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電動車產業如何避免“起大早趕晚集”?

旨在討論全球汽車產業變革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9)”於1月11日至13日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在談及中國電動汽車下一步發展時,多名專家均表示,雖然中國電動汽車的銷量、增速還是全球市場份額都是全球第一,但在國外傳統汽車強國和巨頭已紛紛有所行動的情況下,中國要避免“起個大早、趕個晚集”,非常有必要盡早制定汽車全面電動化的時間表。

車市寒冬裡,電動汽車一枝獨秀

2018年,中國汽車銷量28年來第一次整體下滑。根據乘聯會的統計,2018年全年,中國乘用車批發量2323.7萬台、同比下降4.0%。這意味著國內汽車快速普及的階段已結束。

汽車產業整體下滑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巨大。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國家科技進步獎評審專家董揚表示:汽車產業是各個製造業裡面產值最大、產業鏈最長、相關的產業最多的一項,它對於技術、經濟的影響非常大。一個汽車一般有兩、三萬個零件,全世界汽車的產量,現在接近一億輛,保有量超過了10億輛,相乘起來就是一個很大的數字,總體上能反映出汽車產業的規模。汽車產業對經濟貢獻也非常大,以中國為例,現在中國汽車產業的產業總產值超過9兆,對於中國稅收的貢獻、就業的貢獻都超過10%,對於中國整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汽車佔比也超過10%。

但在中國車市的寒冬中,電動車一枝獨秀,支撐中國汽車行業銷量整體平穩發展:即使是在行業大環境不利的情況下,電動車仍保持了較高的增速。根據乘聯會的統計,2018年1-12月的新能源乘用車批發100.8萬台,同比增長88.5%,高於2017年增速;中國連續四年穩居全球電動車銷量、保有量第一。

中國電動車逐步取得消費者認可

西方提及中國電動汽車的高速發展,總習慣性地是“這是國家補貼的結果”。但2018年,中國市場的表現證明這種說法是偏見。在2018年政策驅動力逐步退坡的趨勢下,市場很好地繼續支撐起中國電動車發展的高速度。這表明,中國電動車產業的增長方式更加健康、更加可持續。背後透露的,是消費者對電動車的認可與接受。

以中國電動車市場的長官者、連續四年全球銷量與市佔率第一的比亞迪為例,2018年以前,比亞迪的電動車銷量,70%在限排、限購的城市。背後反映的,是地方政策對於銷量的帶動。但到了2018年,比亞迪來自限牌、限購的城市的銷量佔比,已經下降到了50%以下,超過一半的銷量來自沒有地方政策驅動的城市,比如山東、河南、河北的城市。這些城市,買電動車和傳統汽車是同等待遇,但增長依然很快。事實上,中國電動車市場在2018年表現出來的特徵也與比亞迪的情況相吻合。2018年1-11月,中國非限購城市的電動車銷量達346481輛,在電動車的整體銷量佔比達到了54.37%,同比增長120.32%。這三項數據都高於限購城市的同期(分別為290750輛、佔比45.63%、增長73.37%)。這與傳統認知中的“中國電動車產業主要靠政策驅動”大相徑庭,表明市場對電動車行業的影響逐漸超過政策。2018年比亞迪成為中國首個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突破50萬輛的品牌;新能源車單月銷量首破4萬輛,其中乘用車月銷突破3萬輛。突破“雙限”,全線告捷。

此外,在中國汽車市場,“單車售價20萬元是自主品牌的天花板”長期以來都是一個不成文的規律。2018年,中國自主品牌的電動車也突破了這一行業“天花板”。2018年,比亞迪全新一代唐DM正式上市,補貼後售價達到了23.99萬-32.99萬元。但即便如此,其銷量依然連續多個月供不應求,穩居電動SUV銷量榜首。不僅是比亞迪全新一代唐DM,2018年內上市的多款20萬級別的自主品牌電動車也取得了不錯的銷量。市場上電動車不斷上探的單價與銷量,也說明消費者買電動車不僅僅是為了代步,而是真正認同電動車的性能和體驗,電動車得到消費者的認可與信賴。

