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浙江美術館十歲記:常態排隊的“有機”體

按:“浙江美術館已經與西湖融為一體,與環境合而為一,讓西湖不僅具有了自然美,而且有了人文美,成為杭州的地標、浙江的地標,在浙江美術事業建設乃至全國的美術事業建設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意義非常重大。”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曾如此說。

自2009至2019,十年間,矗立西子湖畔的浙江美術館兼具文化使命和公共良知,立足“人即創造”的根本理念,積極探路,亦注重經典重讀與活化,秉持多重時態,書寫著現代美術館之路。

“那個時候,浙江美術館把‘敦煌’都搬過來了,牛的不行!”

市民王先生一直對6年前那場“變裝”念念不忘。“我一直想去敦煌,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體驗,所以對那個展覽記憶深刻。”據他回憶,當時,整個浙江美術館(以下簡稱浙美)都“不見了”,入口是高聳的“莫高窟”牌坊,整個外立面化身漠北懸崖,中央大廳十餘米長的臥佛歎為觀止,天花板和四壁都噴著彩繪,複製洞窟讓人徹底穿越…

那是2013年,浙美啟動“煌煌大觀—敦煌藝術展”,首日觀展人流破萬,部分展廳一度限流。後據相關統計,此展共接待近40萬人次,單日最高人數2.2萬,創浙美單日紀錄,一舉奠定浙美大眾標杆地位。時任館長馬鋒輝(現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九屆秘書長)當時便言:美術館與城市共生。5年後,馬館圓滿交棒斯舜威,其在上任後的某次會議上更明確提出:傳統美術館隻起到了展覽館的作用,現代美術館的功能要更全面。在斯館帶領下,浙美成功躋身國家重點美術館行列,並借G20東風對館舍進行提升改造,使之與西湖景區融為一體,提出“雙百一回”方針,吸引一批批海外美術資源回歸故鄉,牽頭完成全省藏品普查。因斯館到齡退休,原副館長應金飛接下第三棒,重視原創和積極吸引年輕力量,高品質引進展紛至遝來,原創展更實現零的突破,有機的內生力量逐步強大。

在浙江省美協副主席、秘書長駱獻躍眼裡,浙美起點很高:“一開始就以全國重點美術館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這些年來確實策劃了一些非常有影響力、經得起時代檢驗的重要展覽,學術性和大眾性兩方面結合的很好,體現了浙江美術界的使命擔當。”他覺得建館初期的摸索過程不可避免,中途可能也有些不適應的地方,但近期則展現了非常專業化的新面貌。“原來我們辦展覽是要拉觀眾來看的,現在觀眾則是排隊看展,這個對比很明顯,是真正為老百姓服務。美協有這麽一個強大的夥伴,我們很高興。”

2015年 12月17日,第二批國家重點美術館授牌儀式在北京舉行,文化部向浙江美術館、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武漢美術館、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頒發“國家重點美術館”標牌

去浙美看展,也是浙江畫院山水工作室主任茹峰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據他觀察,近幾年浙美展覽整體的量與質都有進步:“如‘水印千年’展就非常有想法,還引進了一批國際高端大展。作為一個省級美術館,它的影響在全國都有目共睹。應金飛本身就是知名藝術家,思想也比較當代,這幾年浙美在他的長官下更學術,也更接地氣。”

確實,近兩年在浙美看展“排隊”已成常態:潘天壽、傅山、王鐸、安格爾、豐子愷、布魯諾諸展均排長隊。“以前來美術館,大多是冷冷清清沒人看展,現在來看展,車都沒地方停。”某觀眾忍不住向雅昌藝術網抱怨,但他也覺得現在的美術館比以前“好看”很多:“以前,美術館裡都是一些老人家晃來晃去,現在年輕漂亮的觀眾原來越多了。”

除觀眾認可度提升,近兩年浙美佳績尚多。不僅連續獲得典藏季大獎,館員李向陽更是憑《眾美抱華—錢君匋的藝術世界》入選2017年全國美術館青年策展人扶持計劃入選項目,公共文化服務同樣業績優異,僅以2018年為例,全年策劃、實施線上線下公共教育項目456個,直接參與觀眾近25萬人次。截止2018年10月底,“浙江美術館”、“浙江美術館之友”雙微账號發布年度微信320篇約110萬字,累計閱讀量約220萬人次,累計點讚數約75萬人次,目前已擁有微信粉絲14萬,年度粉絲增長20%。

