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父女同患尿毒症十年 為省錢在家自建透析室

蔣二軍,河南省溫縣趙堡鎮西水運村北平皋小學一名教師,站在三尺講台上已有28年,曾被評為感動溫縣十大人物、縣勞動模範等。2008年4月,在他從事教育工作的第18個年頭,被確診為腎衰竭。同年9月,13歲女兒蔣思琪被診斷為慢性腎功能衰竭。父女兩人同患尿毒症,十年間,為給女兒求醫治病,蔣二軍和妻子侯豔玲四處奔波求醫問藥。

當初蔣二軍在北京軍區總醫院治療一周後,面對高昂的醫療費,想想千元的工資,他一咬牙,帶著大夫的低鹽、低油脂、低蛋白的醫囑出了院。這麽多年來,他嚴格執行低鹽低油低蛋白的飲食標準,早餐和晚餐隻喝些粥吃一些澱粉拌的蒸菜,午飯多是白水煮粉條,飯菜實在難以下咽,才用筷子頭沾一點甜面醬。十年來,蔣二軍就靠必需的藥物和低鹽、低油、低蛋白飲食把肌酐控制在240左右。

長期的低鹽低油低蛋白飲食,折磨得他身體極度虛弱、頭痛耳鳴、走路虛浮,稍不留神就會腳崴甚至骨折。他每次腳崴或骨折後,只要能站起來,就會忍著病痛堅守在三尺講台上;即使骨折在家,他也會忍痛從床上爬起來,扶著凳子到自家電腦前辦公。他的事跡感動了很多人,先後被河南日報、教育時報等媒體報導,並被評為感動溫縣十大人物、縣勞動模範。

可比起他自己的身體,他更憂心女兒的健康。在得知女兒的體檢結果後,他便拖著虛弱的身體和妻子一起帶女兒四處求醫;為省錢給女兒看病治療,他自己再也沒有在任何一家醫院住過院。他總說,“我死了不要緊,人生也經歷了一大半,可孩子還小,一定得把孩子的病看好。”

多年來,為給女兒治病,他們一家輾轉於溫縣鄭州北京之間,在溫縣人民醫院、焦作市人民醫院、鄭大一附院、河南省中醫學院一附院、河南省中醫院、北大第一醫院婦女兒童醫院等,四處為女兒求醫問藥。

十年來,他們全家就靠蔣二軍那一份微薄的工資和侯豔麗零星打工收入維持。每三個月,等他們攢夠了去北京的錢就帶女兒上北京看病治療。十年中,他們沒買過新衣服,沒添過新家具家電,家裡的電視機還是他們98年結婚時買的。因家裡需要冷藏一些藥物,侯豔玲的妹妹給他們家買了一台小冰箱。蔣二軍特別喜歡電腦,在學校曾是電腦高手,因為學校的一些工作需要帶家裡做,蔣二軍下了好幾年的決心,才花400塊錢淘了一台舊電腦,螢幕是還是老式的大塊頭。

“帶女兒在北京看病期間,為節省開支,我們一家夏秋兩季很少住旅店,經常睡在醫院門診大廳的地面上,有時也會在通往天安門廣場的通道裡面睡。冬天,天冷的受不了,才花錢住進西皇城根兒北街地下室小旅館裡面。北京的飯也貴的不得了,我經常和女兒隻買一份飯,她吃大半,我吃剩下的。”侯豔玲回憶這十年間求醫問藥的日子眼裡噙滿淚水

2018年初,女兒蔣思琪的病情發展至尿毒症終末期,在鄭州市兒童醫院做了腹膜透析,現轉入鄭大一附院腎移植中心等待腎移植。

蔣二軍在家裡簡單設定一個“透析室”,裡面的設備很簡單,一個恆溫箱、一盞消毒用的紫外線燈、一把椅子、一個點滴架,先給導管消毒,然後導水、換水,整個腹透需要半個小時。

為省錢,蔣思琪在自家簡易“透析室”做腹膜透析,現在,她每天要做3次腹膜透析。

“如果不是因為生病的話,我現在應該可以在學校和同學們一起上初一了。”13歲的小思琪說。在治療的間隙,小思琪也時常會自己拿起課本溫習功課。

父女兩人同患尿毒症,十年間他們一家四處求醫問藥已經花掉了三四十萬元,家中早已是債台高築,親朋好友也都借遍了。而現在蔣思琪的病情發展至尿毒症終末期,他們急需拿出給小思琪換腎的30萬救命錢。

(圖/文 徐巨集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