如何發揮中國電動汽車的先發優勢

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高速發展,也刺激了傳統汽車強國的擴張速度。2019年1月7日,著名電動汽車企業特斯拉上海工廠正式開業。這也是特斯拉在美國之外的首個超級工廠。同時諸多傳統汽車巨頭也已經紛紛公布了停產燃油車規劃:寶馬提出“在2025年的寶馬旗下新能源汽車要達到25款”的戰略目標,並在未來全系車型都實現電動化;大眾計劃旗下的奧迪、保時捷以及斯柯達三大品牌的新能源車型,在2025年的時候全球銷量要達到300萬輛,並在2030年的時候將旗下所有車型全部實現電動化、徹底停售傳統燃油車;豐田的計劃是在2020年前推出超過10款電動車型,另外在2025年前進一步將豐田旗下傳統的燃油車型種類削減為零;Jeep計劃將於2021年,品牌旗下所有車型均採用純電動版本……

此外,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列出了用電動車取代燃油車的時間規劃。中國電動車百人會秘書長陳清泰在2019年電動車百人會上表示:“2010年前後,加州政府率先推行零排放積分政策;中國很快把新能源汽車上升為國家戰略。2016年,歐洲多國政府提出限售傳統燃油車的時間表。2017年,歐盟提出更加嚴格的排放標準,要求2025年新型客車和輕型車百公里二氧化碳排放減少15%,2030年減少30%,倒逼汽車業轉型。2018年7月,英國交通部發布了147頁、46個要點的“零排放之路”方案,助推市場實現到2040年停止傳統燃油車銷售的過渡。該方案目標具體,配套措施完備,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使英國的交通零排放率先從規劃進入到了實施階段。”

專家表示,中國制定汽車全面電動化的時間表不僅具有必要性、可行性,而且已經迫在眉睫。特別是在國外傳統汽車強國和巨頭已紛紛有所行動的情況下,中國要避免“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在談及中國發展電動車的必要性時,專家認為,首先可以保障中國的能源安全。中國石油資源對外依存度較高。如今中國60%的石油消耗在了交通運輸領域。中國交通領域如實現了全面電動化,對外的石油依賴度將大大降低。

其次是緩解環保壓力。中國許多城市的空氣汙染的主要來源當屬汽車尾氣。汽車電動化以後,中國空氣汙染的壓力將得到很大的緩解。以深圳為例,深圳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別實現了公車和計程車的全面電動化,將城市PM2.5指數成功降低到了28,接近歐盟的水準。因此,對於中國來說,要想打贏藍天保衛戰,汽車的全面電動化是必經之路。

第三是推動汽車產業的轉型更新,實現“由大變強”。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在電動車時代,中國可能變成既是汽車大國,又是汽車強國。電動化和智能化,都是汽車行業的大勢所趨,而智能化的前提是電動化。實現電動化,將助推中國汽車產業搶佔行業制高點和話語權,顛覆“大而不強”的現狀,實現換道超車。

第四是助力中國經濟結構的更新。在汽車全面電動化以及向智能化轉變的過程中,將為一大批相關產業帶來重大機遇,例如,高端動力電池、芯片、通信、軟體等,推動高端科技產業和高端製造業的崛起,助力中國經濟結構的更新。

專家同時也表示,目前中國依然擁有發展電動汽車的先發優勢。例如中國擁有全球最健全的電動車產業鏈,中國自主品牌在電動車的核心技術上,也可以說是領跑全球了,包括汽車最重要的IGBT、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技術。伴隨著電動車規模的鋪開,全面電動化的技術基礎會得到進一步夯實。

例如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心髒,成本佔新能源整車的40%左右,是影響包括整車品質、續航裡程等一系列性能的關鍵所在。動力電池行業目前是中日韓三足鼎立的格局,從裝機量上講,中國的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在全球排名前五。而在電驅動總成方面,業內專家預計,未來幾年內,三合一電驅動總成方案將成為主流。而從長遠來看,電機、減速器、電機控制器、高壓分線盒、DC/DC、DC/AC、充電機等零組件都會集成為一個大的動力總成。據了解,目前國內大多數電機及電控企業正在由單一產品供應商向“電機+電控+減速器”的動力總成提供商轉型。其中,包括長安汽車、大洋電機、精進電動等企業已經研發了三合一電驅動總成方案,預計最快在2019年實現量產應用。比亞迪2018年發布了全新“e平台”,涵蓋電機、電控、變速器高速集成的三合一電驅動總成,以及DC-DC、充電器和配電箱三合一的高壓系統等。全新e平台,讓新能源車在續航、加速、能效三大關鍵指標上,並始終保持全球領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