2018年6月2日,“安格爾的巨匠之路——來自大師故鄉蒙托邦博物館的收藏”,在浙江美術館開幕,這是法國國寶級新古典主義大師安格爾的真跡首次在杭展出

深度自主策展 浙美由質變引發的迭變

眾多榮譽背後,浙美最引人關注的無疑為自主策展方面的突破。

版畫專業出身的劉穎自浙美籌備期便入館工作,2016年起開始協作應金飛操作“水印千年”展。不過,即使是同專業出身,接手時也有點懵。“這個主題太大了,當時我一聽腦袋就嗡了,這要怎麽弄?”水印,是一個似乎很吸引眼球但實際操作極難的選題,“但應館扣題很準,解題也非常巧妙,多個層級和指向深度關聯且有啟發性,展陳新穎優美,對觀眾心理也琢磨得很準。”因一直從事典藏工作,她對展覽後能“留下點什麽”很敏感,“這是家底。”故在策劃階段就同步著手推進藏品征集項目。展後,浙美及時建立起中國現當代水印專題從而拓展版畫體系屬項,浙江本土文脈的縱向梳理和內涵挖掘得以推進。“這些又為後續延展奠定很好基礎。”

2018年8月6日,浙江美術館副館長杜群女士在捷克摩拉維亞-西裡西亞州GONG展覽館“湖山勝概——西湖主題水印版畫展”的開幕式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獲得俄斯特拉法當地觀眾熱烈掌聲

2018年12月6日晚,香江之約——“湖山勝概·綿延千年的雕版印刷”展在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開幕,浙江美術館主持副館長應金飛向香港大學圖書館副館長、馮平山圖書館館長胡美華女士捐贈《水印千年》畫冊

2016年,浙美原創“水印千年”專題展覽策劃高票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16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其中啟動展“湖山勝概”同時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16年度美術創作資助項目,並獲評為2016年度文化部全國美術館優秀展覽項目。2018年1月至3月,“水印千年—中國水印版畫大展”一舉完成後續“版刻千秋—中國傳統水印版畫”“東方意蘊—中國木版年畫與浮世繪”“汲古鐫今—中國現當代水印版畫”“拓山印湖—公共藝術項目”四個篇章,展出期間引起社會公眾和業內外的極大關注與積極反饋。展覽畫冊也以其獨特的設計思路第二十七屆“金牛杯”優秀美術圖書評獎會金獎。環環相接的獎項與肯定印證了“深度策創”機制在投射在策劃、研究、展示、推廣等各個層面的工作價值,後台觀眾評價滿意度鋼彈100%,最終還帶來豐厚收藏成果。

事實上,“水印千年”是置身於浙美“東方智慧”系列展大框架內展開的拓路項目,預計以五年為時間軸線,試圖在當下的藝術展覽格局中展開“向西歸東”的精神之旅,除“水印千年”外,2019 年的“紙上談繽”、2020 年的“山海新經”均力圖在東方視野中整體呈現“形態敘事—認知拓展—精神溯源”的主旨延展,以對既成的影像及媒介物性認知方式的解構、重構,甚至消解來探索、複興和呈現深蘊其中的我們民族智慧歷久彌新的活力。

在劉穎看來,深度自主策展本身就是一種做實事的態度,既不唯上,也不跟風。“我覺得應館來了之後,業務上有種提速感。”她信服應金飛從藝術家到策展人的轉變,“他崇尚個性和創新,堅信一件事情只要足夠好就一定能打動人,依然有份天真在心底,這是最能帶動我的地方。”但她也坦率自認,現代美術館的構建應是全方位的:“雖然不能說現在做到了完美,但至少是在業務上奔跑,這很重要。”

有機美術館

全面主持工作之初,應金飛曾明確表示將全力投入“頂層設計”:浙江美術館是有一定高度的行業標杆,我們要明確而直接地告訴人們:什麽是好,什麽是不好,也就是提供標準。對館長而言,治館理念極為重要。他曾用“有機美術館”來形容自己的典藏觀,即去市場化、名家化,通過自主策劃建立展覽體系後實施征集,保留作品後再輸出。某種程度上,或可視為浙江美術館的核心屬性之一。

時代置應金飛於十年的特殊歷史節點,對此,他如何認知?不妨看看本尊的親自回應。

雅昌藝術網:美術館是記錄時代變遷的視覺資料庫,浙江美術館在此方面有何規劃?

