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旺旺遭中年危機 欲跨界做日化多元化戰略待考

  旺旺欲跨界做日化 多元化戰略待考

  時代周報記者 梁耀丹 發自廣州

  賣仙貝和牛奶出名的旺旺要賣日化品了?

  3月30日,旺旺突然在官方微博上曬出了印著旺仔Logo的洗面乳、牙膏和面膜產品圖片。配文是:“今天也要做個牛奶味的小可愛!旺仔童顏護膚日化系列,奶一下嗎?”一時之間,朋友圈被這組圖片刷屏。

  雖然旺旺後來在微博澄清,之前的新品發布只是一次愚人節活動。但在近日,旺旺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確認,旺旺的確在“考慮未來開發一些日化類產品,但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計劃和定論。”

  旺旺並非第一次嘗試多元化。此前,旺旺曾推出許多“腦洞大開”的新品:美元造型的魚燒、芥末辣椒味的牛奶糖、裝在茶包裡的壓片糖果、比臉大的雪冰仙貝、預調酒“莎娃”等等,卻無一不以慘淡收場。這令人不得不想到,跨界日化的旺旺能成功嗎?

  嘗試跨界

  由於近些年米果產品增長乏力,旺旺開啟了多品牌戰略,將飲料、乳製品、休閑食品等作為發展重點,推出了方便麵、嬰幼兒輔食、鮮食產品流通等一系列新品。

  除了仙貝、大米餅、雪餅、小小酥之外,旺旺在米果系列增加了黑皮、米太郎和大師兄三個副品牌。糖果系列裡也出現了“黑妞”、豆類除了“挑豆”和“煎豆”之外,還做了“麻辣花生”等等。

  在原有產品線中挖掘副品牌之外,旺旺也做了一些大膽的嘗試。比如推出“雪姬”梅酒、“哎喲”燕麥粥、方便麵等。去年6月,旺旺發布了哎呦米面系列蕎麥面和年輪蛋糕系列產品。

  旺旺還推出預調雞尾酒“莎娃酒”。“我是美女,我隻喝莎娃酒”等廣告語曾經洗腦般讓人印象深刻。在剛剛過去的成都春季糖酒會,旺旺又一口氣推出新的“莎娃酒”。也許是為了挽回之前被網友詬病的莎娃酒廣告形象,同一個月,旺旺聯手餓了麽在上海南豐城落地了名叫“少女酒館”的快閃店,嘗試以一種城市年輕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構建莎娃酒的粉色少女心形象。

  旺旺集團的多元化觸角一度還伸到了消毒液領域。2016年,該集團推出名為“水神”品牌的消毒液。

  然而,市場對這些新品似乎並不買账。從旺旺最新發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財報來看,三大品類業務(米果產品、乳品及飲料、休閑食品)皆全線下滑0.7%-2%不等。數據顯示,旺旺的米果產品實現營收29.5億元,同比下滑1.63%;乳品及飲料板塊實現營收67.96億元,同比下滑0.63%;休閑食品板塊實現營收37.98億元,同比下滑1.94%。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時代周報記者分析,旺旺之所以走多元化路線,是已經意識到其品牌和產品已經老化了,然而由於沒能抓住消費者的需求,加上市場上米果類產品的可替代者越來越多,導致旺旺整個產品線處於青黃不接的狀態。他認為,旺旺的多元化成效不大的另一個症結在於管道老化,隨著年輕消費者更傾向電商,原本旺旺在線下推廣的強項反而成為了其發展的桎梏。

  中年危機

  多元化和年輕化戰略背後,成立30年的旺旺正面臨著“中年危機”的考驗。

  公開資料顯示,旺旺集團的前身為一家中國台灣的罐頭食品公司,從父親那裡接手生意的蔡衍明創立了“旺仔”品牌,並在隨後日本米果大廠岩琢製果合作,推出“旺旺仙貝”大獲成功。

  1989年,蔡衍明在中國大陸注冊了“旺旺”商標,為第一個在大陸注冊商標的台灣廠商,並在1992年到湖南長沙設廠。作為中國大陸第一家米果廠商,旺旺通過廣鋪管道、壓低成本、擴品類等方式逼退跟進者,一度以高達85%的市場佔有率稱霸大陸。

  2008年在香港上市後,依靠旺仔牛奶的推動,旺旺的股價走勢更是氣勢如虹。

  然而從2014年開始,旺旺就陷入了業績下滑的泥沼。旺旺2016年年報顯示,2016年營收19.71億元,同比減少7.9%。這是繼2014年、2015年之後,旺旺營收創下三連跌。如果從2013年算起,旺旺營收累計減少約16.6%,市值縮水超千億港元。

  最新的財報顯示,旺旺2017年1-9月收益約為135.85億元,同比下降1.1%;毛利約為59.85億元,同比下降8.8%;毛利率約為44.1%,同比下降3.6%,所有的財務指標均呈現下降趨勢。

  “任何品類都有生命周期,旺旺的產品也不例外。”著名戰略定位專家徐雄俊認為,旺旺旗下主要品類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市場已經接近飽和,產品很難再有增量,而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生活和食品安全,旺旺業績下滑在所難免。

  多元化難題

  早在2010年,想要打破瓜子業務一家獨大局面的洽洽食品便開始涉足薯片,隨後又相繼進軍調味品以及果凍行業。洽洽食品更是一度把瓜子以外的業務收入佔比目標定為50%。不過,洽洽食品多元化的步伐似乎並不順利,據2016年年報顯示,洽洽葵花子的營業收入為35.13億元;薯片和其他產品的營業收入僅分別為2.12億元、7.65億元。截至2016年,洽洽食品瓜子以外的業務收入仍佔27%左右,距離50%的目標依然遙遠。同一時期,洽洽食品營收淨利雙降。

  朱丹蓬曾表示,洽洽食品淨利潤下滑與企業本身的多元化有很大關係,在多元化發展後,企業的資金、資源、經歷都被分散,因此利潤的下滑在此階段是必然的。洽洽食品由於多元化的發展,在主業上並沒有認真經營,雖然在瓜子業務方面是行業老大,但在該產品的業績提升方面沒有發力,多元化方面也並不成功,因此為企業的運營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徐雄俊認為,旺旺多元化的關鍵在於必須採用多品牌戰略,避免使用單一品牌上做多元化產品;其次企業要尋找新型的、有發展前景的品類進行開發。他認為,日化行業的競爭本身已經很激烈,旺旺想要分得一杯羹也許很難。

  眼下,這家公司的現金流還算充裕。財報顯示,截至2017年9月30日,旺旺集團銀行存款還有103億元人民幣,旺旺顯然還有試錯的機會。然而,分析人士認為,市場留給它的時間並不多了。在競品林立、消費者需求變化多端的線下,如果不能盡早把握趨勢,旺旺將越來越難破局。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