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增長“萬年35%” 華夏幸福靚麗財報背後有隱憂

  盤和林

  3月29日晚間,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600340.SH)發布2017年年度報告。年度報告顯示,華夏幸福2017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7.81億元,同比增長35.26%,淨利潤率14.72%,為近三年來最高。2017年貨幣資金681.05億元,佔總資產比18.12%,貨幣資金量充裕,創歷史新高,與規模以上房企相比,處於較好水準,為公司經營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

  華夏幸福2017年財務報告一如既往的“乏味”,尤其是“高增長”這一指標,仍是35.26%,此前有研究機構關注到,華夏幸福近幾年的增長了保持在35%左右,因而,被戲稱為“萬年35%”。我對利潤增長“萬年 35%”的理解是,從表面看是華夏幸福的業績十分平穩的“高增長”,不像一些公司一下子增長百分之幾百,一下子又負增長,但這也說明華夏幸福有一個出色的財務總監,就像一個段子說,一個原子彈專家說會計才是“高科技”,左邊永遠等於右邊,不差一分錢,而高科技原子彈能精確到公里就很不錯了。

  毫無疑問,這種類似於“左邊永遠等於右邊”的會計高科技,必然源於華夏幸福對某些指標的調節,主動“掌控”業績增長。因此,評價這樣一家公司的業績,除了看其財報內容以外,我們更需要跳出財報看問題。實際上,華夏幸福靚麗財務報表背後有其模式、增長乏力、資金鏈壓力較大的隱憂。

  我們還是能從2017年財報中靚麗的經營指標看出一些端倪來的。例如主要財務指標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62億;同比-309%,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淨增加額-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

  雖然沒有更為詳細的數據,但這項指標為負數的話,簡單地說,有可能是經營收入小於支出、無投資回報或投資投入大於投資回報;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金額偏少,說明企業歸還了前期借款或無新增貸款、借款的情況下,償付了利息或支付股利。假如將其與華夏幸福的“花樣融資”等相互印證,或許說明,前不久辟謠資金鏈緊張並非完全空穴來風。

  財報稱“2017年貨幣資金681.05億元,佔總資產比18.12%,貨幣資金量充裕,創歷史新高,與規模以上房企相比,處於較好水準,為公司經營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由於時間關係,從財報以及其他公開的管道筆者暫時未查到其短期債務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等數據,尚不能評價是否為“資金量充裕”。   不過,據媒體報導稱2017年華夏幸福堪稱房企融資典範,幾乎將市面上能用的各種融資手段都用了一個遍。根據統計顯示,從2012年~2016年4月份這4年多間,不依靠銀行貸款,華夏幸福一共從外部融得資金2974億元,涉及融資方式多達21種。不知道在防控金融風險、房企去杠杆的大背景下,這些融資手段今年是否還能繼續,或是推陳出新?

  華夏幸福把自己修煉成融資高手完全是形勢所迫。民營企業的身份,產業新城的不確定性,收益的未知性,抵押物的缺乏,再加上歷年來負債率過度高企和不斷增加的短期償債壓力,注定了華夏幸福不可能過多指望銀行貸款。有報導顯示。華夏幸福2015年財報,即便這時候的華夏幸福已經市值近800億,總資產近1700億,品牌知名度如日中天的超大型企業,但是其全年銀行貸款金額卻隻佔整體融資金額的26.94%,不到三分之一。  從2017年華夏幸福的資本結構來看,資產負債率仍然高達81.1%以上,在市場資金成本持續走高的背景下,是否會給華夏幸福帶來沉重的債務“枷鎖”?上市公司又將如何面對高企的融資(債務)成本?

  華夏幸福在2017年財報中,披露的經營性指標並不算多,幾乎80%的內容不厭其煩的闡述其產城模式,如數家珍般講述如何與地方政府的相得益彰。也就是說,“PPP市場化運作”、“產業新城”模式等高度依賴地方政府這一“金主”。但巨集觀政策對這一模式構成了極大的壓力。

  華夏幸福本質上還是一個房開公司,即用銷售住宅的現金流及利潤來支持高資本的工業園區。當前,房地產和地方政府是金融防範風險的主要對象之一,今年兩會明確提出“不能負債搞發展”,政府債、PPP項目都在收緊中。在這種背景下,華夏幸福受到嚴控資金流入房地產以及“金主”地方政府去杠杆的雙重資金壓力,PPP業務、產業新城等是否還像過去那樣所向披靡?會計的“高科技”,能否再現左邊永遠等於右邊的“恆等式”,保持“萬年 35%”的增長?

  不過,從2017年的財報來看,保持“萬年 35%”的增長不容樂觀:

  財報顯示,2017年華夏幸福共實現銷售額1522.12億元,比2016年同期增長26.50%,但增長幅度卻是近年來最低。而在整體銷售結構中,城市地產簽約僅為79億元,大幅下降72%。

  報告顯示,去年華夏幸福在該市場的銷售額佔比從上一年的7%大幅提升至23%。華夏幸福表示,這印證了公司產業新城模式的可複製性。在京津冀尤其是環北京地區屬於房地產“嚴管區”,這一成績的取得意味著華夏幸福正在走出高度依賴京津冀地區房開業務的困境。但另一方面,隨著業務布局逐步跨出環京地區,華夏幸福的盈利結構或正悄然變化,其傲人的市值成長步伐可否持續,還要打上問號。(作者系中國不良資產行業聯盟首席經濟學家、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

責任編輯:陳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