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鈣片補鈣效果並不好,有效補鈣方法只有這兩種

吃鈣片能不能補鈣呢?鈣片是營養科學指導下專門產生出來用於補充鈣的。其實鈣片的補鈣效果並不好,起碼對中老年人預防骨質疏鬆,預防骨折是沒有用處的。

這是一個非常反常識的結論,這個結論大約是2010年之後就逐漸冒出水面的。在2017年12月底,美國醫學會期刊,這個期刊可是全球四大醫學期刊之一,它就刊登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統計了最近10年的論文柯瑞33篇50歲以上的人補鈣的情況,他們專門統計了這些老人髖骨骨折的情況。

這個論文是個綜述性的,就是說自己並沒有做實地的研究,而是在文章品質最高的期刊中刨去幹擾因素,挑出滿足他們設定的條件的那些研究,然後把這些研究放在一起,作一個更高一層的概括統計。

這33篇被選入的論文裡頭,一共涉及了5萬多人,結果是長期吃鈣片的人和不吃鈣片的人,他們的髖骨骨折的概率是一樣高的。即使有一些人注意鈣跟維生素D一起吃,結果也依然是這樣的。這篇文章研究的價值它主要體現在嚴格地遴選出符合條件的人群,跟他們骨折發生概率之間的相關性,重點並不是解釋為什麼補鈣沒用。

我們回想一下,當初為什麼要熬骨頭湯喝?為什麼特地要吃蝦皮?為什麼要買鈣片跟維生素D一起吃?那不就是希望上了歲數之後不要一個跟頭摔倒之後就骨折麽,因為老年人骨折之後的癒合期是比較漫長的。

有一種說法是,70歲如果髖骨骨折,那一定是人生最後一次骨折,因為統計數據是這樣的,老年人髖骨骨折之後,一年生存率是50%。也就是說70歲的老人如果發生了髖骨骨折,有一半人會在一年之內去世。這個情況甚至比大部分晚期的癌症還要恐怖。很多中老年人也是聽說過這樣的方法才養成了持續補鈣的習慣。但是可惜的是,這麼補鈣,無論中間環節是怎麼干擾的,最終是不能達到目的的。

雖然到現在為止,主流科學界仍然是推薦吃鈣的補充劑,但是剛才的結論隨著這個方向的研究越來越多,證據越來越確鑿,關於怎麼補鈣的建議很可能會被這類研究在今後大幅更改的。

但是如果非要理解為什麼吃鈣片還缺鈣,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人體的骨密度是處於動態中的,一切是通過成骨細胞生成骨頭,這個時候就需要鈣作為其中的一種原料。那另外一邊還有n種機制,使骨頭會損失掉的,比如說破骨細胞就是一種分解骨頭的細胞。女性的雌激素對破骨細胞是起抑製作用的。在更年期之前,骨密度是可以維持正常的,但是更年期之後,雌激素大幅度下降,破骨細胞的抑製作用已經沒有了,所以破骨細胞活躍起來了。所以,這邊雖然補著鈣,那邊流失更多的骨質,就會造成補鈣仍然沒有作用。

另外,補鈣是一回事,鈣僅僅是形成骨頭n種成分的一種。那想要增加骨密度,需要這些鈣大比例地參與構建骨頭的過程才行。但是實際上,老年人吃的很多鈣並沒有參與到形成骨骼的過程中,而是沉積在軟組織裡頭。那些每天都在補鈣,而骨密度卻沒有增加的人,這些鈣大都去了腎臟,然後形成了草酸鈣的結石,這就是腎結石了,非常痛苦。

那麼正確的補鈣方式到底是什麼呢?首先從吃上說牛奶是補鈣最好的方法了。因為牛奶大約每1毫升就有1毫克的鈣,一袋鮮奶有200多毫克的鈣。人一天需要量是1.3克。實際上補充200毫克已經不少了,如果覺得不夠可以多喝幾袋奶。

食物中的鈣吸收率是比較高的,大多數的鈣片都是碳酸鈣的形式,這個吸收率只有30%左右,可是牛奶中鈣的吸收率就有80%左右了。

要想再進一步補鈣,那只有靠運動了。這其中的過程很複雜,簡單說就是:運動帶來的效果就是給骨骼高於常態的壓力,這樣壓力就會刺激成骨細胞工作,骨骼頻繁受到刺激,就傾向於積累骨密度,這是身體的正常反饋。

所以慢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科學方法補鈣,不能再喝什麼骨頭湯、吃蝦皮、吃鈣片補鈣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