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他19歲賠1億欲自殺,現身家430億,被傳女人多難搞定家庭

作者 | 市界 徐雪

編輯 | 老貓

近日,一張56個民族版旺仔牛奶的照片引發關注。

旺仔曾是一代人的記憶。追溯至90後的童年時期,旺仔“李子明”廣告曾廣為人知。至今,不少人還記得學校廣播裡傳來的聲音:“請注意,請注意,三年六班李子明同學,你媽媽拿了兩罐旺仔牛奶要給你的。”這廣告背後的感情牌著實令人買账。

生產旺仔的旺旺集團,一直在跟緊潮流借勢行銷,曾聯合潮牌生產旺仔形象的系列衛衣、襪子、包包等,不僅毫無違和感,還在網絡上大火,贏得了許多小孩和年輕人的喜歡。而要說起旺旺,其老闆蔡衍明可說是一個傳奇人物。

2019胡潤全球富豪榜中,旺旺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號稱“米果大王”的中國台灣企業家蔡衍明以430億元財富位列台灣地區第2名,62歲的他風光依舊。

19歲賠光一個億 一度欲自殺

1976年,19歲的蔡衍明主動去父親從朋友那裡盤下的加工魚罐頭外銷的宜蘭食品廠做起了總經理。初出茅廬的他一心想要帶領食品廠進行戰略轉型,對於這段經歷他回憶道:“我账也看不懂,人也不認識,我又不敢問,損益表是賺是賠,我也不知道。”

當時,他覺得做OEM(俗稱代工生產)要看別人臉色,決定轉做內銷,並開始生產“浪味魷魚絲”。結果一年多下來,賠掉一個多億(台幣),並因此落下了“敗家子”的稱號。蔡衍明更是因此患上了抑鬱症,一度想跳樓自殺。

3年後,22歲的蔡衍明觀察到台灣稻米資源過剩,想依靠日本米果生意扳回一局。他通過兩年的時間,執著地向日本三大米果廠之一的岩塚製尋求合作,並最終獲得米果製造的技術輸出。愛狗的他將公司取名旺旺,並迅速成為台灣米果市場老大。

搶佔大陸商機 巨額創收

1992年,35歲的蔡衍明生意已經相當成功,但他認為台灣市場局限性太大,“不夠刺激”,並將目光轉向大陸,旺旺由此成了湖南首家台資企業。

投產後,蔡衍明在鄭州糖酒會上收到了300多份訂單,過後卻沒有經銷商來交錢提貨。眼看食品就要過保存期限,情急之下,蔡衍明決定將產品分送給上海、南京、長沙、廣州等地的學生試吃,結果試吃活動意外的讓旺旺食品受到了孩子們的廣泛歡迎。

蔡衍明抓住時機狂投廣告,“你旺我旺大家旺”的廣告語傳遍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可愛的旺仔貼畫。旺旺一炮打響,當年便創收2.5億元人民幣。

200天“光速”撤新登港

1996年,蔡衍明的旺旺在新加坡掛牌上市,但新加坡股市交投不夠活躍,公司上市後表現一直很平淡,雖然每年淨利率達16%,卻只有15倍的市盈率。而同年在香港上市的康師傅市盈率一度高達40倍。在投行建議下,蔡衍明決定轉投港交所。

不過,精打細算的他不甘心讓投行與私募狂分利潤,於是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用自己的團隊替代專業私募。2007年5月28日,他以私人名義向12家銀行財團聯貸8.5億美元,收購了新加坡上市的中國旺旺26.35%流通股股份,完成私有化,轉投H股。此舉讓他每天一睜眼便有高達15萬美元的貸款利息,不禁令人擔心 。

然而這一回,蔡衍明讓所有人都看到了他的果敢與大膽。從撤離新加坡,到登陸港交所,前後200天的時間,旺旺的市值從35億美元漲到了51億美元。

與此同時,商業頭腦精明的蔡衍明還將公司的核心業務食品飲料業務單獨剝離在港上市,將旗下醫院、酒店、房地產等業務分拆至新成立的“神旺控股”公司中作為其家族私有,這一舉動成為業界公認的近年來亞洲規模最大、杠杆比率最高的巨額融資經典。

命令孩子不準讀大學

蔡衍明對家庭狀況一向低調。外界傳言,他至少有7個女人,共生了9個孩子。蔡衍明私下也經常得意地說自己很能“搞定家庭”。

由於自身高中都沒畢業就進入社會並取得成功,蔡衍明立下一條家規:孩子年滿18歲便不再升學,直接進入企業學習經營。這在台灣是絕無僅有的例子。

蔡衍明是“務實主義”者,他認為“街頭一年,更勝讀書三年”,孩子跟隨自己學習經營管理一定能勝過去讀商學院。必須給小孩一定的缺憾,他們才能確實地認識自己,才不會自滿。

近幾年,旺旺一直在產品及渠道上進行戰略轉型,但時至今日,線上的零食零售業務已經形成了由三隻松鼠、百草味等品牌主導的局面,留給旺旺的線上機會並不多了。不知低調且霸氣的蔡衍明將與旺旺是否能再創傳奇?!

想探索更多好玩資本故事,也可關注公眾號市界(ID:ishijie2018)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