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經絡養生對氣血的好處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人的身體出現了亞健康狀態,那麼在工作壓力加大的今天,我們如何保養自己的身體?那明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忠於所講的經絡養生方面的知識,同時給大家介紹一下經絡養生的具體做法,希望對大家的身體健康起到很好的幫助。

平衡氣血

兩腳分開直立,兩臂左右平伸,肘部自然彎曲,掌心向上,身體保持平直,腰向左彎,左臂下降,右臂上伸,到適當程度後復原,再向右彎,動作同前,反覆數次。

功效:降低血壓,鎮心安神。

心平氣和

兩腳分開直立,隨吸氣兩臂緩慢從身體兩側向前上、正中移動,直到手掌與喉平行,再隨呼氣掌心向下沿胸前徐徐下降,並以意領氣下沉,兩腿屈膝下蹲,直到兩手齊臍部,反覆數次。

功效:順暢呼吸。

舒筋活絡

自然站立,兩隻手臂慢慢向前平舉,保持與肩膀同高,手心向內跟隨著兩臂回撤,手背從兩腋、腰、尾骶關節方向向下按摩,並以意引導到湧泉,兩腿下蹲,動作重複幾次即可。

功效:可放鬆全身,舒筋活絡。

太極開合

自然站立狀態,兩隻手臂向胸前伸展如抱球狀。跟隨者呼吸兩手臂慢慢向外舒展,吸氣時復原,兩腿保持微蹲姿勢,動作重複數次。

功效:寬胸理氣。

巡迴搓棍

兩腿分開微蹲,兩手臂前伸,肘部稍彎,掌心相對距1尺左右。兩手前後來回搓動,身體也隨之轉動,重複數次。

功效:強健腰部。

定步雲手

兩腿分開直立,膝蓋略屈。身體左轉45度,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掌心相對呈抱球狀。隨身體由左向右轉動,右手交叉上升,左手下降,轉呈向右45度。右手達喉水準前方1尺左右,左手自然下垂。再作反向運動,重複數次。

功效:寬胸理氣,健腰強腿。

經絡養生對胃的好處

體弱多病、年邁老人、胃下垂和心腦血管病患者,飯後做些腿部活動,保健效果尤其好。飯後胃裡食物充盈,平躺,腳部放在略高於身體的地方,可以減輕食物重力對內臟韌帶的負擔。其次,從人體的經絡分布來看,胃經經過腳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間,負責脾胃功能的內庭穴也在腳趾的部位。人的小腿上也分布著不少消化系統的穴位。如小腿內側的管脾經、肝經的足三陰經穴,小腿外側的管胃經、膽經的足三陽經穴等。飯後按按這些穴位,可健脾養胃。脾胃功能較弱的人,更可一試。

鍛煉腳趾法:胃腸功能好的人,第二、三腳趾往往粗壯而有彈性,站立時抓地牢固;胃腸功能差的,這兩個腳趾多乾癟而無彈性,站立時往往抓地不牢。因此,讓腳趾交替進行抓的動作和放鬆的動作,每天60-90次,可對經絡形成鬆緊交替刺激。還可練慣用二趾和三趾夾東西,持之以恆,胃腸功能就會逐漸增強。對飲食沒有節製、吃得過飽的人,還可以幫助減輕脾胃的負擔。

按摩小腿法:從上到下依次按摩小腿,特別是按足三裡穴。過去就有「按按足三裡,勝過老母雞」的說法。足三裡,位於外膝蓋下10厘米處,用掌心蓋住自己的膝蓋骨,五指朝下,中指巔的地方即是。用指關節按壓足三裡,每次5-10分鐘,每天1-2次,能增強消化吸收能力,提高人的免疫力,扶正祛邪。胡運蓮特別提醒,太餓的人不要進行這個按摩,兒童脾胃的穴位和成人不同,因此,此方法不適用於兒童。

上面介紹的這些動作都屬於比較慢的,難度也不大,男女老少皆可以做,它有類似於太極的一些方法法和功能,但又偏向於中醫的一些養生之道,所以更加有科學道理,所以朋友們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一些經絡養生保健的一些運動,讓自己有一個好的身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