大企業合作,加速產品商業化進程。

當下的產品功能以藥物測試為重點,以器官移植為最終目標。

如ExVive人類肝髒、ExVive人類腎髒等,被用於測試和確定藥物對器官的影響,降低藥物研發成本。

神經科技:

造福癱瘓、中風、阿茲海默症患者

神經科技是醫療黑科技的又一熱門賽道。

“矽谷鋼鐵俠”馬斯克除了忙於在推特上更新特斯拉的狀態和送火箭上天之外,還在2016年悄然成立了Neuralink。

Neuralink致力於研究腦機接口的融合,以期來治療人類的腦部疾病,並且通過電極植入大腦的方式,讓人們可以隨時隨地與電腦連接並上傳下載任何信息,賦予人腦更強大的能力。

目前,Neuralink的主要受益者是美國30萬脊髓損傷病人和550萬阿茲海默症患者,以及250萬中風或腦外傷患者。

每一種疾病都可以通過植入恢復運動、記憶和其他認知功能的植入物來治療。

Kernel是另一家研究人類智能的明星公司,由Braintree創始人、百萬富翁Bryan Johnson組建,僅他自己就投資了近1億美元。

該公司致力於研發神經義肢技術,在人腦中植入相關設備,解鎖人腦的潛力,改善認知能力。

Kernel在與哥倫比亞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高校的合作中,開發硬體和軟體來治療神經系統疾病,以改善認知缺陷以及癲癇、癡呆和阿茲海默症等。

G-Therapeutics成立於2014年,目前得到INKEF Capital、Life Sciences Partners、Wellington Partners、Gimv等近4080萬美元投資,為不完全脊髓損傷患者開發了可植入式神經刺激器。

該公司的治療方法為大腦自我修複提供了環境。G-Therapeutics正在開發植入式刺激系統和機器人輔助訓練計劃,幫助脊髓損傷患者恢復健康。

Synchron致力於開發可植入設備,Stentrode系統,通過將小型裝置穿過腦血管植入大腦,允許癱瘓患者實現直接的大腦控制。

目前此公司正在準備早期的臨床試驗,測試項目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至今已獲得DARPA、U.S. Department of Defense、Neuritechnology Investors等近1000萬美元的投資。

如果你覺得這些技術現在聽起來有點天方夜談,那以下的消費級醫療設備,在生活中已經無處不在。

可穿戴醫療設備:

“一塊手錶的野心”

當我們將視線轉回日常生活,可以看到消費級可穿戴醫療設備、居家醫療檢測設備層出不窮,發展迅速。

蘋果iWatch無疑是可穿戴設備的明星產品之一。

市場調研公司Canalys指出,Apple Watch在2017年出貨量達到1800萬台,已經超越勞力士成為全球最大的手錶公司。

2018年,蘋果推出的Apple Watch 4更是強調其心電圖監測功能獲得了FDA許可,越發清晰的顯露了其在醫療健康領域的野心。

Apple Watch Series 4可以對用戶的心髒進行實時監測,可以識別心房顫動以及心律不規律等問題。

最近蘋果還秘密募了著名婦產科專家Christine Curry加入其不斷壯大的健康醫療團隊。

市場盛傳,蘋果的下一步是讓Apple Watch做無創血糖監測,以便讓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面對股價不斷下跌的焦慮,蘋果一直在努力尋找iPhone之外的增長點,想必穿戴式醫療設備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2017年,Google母公司Alphabet旗下Verily宣布利用StudyWatch,開啟一項為期4年、參與測試人數超過數千人的健康項目。

目前這款StudyWatch的心電圖監測功能(ECG)已經通過了美國FDA的批準,可在有處方的條件下,為有心髒健康問題的患者檢測單通道心電圖節律,並記錄、儲存、傳輸這些數據。

谷歌的野心不止於此。

在與多個醫療機構的合作中,Verily公司還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將手錶收集的醫療數據和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電子病歷、醫學影像等資料進行整合,以便更好地服務於醫務人員和患者,提升整體醫療水準和就醫環境。

連同在2018年花費4000萬美元收購的Fossil手錶,谷歌勢必要與蘋果在可穿戴醫療設備領域一決高下。

蘋果、谷歌已經開始借由一塊手錶切入龐大的醫療健康市場,在幫助用戶監測身體健康數據的同時,也在收集、儲備用戶的身體健康信息。

居家醫療檢測:

快、準、方便還不貴

居家醫療檢測是消費級醫療設備行業中另一個具有龐大潛力的細分領域。

據統計,因缺少廉價、便捷的醫療診斷技術,數百萬人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居家醫療檢測市場規模龐大,擁有無數細分領域,當前火熱的“基因檢測”,可提前診斷乳腺癌患病風險的智能胸罩,以及居家尿檢設備都可歸屬在這一領域下。

Scanwell提供居家尿檢服務,旨在加速確診泌尿道系統感染問題。

其能夠幫助用戶隨時隨地檢測泌尿道感染(UTI),用戶使用Scanwell App上傳檢測照片,只需2分鐘便可以得知UTI的檢測結果,並且還可以在線預約谘詢師來討論檢測結果、UTI症狀以及拿到處方藥藥方。

目前,Scanwell的產品已通過FDA批準,檢測準確度與醫院水準持平。

Scanwell去年參與了YC孵化,並拿到矽谷早期投資人郭威和其他投資機構的投資。

居家醫療檢測將必須在醫院進行的檢查搬到家裡,在方便消費者診斷的同時降低了檢查成本、提升了診斷速度。

科技是把雙刃劍:

醫療數據安全的隱患

但是,在科技為生活提供便捷性的同時也埋下了隱患。

比如,如何保障用戶的隱私和數據安全是一件令人頭疼的問題。

大部分消費級醫療設備貼近人體進行實時監測健康數據,並且同步到雲端或其他移動設備。

不僅能收集用戶的基本信息,而且還能采集實時的客觀生命體信息和主觀輸入的事件信息。

比如,基因組帶有一個人全面的生物信息,基因檢測能讓夠暴露個人和親屬身份、親緣關係、遺傳信息、生理和疾病信息、個人特徵等。

海量的基因庫更是各大製藥公司夢寐以求的數據庫。對於基因檢測後的結果如何保存、分享,檢測公司是否有權用作其他途徑,做為消費者的我們都無從得知。

醫療數據的泄漏恐怕要比Facebook竊取好友名單所造成的恐慌有過之而無不及。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