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對話視效總監丁燕來:《流浪地球》還有提升空間

“《流浪地球》上映後,一方面給中國科幻電影業以信心,未來嘗試的人會更多;另一方面也對同行提出了要求,我們的製作水準要不斷的超越。”

雖然今年春節檔即將落下帷幕,但大年初一上映的國產科幻影片《流浪地球》對業內外的影響還遠未消減。上周,製片人龔格爾在微博上向大家介紹了《流浪地球》視效團隊,讓負責影片75%特效工作的國內特效公司們走進了公眾視野。其中,影片特效製作方之一ORANGE VFX橙視覺特效的100多工作人員歷經10個月無休假的辛苦工作完成了《流浪地球》2003個特效鏡頭中的600多個鏡頭。

在網絡上,“里程碑式的電影”“屬於我們自己的科幻電影”等評價隨處可見。截至3月1日,《流浪地球》票房高達44.43億,豆瓣評分7.9。雖然取得優異成績,但橙視覺CEO、視效總監丁燕來評價自己的“孩子”還有提升的空間,隻達到基本滿意,並且他認為中國科幻影片“僅摸索了一遍,才剛剛上道”。

中國特效現處試錯和解決問題階段

《綜藝報》:有評論說中國的特效製作水準比肩好萊塢,你怎麽看?

丁燕來:此次《流浪地球》能被觀眾接納,我很開心,這要感謝觀眾對流浪地球的包容,說明中國特效公司製作科幻片是可行的。但我認為比肩好萊塢還談不上,中國特效製作公司普遍處在試錯和積累階段,整體水準相比好萊塢還有大概5、6年的差距。

《綜藝報》:如何減小這一差距?

丁燕來:只能不斷嘗試和練習。從製作技術角度看,多經歷項目,遇到更多問題,在創作過程中積累處理事情方式方法的經驗。在藝術創作方面,除了嘗試更多的新想法以外,將自己的想法融入到技術中也需要大量積累。這是一個不能壓縮的過程,只有量的變化才有質的突破。另外,我們雖然可以學習好萊塢,但創意是獨特的,只能借鑒技術。中國自己電影工業的問題只能中國自己通過不斷的嘗試自己解決。

《綜藝報》:《流浪地球》取得成功,是否成為中國科幻電影未來的標杆?

丁燕來:算不上標杆,更應該是未來國產科幻片的製作標準。《流浪地球》上映後,一方面給中國科幻電影業以信心,未來嘗試的人會更多;另一方面也對同行提出了要求,我們的製作水準要不斷的超越。橙視覺未來下一部作品能否超越自身,我現在還不能肯定。在過去1年裡,我們基本沒有休過節假日,只是懷揣著夢想一直奮鬥。等影片下映後,我們緩過勁兒來,會組織專業的複盤,總結經驗教訓。

《綜藝報》:通過《流浪地球》,中國工業化水準是否上了一個新台階?

丁燕來:我覺得是剛到達第一個台階,所以算不上踏上了一個新台階。登上新台階是對原有台階作對比,而我們之前還沒舊台階。雖然我們之前經歷過很多影片的特效製作,但科幻片是完全不同於其他類型片的影片,其特效製作思路相當於剛通過《流浪地球》摸索出來,登上新台階還要後續作品努力。

技術人才的藝術培養

《綜藝報》:創作《流浪地球》時,是否對標好萊塢?

丁燕來:沒有對標好萊塢也沒有對標任何作品。《鋼鐵俠》《星際穿越》等科幻視效大片在國內外都受到觀眾好評,但我們並不能完全借鑒這些作品,他們的視覺方向還是標準的美國模式。因此還需探尋適合中國的獨特的科幻視覺風格。

《綜藝報》:中國科幻片的視效未來想要有長足進步,還需做出哪些努力?

丁燕來:當前中國特效公司製作人員普遍有著不錯的技術水準,但創意和想法還需提高。畢竟軟體技術總是越進化越簡單、越來越人性化,而技術人員的藝術修養是影響作品呈現的重要一環。在業內拚創意和想法的時候,視效總監級別的人才還較少,希望業內能多多培養更多的高級別人才。

視效服務故事 觀感舒服就行

《綜藝報》:一部科幻片具有怎樣的特效製作算是上乘的?

丁燕來:能讓觀眾感覺舒服沒有因為特效的製作而出戲就是好特效,具體評價視效的標準主要在觀看過程中,視效呈現突不突兀,會不會影響演員表演既觀眾會不會特意關注特效而忽略敘事。因為特效重點服務於演員表演和烘托整體電影的氣氛。

《綜藝報》:特效創作過程中遇到哪些困難?

丁燕來:其實在前期設計到製作的過程中找到屬於中國科幻的製作方向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怎麽讓中國觀眾看到後不感覺違和是當時在設計和製作中花了大量心思的地方。再其次就是很多鏡頭模型資產解算數量之大是未曾經歷過的挑戰。這對畫面製作細節、部門之間流程規劃等方面都提出很高的要求。例如,如何把這麽大型的資產放在一個場景中解決就涉及到渲染時長、資產優化等困難。

《綜藝報》:《流浪地球》取得成功,證明了中國視效公司的實力,接下來會接國際項目嗎?

丁燕來:我會先踏踏實實做中國電影,再想國際市場。公司接什麽項目更多取決於哪部影片的導演來找我合作,如果我們的能力達到一定程度,自然會接更大的項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