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華潤置地深陷多起“品質門”,提速周轉發展失速

  文/藍鯨房產

  日前,一位購房者向藍鯨房產爆料稱,位於北京南三環的豪宅建案——華潤昆侖域的房屋品質與前期宣傳差之千里。業主指控該項目房屋品質嚴重不合格,涉嫌虛假宣傳等問題。

  該項目作為華潤置地在北京打造的高端項目,自2015年拿地之初就一直受到業內關注,卻不料,這塊當初創下4萬/平米的三環住宅用地,一路高光而來,如今竟成了維權的典型案例。

  這或與華潤置地(HK:01109,下稱“華潤”)近幾年發展策略有一定關係。2013年之前,一直以高毛利率著稱的華潤置地,其品牌溢價率一度高於萬科(SZ:000002)和中海地產。但在2015年,華潤置地副總裁兼北京大區總經理蔣智生公開表示,“從拿地到開盤,在北京我們自己的內控目標是一年之內。”一改以往慢周轉風格。

  然而,大力提速快周轉的華潤置地,卻在提速進程下逐漸顯現出失衡狀態,各地多起維權案例不斷發生。

  作為一家曾以品牌溢價為榮的央企,“品質門”頻出背後,又揭示了其怎樣的發展隱患?藍鯨房產趕赴項目現場,對該事件展開調查。

  虛假宣傳、施工減配 華潤陷多起“品質門”

  2017年,站在房地產調控政策明令收緊的風口浪尖上,華潤昆侖域打破8萬限價隱性“紅線”,以9.8萬/平米的價格獲批入市,一時間,華潤昆侖域聲名大噪。

  儘管價格高昂,但在高品質、豪華裝修、央企開發商這些標簽下,不少豪門富貴擠破了頭也要獲取一張房票,但時至上周末,在距離交房日期20天前,來到交房現場的業主,卻體驗了一把“賣家秀”與“買家秀”的巨大落差。

  業主介紹說,在9月8日-9日,華潤昆侖域組織業主們到項目現場參觀,但是業主在現場發現,多處建築用料減配、包括外立面,樓梯、一樓大堂,樓板上多處水泥補過的裂縫,房屋內部冷氣機品牌與宣傳不符等情況。

  對此,藍鯨房產趕赴昆侖域項目現場發現,施工地已被嚴格把守,除施工人員一律不準入內。據一位路過的工人介紹,“項目還未正式交付,目前看到的不合格之處後續還會進一步改善。”但距離合約的交房日期9月30日,還有不到20天時間,昆侖域會如何“改善”項目?

  宣傳冊上,標明的外立面是紅色手工磚。實際上,外立面用的是網格布+塗料。

  樓書上的大堂與實際交付的大堂標準也是天壤之別。

  樓書上,紅磚上的幕牆裝飾也與實際情況不符。

  從業主提供的參觀時所拍到的照片來看,許多偷工減料的裝修,如今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問題。例如樓板牆體的塗料牆,如何改為當初承諾的實體牆?縮水的入戶大堂還能增高?

  據了解,2015年1月,昆侖域地塊由招商蛇口(SZ:001979)、華潤置地、九龍倉(HK:00004)、平安不動產4家企業組成聯合體拿下,最終項目由華潤操盤。彼時,項目成交樓面價接近4萬/平米。由於2017年北京頒布“317”樓市政策,對房價設有8萬限價隱性“紅線”,昆侖域一直等到8月份,才得以打破嚴控的價格“紅線”,拿下9.8萬/平米的預售價格入市。

  但福兮禍所伏,限價政策之下的昆侖域,竟演變成一個品質堪憂的劣質豪宅產品。

  事實上,近兩年來,房地產行業中施工縮水、配套減配等問題頻繁爆發,越來越多企業開始在房子上“找利潤”。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公開表示,限價政策影響下,2018年買到的房子,也許是這些年中品質最差的一批。

  但令人驚詫的是,央企華潤也在此之列,且涉及違規建設、虛假宣傳、劣質材質等問題並不少見。今年7月,華潤開發的中國璽項目,因違規建設“隔離牆”,引發建案與保障房業主“拆圍牆”之爭;2017年,華潤置地橡樹灣系列產品更是全線失守,在慈溪、蘇州、揚州、長沙等地的橡樹灣項目中普遍出現漏水、偷工減料、使用劣質材料等問題。

  針對上述事件,藍鯨房產聯繫華潤,截至發稿前暫未收到回復。易居中心總監嚴躍進向藍鯨房產表示,如果開發商的品質存在較大的虛假宣傳,開發商會被北京市住建委審查,而且這類案件對企業的口碑和銷售都會產生影響。

  規模的焦慮 快周轉之殤

  作為央企大軍,華潤在近五年地產行業的排名中穩居前10之內,但在2017年,業績增長出現放緩趨勢的華潤,第一次跌出了排行榜前10的名單。雖然2018年上半年,其采取快周轉模式,重回行業前十之列,但快周轉暴露出的問題也愈發棘手。

  2017年,碧桂園(HK:02007)銷售金額已經突破5000億元大關,而萬科和恆大(HK:03333)緊隨其後,最終全年銷售都超過了5000億元。而對比碧桂園與萬科的銷售同比增長率為78.34%、45.26%,華潤置地2017年1521億、41%的銷售表現稍顯緩慢。

  在激烈的規模競爭面前,華潤置地擴張規模的急迫性顯而易見,因此,此前重點在一二線城市做開發的華潤,轉向三四線市場加速快周轉擴張規模。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華潤的銷售去化率約68%,相比2016的52%提升了16個百分點。進入2018年,公司管理層表示,會繼續堅持“快周轉”的策略,爭取有更好的表現。

  在業務布局中,2018年上半年,華潤置地對於三四線城市的土地投資力度有所加大,金額和面積佔比分別較2017年全年提升了4.1和5.5個百分點。

  但在提高周轉、加大三四線市場比例以後,以品牌溢價為榮的華潤置地,實際品質卻達不到行銷口徑。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向藍鯨房產記者分析:“華潤置地本身不擅長做三四線業務,如今為了加大業績,短時間內進入了很多三四線城市,不斷追求高周轉,但在追求資金高效率的同時,難免會對品質的把控造成影響。”

  另有一位專家向藍鯨房產分析指出,對於此類走中高端慢周轉的企業而言,想要快速跟上三四線市場的競爭步伐並非易事,需要在人才梯隊、管理機制上都作出較大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在提高規模的壓力下,華潤置地的新增拿地成本遙遙領先於其他房企。今年以來,在標杆房企幾乎都忙於消化存貨,少拿地、少開工確保安全之際,華潤置地卻開始高調拿地。

  來源:公司公告、藍鯨房產整理

  據其半年報顯示,上半年,華潤置地以總價672.9億元、權益價513.4億元,增持了41宗土地,總計建築面積達817萬/平米,分別同比增長了54.1 %和41.5 %,以此計算,華潤置地的新增土地樓面價約為8236元/平米,這是上半年銷售前十房企中最高的土地成本。

  在這場如火如荼的“軍備競賽”中,有房企高速前進,但也有同行率先開始降速。如今,逐漸褪去穩健色彩的華潤置地,又將在這場“品質門”問題中,走向何方?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孟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