應金飛:隨著“改革開放”“建國70周年”“新文化運動100周年”“建黨100周年”等中國革命和建設歷史節點的一一到來,大量相關文化活動即將到來。作為公立美術館的職責擔當不僅在推出優質的主題展覽,作為具有標杆性的藝術收藏機構,還需要引導和推進那些符合創作規律、具有表現實力和現實意義的藝術創作,進而為後人留下這個代表這個時代的藝術印跡。

不可否認,近年來一些紅色主題的創作陷入了表現窠臼,在創作手段和維度已然豐富的當前依舊套用模式、圖釋文字,產生的作品儘管體量巨大卻無法感染觀眾。鑒此,在即將開展的重大展覽即時性收藏中,我館將從藝術品質出發,以對歷史負責的姿態檢視作品的藝術含量,力爭建構起經得起時間檢驗的紅色創作專題。而隨著近年來對外交流項目的增多,如何有效參與、建構起文化對話是我一直關注的問題。版畫作為國際性的畫種,同時因為中國版畫悠久的歷史和生動的現實表現,具有相當的交流優勢。而在推出版畫藏品展的同時,我以“拓印”撬動全球實施計劃,正是希望不斷拓展邊界、開掘內涵、放大視野,從而以主動自信的姿態傳播、活化、反思我國民族文化。

雅昌藝術網:2019年是浙江美術館建館十周年。這十年,如何以創新作為內驅力?

應金飛:從2009年到2019年,浙江美術館走過開館以來的第一個十年。面對“十年慶”就建館事業回顧過往、直面當下、展望將來,其重點不在於總結文字的漂亮和堂皇,而在於走出舒適區、拋棄慣性,重啟自我認知,從而提出更具現實指向性和思維開放性的舉措,推進業態的良性循環建設。

毋庸置疑,每一位美術館管理者都以其自身資質對立館形象、事業格局和走向或深或淺地形成影響。當前,中國美術館界的管理者的資質背景主要分為行政、理論、創作實踐三種類型,在一般想象中從“美術家”跨越到“美術館”的轉型有似“近水樓台”,事實上創作實踐出身的管理者的事業轉型並不比其他兩種背景的同行更容易一些。在主持浙江美術館工作的近幾年中,我體認到只有在充分了解、尊重事業發展規律的同時利用好豐富的創作實踐經驗和資源,其轉型才可謂得到完成,專業背景與事業平台疊加的獨特性才能真正地熠熠生輝,其創新性也才能通過真抓實乾轉化為美術館業務發展的內驅力從而惠及公眾。

雅昌藝術網:2018年自主策劃的“南山138”浙江青年當代藝術推廣項目十分吸睛。

應金飛:我館十分重視對新人的培養。今年推出的“南山138”浙江青年當代藝術推廣項目採用遴選機制,將青年藝術家和青年策展人結對,在共同的磨合與提升中完成展覽項目。在為優秀青年藝術家提供展示和收藏平台予以激勵的同時,我更希望通過對館內青年策展人的全方位鍛煉,突顯“有機美術館”的意義,通過自主策劃建立起一個循環良好的“策-創-展-藏”事業生態,為建立更多層次,更為廣泛的國內外藝術交流做出規劃和鋪墊。

雅昌藝術網:典藏方面您有何思慮?

應金飛:美術館的典藏工作任重道遠,頭緒紛繁,然而比努力更重要的是途徑,只有在理念上產生價值認同、行動上勇於拓展,才有可能拋棄對有形物質的佔有心態,注重於精神場域的確立,從而得以生生不息、環環相扣地推動特色體系的建構。

自籌建期起,浙江美術館就在此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財力,在政府文化部門的支持之下,十多年來依靠主動征集、接收捐贈、議價收購、寄存代管等多種途徑,目前擁有藏品2萬餘件,涵蓋100余宗名家個案項目,總體形成了以浙江地域文脈為主線的近現代美術藏品系統。經梳理,浙江美術館的典藏體系主要規劃為三個模塊:國立藝專的“創新”體系:包括“西風東漸”的中西融合繪畫、“新浙派”水墨、版畫、水彩等方向。

比擁有形作品更重要的是精神場域的確立。在資訊資訊日益趨於共享的當今中,我們亟待思考的是如何憑籍科技浪潮,以更寬廣的觀照視野和更精準恰切的學術主張來推動、吸引,甚至引領人際、館際、國際間的合作交流,從而實現自身學術體系的建構和完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