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筷子大學問:筷子應該用什麼材質比較好?應該多久換一次?

調查顯示:人們在生活中使用竹筷的比例最高,為53%,木筷、塑料筷、金屬筷分別為35%、2%、8%。專家表示,從安全、衛生、價格方面綜合考慮,竹筷是最佳選擇。竹筷材質天然,不易變形;木筷防腐壞性差些,也不利於環保;塑料筷受熱後易變形,還易產生有害物質;骨筷易變色,且價格較貴。

不鏽鋼筷子較衛生。金屬筷雖表面也有磨損,但不易藏汙納垢,較衛生。不過,目前不鏽鋼筷子良莠不齊,若品質不過關可能導致重金屬析出,使用時應避免和醋、鹽長期接觸,別用清潔球或強酸強鹼進行清洗,致使其中的重金屬溶出。此外,市場上有很多密胺筷子,看上去與塑料類似,如果清洗乾淨,滋生細菌幾率較小,但購買時一定要認準QS標誌,謹防用尿醛樹脂生產的不耐熱、易釋放致癌物甲醛的假冒偽劣產品。


家用筷子應該多久換一次?

建議半年換一次筷子。不定期更換會藏汙納垢。肉眼下,你可能看不出一雙木質筷子用過半年、1年和3年的區別,但通過實驗發現,把它們放在500倍的特寫鏡頭下,會看到使用半年的筷子,表皮脫落,有些地方已裂開,有明顯的小縫隙,且縫隙裡有黃色殘留物;使用1年的筷子,木頭表面已變色且溝壑縱橫,凹陷處有許多油汙;用過3年的筷子,已面目全非,看不出是木質的,表面像長了小蘑菇。使用時間越長,檢出的菌落總數越高。除金屬筷子外,木質、竹質等筷子都會在表面形成細小凹槽,容易殘留細菌和清潔劑,所以建議半年就要換一次。

洗完的筷子小頭要盡量朝上

筷子小頭朝上大頭朝下,讓它晾乾,否則在筷子簍裡潮濕加上炎熱就很容易發霉,進而感染黃麴菌,分泌黃曲霉毒素。

筷子用久了會有些裂縫、小毛刺,這樣難免有食物殘渣殘留在上面。一旦筷子上的食物殘渣發霉了,即使100℃的消毒櫃也束手無策。所以建議洗完的筷子小頭朝上大頭朝下,讓它晾乾,否則在筷子簍裡潮濕加上炎熱就很容易發霉,進而感染黃麴菌,分泌黃曲霉毒素。

這些通過筷子傳染的疾病,你知道幾種?

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是眾多胃病的罪魁禍首,其感染途徑主要是口口和糞口傳播,且具有家庭聚集性的特點,即家人如果有一人感染,其他人感染的幾率也會相對較高。這是因為感染者的牙菌斑和唾液中會有幽門螺桿菌,在不分餐的情況下,筷子就很可能成為病菌的傳播媒介。

A肝、戊肝

很多人對肝炎避之不及,事實上,不同肝炎的傳播途徑是不同的。比如B肝病毒通過血液傳播,其唾液中的B肝病毒一般很少,不具備傳染性,所以與B肝病毒攜帶者同桌吃飯,無需過度緊張。A肝和戊肝的傳播途徑主要為糞口傳播,其病毒易在空氣中傳播,因此長期和這些人共用杯子、碗筷等,病毒有可能通過唾液等,傳染到健康人的身上。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以發熱、口腔潰瘍和皰疹為特徵,其傳播途徑多為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或糞便。6歲以下孩子處於「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狀態」,所以相對於成年人來說,更易因共用碗筷等受到病毒交叉感染。因此,家裡如果有手足口病的患兒,家長應注重飲食及個人衛生,飯前便後洗手,多開窗通風,在幼稚園時應盡量專碗專用,防止兒童間相互傳染。

傷寒病

傷寒病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傳染病,也以「病從口入」的方式傳播。有些病情痊癒的患者,因體內病毒未排清,仍具有傳染性。飲食衛生狀況差,水源受汙染等情況都有可能傳播該病,因此,傷寒病患者的生活用品應盡量與家人分開使用。


用筷小tips專家觀點

新筷子用前先煮半小時。筷子在生產和運輸過程中易沾染病毒、細菌及化學物質。專家表示,新買的筷子要先用自來水清洗乾淨,再用洗潔精來洗,最後放到鍋裡,用沸水煮半小時。竹筷子要仔細刮掉細刺,如有異味,可用醋泡半小時或用茶水煮半小時。此外,筷子最好專人專用,以免細菌在家人之間傳播。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