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周末推薦」臧天朔離世 關於肝癌,你了解多少?

來源:健康報微信傳播矩陣-大眾健康雜誌(dazhongjiankangzazhi)

「周末推薦」臧天朔離世 關於肝癌,你了解多少?

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

「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如果你正享受幸福,請你忘記我……」這首《朋友》是臧天朔在22歲時寫下的作品,他也因這首歌而一舉成名。如今,朋友已逝,江湖不再。他的離開帶來了無數人對青春的緬懷,也再次為人們敲響了健康警鐘,提醒我們好好生活,警惕肝癌這個殺手。

本刊特就肝癌問題進行了專訪。

受訪專家: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肝膽外科主任醫師

畢新宇

Q:相關研究顯示,中國肝癌的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數均居世界首位。中國肝癌為何如此高發?

A:健康人群罹患肝癌的幾率是比較小的,佔肝癌總人群不到5%。我國是肝癌大國,主要因為我國是一個肝炎大國。慢性B肝患者每年有3%~6%的人會發生癌變,5年的轉化率為5%~15%,其轉化過程稱為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

我國90%以上的肝癌都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後的患者。根據全國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全國腫瘤登記中心主任陳萬青教授的《2015中國癌症統計》文獻報導,肝癌在我國男性中的發病率是第四位,中國肝癌的發生率為466.1/10萬人,死亡率是422.1/10萬人。

Q:肝癌最喜歡哪類人群?

A:肝癌不同於其他腫瘤,我國的肝癌有非常明確的高危因素,就是有肝炎,尤其是B肝病毒感染的這部分人群。肝癌最好發於45歲~75歲、合併有乙型肝炎、男性人群。我國肝炎患者的性別比例是相似的,但男性的肝癌比女性高發。肝癌發病率的性別比高達3:1。研究表明,雌激素對肝臟有保護作用。

Q:肝臟不好時,一般會有一些表現。身體出現哪些癥狀是在提醒我們肝臟不舒服了?

A:1.食欲不振:肝臟受損往往導致消化不好,嚴重的還可能出現厭食油膩、噁心、嘔吐等。這主要是由於肝細胞大量受損,分泌膽汁的功能降低,影響了脂肪的消化。

2.易疲勞:肝臟有問題導致的食欲不振和消化吸收受阻,會進一步讓人出現能量不足的情況,長期如此便會導致人體出現容易疲勞、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頭昏耳鳴等現象。

3.蜘蛛痣和肝掌:一些肝硬化患者會出現蜘蛛痣和肝掌。蜘蛛痣常常見於臉部、頸部、前胸、後背等部位。肝掌則常出現在手掌兩側。

4.黃疸:肝臟出現異常時,就會導致膽道受阻,這個時候膽紅素將無法順利排泄,膽紅素代謝也會出現異常,引起黃疸,通常表現為眼睛、皮膚、尿液等發黃。有黃疸的人,在黃疸出現前數月或出現後一年還可能發生全身性皮膚瘙癢。

5.出血:肝臟出現異常的時候就會造成凝血因子合成異常,這時候會出現牙齦出血,鼻子出血等癥狀。

Q:為什麼肝臟不好會讓人特別疲憊呢?

A:與其他原因導致的勞累相比,肝部病變引起的疲憊,即使是患者躺下來靜靜地休息,也是無法消除的。肝部病變所產生的疲憊主要跟肝臟的功能有關。肝臟主管三大物質的代謝,起到保持激素平衡的重要作用。肝臟功能障礙,就會出現營養吸收障礙、能量不足的問題。另外,激素不平衡也會引起水鈉瀦留、腹水等各種癥狀,引起疲憊。

Q:身體出現哪些信號可能提示肝臟癌變?

A:肝臟有強大的代償能力,一般來說早期肝癌癥狀並不是很多,而更多的表現為肝硬化的癥狀,比如乏力,腹水。出現典型癥狀的一般都是肝癌晚期,腫瘤超過肝臟40%以上,才可能會出現肝癌晚期的癥狀。

Q:肝癌早期沒有特異性的典型表現,那怎樣才能早發現?

