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父女同患尿毒症,10年抗爭路:我更希望孩子能活下來……

一轉眼,2018年也即將過完,對於蔣二軍一家來說,難熬的日子還在繼續,他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是個頭。

十年前,蔣二軍和女兒蔣思琪先後查出患上了尿毒症,在這十年中,他們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服,都是親朋好友贈送的舊衣服,家裡沒有添置過一件新傢具家電,電視機是98年和妻子結婚時買的,就連家裡需要冷藏藥物的小冰箱,還是妻子的妹妹買來送給他們買的。

蔣二軍是一名老師,2008年,是他從事教育工作的第18個年頭,也是那一年,被確診為腎衰竭。在北京軍區總醫院治療一周後,面對高昂的醫療費,想想千元的工資,他一咬牙,帶著大夫的低鹽、低油脂、低蛋白的醫囑出了院。

圖片來源:網路

可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同年9月,女兒蔣思琪被查出尿蛋白兩個加號,對腎臟病略有了解的蔣二軍立即慌了神,顧不上自己身體的虛弱,趕緊帶著女兒四處求醫,此後,他再也沒有為自己的病住過院,他說,「我死了不要緊,人生也經歷了一大半,可孩子還小,一定得把孩子的病看好。」

自己要吃藥,透析,女兒醫療費等都是靠著蔣二軍的那一份微薄的工資和妻子零星打工收入維持著,每三個月他們就拿著這些工資和打工的收入,帶女兒去北京看病。在今年年初,女兒蔣思琪的病情發展至尿毒症終末期,在鄭州市兒童醫院做了腹膜透析,目前轉入鄭大一附院腎移植中心等待腎移植。

現在女兒小思琪肚子上插著透析管,每天要做3次腹膜透析,久病成醫的蔣二軍在家裡設定了一個簡單的「透析室」,裡面的設備很簡單,一台恆溫箱,一盞消毒用的紫外線燈、一把椅子、一個點滴架……先給導管消毒,然後導水、換水,整個腹透需要半個小時。

而妻子侯艷玲在陪伴父女倆一同抗爭尿毒症的這十年裡,也成了他們最好的護理,每天幫助女兒做腹部透析,照顧父女倆的生活。

十年間,他們就是在這樣求醫問葯、治病救命中度過,十年共花掉了三四十萬元,讓這個不幸家庭陷入極度困境,家徒四壁,一貧如洗。

圖片來源:網路

現在等待腎移植讓蔣二軍夫婦看到了女兒活下去的希望!可是,這麼多年來,為了醫治父女倆的病,家裡早已一分錢也不剩, 就連親朋好友也被借遍了,哪裡還能拿出換腎急需的30萬元錢呢?

「相比於自己的命,我更希望孩子能夠活下來!要是能治好女兒的病,我也就心安了……」蔣二軍面帶愁容的說。

又是一個被命運捉弄的家庭,又是兩個不幸的生命,一家三口,父女同時患病,家庭承載的艱難似乎又多了幾倍。

近年來,由於食品安全的風險,不健康飲食習慣,低經濟收入,高經濟壓力等各種問題,使得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大增。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在我國,每年尿毒症患者都在增加,目前我國需要治療的尿毒症患者鋼彈300萬人。有研究發現,較早出現高血壓的這些人更容易出現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等併發症,也是慢性腎臟病的高風險人群。

在保險條款裡面,尿毒症屬於第六種重大疾病:終末期腎病(或稱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症期),也是重疾險的保障內容之一。

根據現在醫院標準的收費來計算, 尿毒症患者的治療費用少則十幾萬,多則幾十萬,如果有合適的腎源,進行腎移植手術的話,還得需要幾十萬的開支。對於一般家庭來說,所承擔的經濟壓力也是非常大的,再加上病人的護理以及營養的費用,真的可以將一個家庭掏空。

很多人對保險持有偏見和排斥,那是非常幸運,未曾遭遇過生活的艱難,但是疾病和意外,我們無法預知。人生很長,長到我們可以揮霍每一天,人生也很短,短到有些人再也無法看到明天的太陽。

父母,愛人,孩子,都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我們有所期待,有所愛,努力的奮鬥為了給他們美好的未來,在我們還有能力為他們遮風擋雨的時候,未雨綢繆的儲備一份「隱形」的保障,多一份愛的力量。

本文為保險島(bxd365)原創

責任編輯:平姑娘

轉載請聯繫授權

往期精彩回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