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18引力場:20天裡,天天都在變化著的閃電創意展

12月8日,第三屆公共藝術項目“2018引力場·FLASH閃電展”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西側廣場拉開帷幕。“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從現場獲悉,“2018引力場”的落地主體作品由GOA大象設計聯合約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和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的青年建築師團隊共同創作。今年,建築師根據廣場的空間特點設計了三組空間裝置,分別實現“展場”、“趣場”、“劇場”三個功能區,總面積約500平米。和往屆相比,今年“引力場”除了空間裝置的體量規模擴大以外,還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展覽品牌“FLASH閃電展”。

“劇場”功能區

“引力場”是一個持續的、公益性的大型公共藝術項目,每次為期 20 天左右,向公眾免費開放。此一項目發起於2015年,由策展人賈布策劃、建築師王彥主持創作,今年是第三屆。每屆引力場都會選擇一個城市公共廣場,由建築師設計一組兼具審美價值與使用價值的空間裝置,並在活動期間組織大量的公共文化活動,鼓勵市民參與。

參展嘉賓

策展人賈布向“澎湃新聞”介紹說,“引力場首先是基於一個空間性的廣場,在廣場上搭建空間裝置,這是建築師的實驗場。在此裝置裡可以舉辦的一系列活動,把這裡變成了劇場、展場、趣場,甚至可以變成讓公眾自由交流互動的遊樂場。不同類型的活動在這裡產生共振,相互影響,形成 ‘建築藝術與公共文化生活的多場耦合’”。

趣場的藝術裝置

主創建築師王彥表示:“本次引力場空間設計採用鋼結構,完全現場裝配。在具有濃厚工業氛圍的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前,它就仿佛是一台充滿力量與詩意的藝術機器,創造出強大的引力場。”

2018引力場效果圖

“ 引力場”通過建築藝術與公共文化的融合,形成特定場域的地標作品,以更貼近空間使用者的更新行為,對城市廣場空間的使用進行調整型更新,為廣場賦予新內涵。市民在引力場的空間裝置中休息、停留、交談,同時主動參與到文化活動中。 “引力場”自2015年以來已成功舉辦兩屆,今年是第三屆。往期引力場活動(2015年、2016年)均吸引了大量公眾參與,幫助廣場實現使用效率的提升,豐富市民文化生活。

展場的“FLASH閃電展”夜景

“2018引力場”創造了展場、趣場、劇場三個功能區。金字塔形的展場空間落位在正對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中軸線上,設計中考慮最佳觀看視角,從金字塔形的裝置內部,可以透過天窗觀測到博物館頂部的煙囪。展場空間是本次“FLASH閃電展”的展廳所在,策展方邀請藝術家基於金字塔型的獨特空間重新想象作品與觀眾的互動,期望為觀眾帶來別具一格的觀展體驗。旁邊趣場空間的設計則想象廣場上漂浮著層層疊疊的雲霧,人們穿行其中,讓廣場可以重新參與到城市交流中,重拾活力。藝術家顧奔馳在裝置的基礎上,巧妙選取結構中互成角度的線形欄杆,以紅色絲線穿連,營造了一片莫比烏斯的浪漫雲霧。最靠近苗江路沿江步道的是劇場空間,它以發散型的鋼結構形態,向城市發散,使人群聚集,以開放的姿態歡迎往來市民走進、休憩、互動。

展覽現場

此次全新推出的“FLASH閃電展”以“一天一個展”的概念,集結了大批優秀的裝置、行為、影像及互動類作品,每天都有一位藝術家舉辦一場僅存在一天的閃電創意個展。比如,高潔將在12月8日開幕當天呈現他以AI的審美偏好所創作的電子遊戲作品;12月9日周日,王欣將帶來特別的藝術催眠體驗;隨後苗穎、胡任義&呂貝卡、三線電視台等多位藝術家將有精彩的影像、裝置、行為類作品依次登場。在12月8日至27日為期20天的展覽期間,每天你都可以享受到不同的藝術體驗。

“FLASH閃電展”排期表

此外,現場還會有更多有趣的文藝活動等待觀眾體驗,包括特邀藝術家顧奔馳在“趣場”空間用紅色絲線創作的大型藝術裝置、互助藝術小組的現場藝術實踐、“閱讀與建築”公益研討會、“藝術影響鄉村”主題分享等。

據悉,在開幕當天還舉辦了一場專題研討會,Let’s Talk是此次“引力場”的建築學術支持機構。研討會上,引力場三組作品的年輕建築師匯報了創作過程及相關思考,來自建築界的代表戴春、俞挺、陳屹峰、張彤、王彥、黃明健、張海翱,以及參加閃電展的藝術家代表顧奔馳、高潔、章清,就“建築師和藝術家如何合作”、“作品、展覽與展覽空間之間的共生與對抗關係”、“失落空間的藝術再造”等話題展開了討論。

研討會現場(此圖片由GOA大象設計提供)

據悉,此次“2018引力場· FLASH閃電展”為期20天,自12月8日開始,一直持續至27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