A:肝癌是一個病因明確的腫瘤。對於有肝炎或肝硬化的高危人群,建議每隔6個月進行一次檢查。目前公認的篩查指標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FP)檢測及肝臟超聲。AFP是用免疫方法測定產生的胚胎性抗原,為目前診斷肝細胞癌特異性最高的方法之一。超聲檢查可顯示腫瘤的大小、形態、所在部位以及肝靜脈或門靜脈內有無癌栓等,其診斷符合率可達84%,能發現直徑2厘米的佔位病變,是目前較好的有定位價值的非侵入性檢查方法。健康人群可以通過一年一次的體檢來篩查,篩查項目包括超音波和甲胎蛋白。

Q:肝癌應該怎麼治?做手術會不會大傷元氣?

A:對於肝癌而言,規範化治療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有局部治療、手術、射頻消融、放療、局部栓塞治療,超聲聚焦,微波消融等許多治療手段。

但目前肝癌最主要的根治性治療手段還是外科治療,包括手術切除、肝臟移植和小肝癌的射頻消融治療。射頻消融治療有很嚴格的限制,腫物最好在3cm以下;肝移植技術不是很成熟,加上供體缺乏,限制了應用;手術切除是目前最主流的治療模式。因此,如果懷疑肝癌,請到有經驗的肝臟腫瘤外科來確定是否有手術治療的機會。通過根治性治療才是患者獲得長期生存的最佳方案。

有一小部分患者,目前的檢測手段還檢查不出隱匿的轉移灶,這部分患者手術後會出現早期的複發。不過對於絕大多數適合手術的患者來說,接受手術治療是患者獲得長期生存的主要手段。患者不應該恐懼手術,如果檢查出肝癌,應該到正規醫院接受正規治療。偏方、中醫、細胞免疫治療從目前公認的證據上看,無法代替傳統手術的地位。

除手術切除外,肝癌需要多學科綜合治療。在某些醫院,肝癌在消化內科、普外科、肝膽外科、肝病科、超聲科、放療科、化療科等很多科室都可以治。這樣就出現一種情況,患者到哪個科室看病就被扣下了,他可能就不會得到綜合治療。最好的方式應該是這些醫生共同坐在一起組成一個多學科治療團隊,在患者診斷和治療的每個節點上由這個團隊充分討論,來決定患者的治療方式,這樣才會給患者以最大收益。

需要注意的是,肝癌的治療不是手術完了就結束了。肝膽外科醫生不但需要處理肝臟腫瘤,還需要處理肝臟的其他問題。我國大部分肝癌患者都合併肝硬化、B肝。目前已經公認,術後的肝臟病毒複製和活躍是影響複發轉移的重要因素。抗病毒治療應該貫穿肝癌治療的全過程。同時,肝臟是人體的化工廠,很多蛋白和抗體都在肝臟生成。因此,在長期肝炎的情況下,肝臟會出現免疫功能的低下。因此,免疫調控和治療也是需要同步進行的。

Q:我們如何從飲食上保護肝臟,遠離肝癌?

A:1.注意飲食衛生,霉變的食物盡量不要吃。

2.注意飲水衛生。要減少使用不流通的水。在某些癌症高發地區,居民飲用的是用湖泊、河塘水,水中有很多藻類,對肝臟危害大。

3.多補充維生素,包括維生素C、維生素E等,對肝臟有好處。

4.不能酗酒。

5.多喝綠茶、多吃十字花科蔬菜,像西蘭花、捲心菜等。

6.少吃含高防腐劑、熏製、醃製過的食品。

Q:在生活方式上我們該如何調整,才能更好地保護肝臟?

A:1.健康人群需要接種B肝疫苗。除了注意飲食衛生之外,最有效的護肝手段是接種B肝炎疫苗。隔三年檢測一次B肝抗體,然後考慮是不是進行加強免疫。這樣做可以最大限度地防護肝炎病毒感染。

2.B肝患者要積極治療肝炎,使肝炎病毒活躍度降低,肝功能指標在正常範圍內。把肝炎病毒對肝臟的損傷降至最低。

3.肝炎患者家屬要進行免疫接種,同時應注意避免交叉感染。肝炎患者可單獨使用碗筷。

4.按時作息、保證高品質的睡眠對養肝護肝非常重要。

5.保持良好心情。中醫認為憂傷脾,怒傷肝。人在情緒劇烈波動時,體內激素分泌失去平衡,會影響肝臟的功能。

文:乾玎竹

編輯:欒兆琳

校對:閔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