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普洱茶「古法制茶」,茶商為何要這樣標榜?

中國茶葉界本已亂象叢生,普洱茶市場更是因為角度不同或理解不一而眾說紛紜。普洱茶與其它品類茶葉不同,它既可品飲,又能收藏,還能投資。普洱茶完成了從消費品到藝術與金融品的系列改造,形成了獨到的話語體系,散發出如同普洱茶奇特陳香那樣的獨特魅力。然而普洱茶的收藏沒有一個標準依據,很多人對普洱茶的認識只是瞎子摸象。為了讓茶友們理清頭緒,本期邀請了長期穿梭於粵滇兩地的實踐性普洱茶研究學者崔毅先生,為我們介紹普洱茶的來龍去脈。

接上文《普洱茶究竟是個什麼特殊工藝?為什麼其它省份沒有普洱茶?》

收藏投資導刊:您說普洱茶還有原始工藝,可是現在很多茶商,又標榜自己是古法制茶,究竟怎麼回事?

崔毅:古代的記載不詳盡,我們只能從其中端倪,窺探原始的古法制茶概貌。但這有助於我們完整地理解普洱茶工藝的演進歷程。

三國以前雲南基本未納入中原政權版圖,普洱茶在遠古時怎樣製茶,沒有詳細記載。諸葛亮開闢了雲南種茶歷史,直至今日在雲南廣為流傳。

唐人樊綽於唐鹹通三年(862年)撰寫的《蠻書》中「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薑、桂和烹而飲之……」。這說明上古時沒有明確的精細製作方法,而品飲方式,與湖南保留的薑鹽茶類似。

宋代是與金連年征戰,急需戰馬,大理國便在步日部設「茶馬市場」,以茶換藏馬,再將馬匹北易與宋。茶市擴大促進了雲南各地茶葉種植,只為供應宋的需要。據《瀾滄縣誌》記載:「班崴大茶樹為北宋栽種」。大理國獨立於宋,以致普洱茶在唐宋這個茶業迅猛發展期中,隔離於世地緩慢地發展。

元朝滅大理國後,大批漢人遷居雲南,加強了中原文化在雲南的滲透與傳播,推動了雲南茶葉向團餅茶發展。以牛羊肉和奶製品為主食的蒙古人,很快迷戀上了普洱茶能刮油解葷、補充營養的功效,透過更發達的茶馬古道,普洱茶步入了西藏及更多地區。《瀾滄縣誌》稱:「有景邁、猛本、芒埂、糯崗、芒景、翁居、翁窪、芒洪等茶園為元代栽種」。這些茶區的發展,見證了當時普洱茶的興盛。

到了明代,普洱茶普遍受京城各族人士喜愛,明朝方誌學家謝肇淅著《滇略》中將此情況記為:「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團」。證明了普洱茶直到明代,多是緊壓茶形態——「龍團是下關沱茶、鳳餅是普洱圓餅」。普洱茶的緊壓茶成於宋元時期,因雲南相對與世隔絕,未受明代廢棄龍團鳳餅改飲散茶影響,唐宋古法得以保留。

收藏投資導刊:據說清代是普洱茶發展的巔峰期?

崔毅:清宮歷代皇帝多是普洱茶迷。普洱茶粗茶大葉繼續用於製作緊壓茶,大受邊區牧民歡迎。而精製的芽頭茶、緊壓茶與茶膏,就越來越受宮廷青睞。於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列入貢茶案冊,故有「普洱茶名遍全國,味最釅,京師尤重之」的史記。清雍正皇帝更是將普洱茶列為貢茶;乾隆不僅親自命名普洱茶命名賦詩,還大量飲用推崇;清嘉慶年間甚至到了「一兩普洱幾兩金」的程度,嘉慶四年九月十九日,軍機處查抄和珅府時還記載著查得「普洱茶三百圓八十八團桶」。

清朝時,製作貢茶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用料要採用春前最先發出的芽葉,采時非常講究,要「五選八棄」,即選日子、選時辰、選茶山、選茶叢、選茶枝,棄無芽、棄葉大、棄葉小、棄芽瘦、棄芽曲、棄色淡、棄蟲食、棄色紫,製作前要先祭茶祖,掌鍋師傅要沐浴齋戒,炒青完畢,曬成乾茶,又要蒸壓成形、風乾包裝,每道工序都十分繁雜神聖。皇家禦用的困鹿山茶園,貢茶的加工程序異常繁複,需經72道工序,加工周期最長可達36天。可見清代普洱茶不僅已開始精工細作,漫長的製作期還決定了其中必有發酵工藝。

收藏投資導刊:清宮推崇普洱對市場的影響是什麼?

崔毅:清末民初普洱茶價格最高,柴萼《梵天廬叢錄》記載「普洱茶……性溫味厚,產易武、倚邦者尤佳,價等兼金」。國外亦有記載,朝鮮學者李圭景在《五洲衍文長箋散稿》中記載,「今燕都茶品之藉藉盛行者,普洱茶為第一,白毫茶為第二,青茶為第三,黃茶為第四」。由此可見,清代的普洱茶消費已風靡京城。

普洱茶精製的進京,次等的民用,粗製的進藏。阮福《普洱茶記》中就提到「於二月間采蕊極細而白,謂之毛尖,以作貢,貢後方許民間販賣」。時至今日,北京也是全國最接受普洱茶的地區之一,北京高端人群品享普洱之風日盛,這是深厚的歷史淵源使然。(原題《普洱茶的來龍去脈》,全文未完,敬請點擊《普洱茶的來龍去脈》一文閱讀,作者:李坤凝,來源:收藏投資導刊)

關於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南茗佳人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