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代“王者”華夏基金正在落幕?

五一節前,華夏基金傳來消息稱,湯曉東因個人原因辭任該公司總經理一職,之後又有消息爆出,華夏基金當年的“零口供”老鼠倉案,最終也宣判了。6年前的華夏人事動蕩似乎又將重現,曾經頗具王者風范的華夏基金,正在隨著一些“老人”的離去,而顯得青黃不接。

4月28日凌晨,華夏基金發布公告稱,湯曉東因個人原因辭任該公司總經理一職,該公司董事長楊明輝將代任總經理職務。據悉,湯曉東或將加盟廣發證券。

公告一出,引起輿論的一片嘩然,使得今年來本就萎靡的公募基金市場,更加的“動蕩”。華夏基金即將迎來成立20周年,迎接它的20周年紀念的除了人事的動蕩外,還有的就是“零口供”老鼠倉的宣判。那個曾經的公募基金王者華夏基金,似乎正在黯然落幕——截至2011年年底,華夏基金規模曾高達1790億元,比第二名足足多了400多億;而在2017年的公募基金規模排名中,剔除了貨幣基金,華夏位列第二,距離第一易方達基金整整少了400億元。

在范勇巨集、王亞偉等一眾華夏基金標杆性人物都離開之後,華夏基金從2012年開始就慢慢開始不複往日的榮光;如今頻頻的人事動蕩、基金遭到大規模的贖回,都預示著這家曾經的背負著整個公募基金界的榮光的公司,正在老去。

“王者”時代

華夏基金的壯大,必定要說到一個人,那就是范勇巨集。1993年,正當當時的華夏證券的第一家營業部,北京東四營業部深陷資金周轉異常的困境之時,新進的范勇巨集臨危受命,出任東四營業部總經理。

從此,這家營業部在范勇巨集的帶領下,步入了傳奇時代,范在任不到5年的時間內,東四營業部開始穩居全國第一,為國家帶來1.2億元的稅收,為華夏證券帶來4億多元的利潤,為股東帶來568%的年均資本回報率。

而就在東四營業部一飛衝天之時,也是范勇巨集離開的時刻。1997年11月,他受命籌建華夏基金,屬於公募基金的新時代開啟。

1998年3月11日,中國證監會批複同意籌建華夏基金管理公司。1998年4月9日,注冊資本7000萬元的華夏基金管理公司悄然成立。

創立初期,華夏基金給世人帶來的印象,不僅僅局限於范勇巨集及其舊部所帶來的彪悍作戰能力,更多的是一種勤奮的習慣。華夏基金成立當天,沒有任何成立儀式,有的只是為了華夏第一隻基金—基金興華的發行所做的籌備工作。

“五一”、國慶長假、周六日雙休,華夏基金經常要加班。出國培訓,基本安排在春節國慶長假期間,各種工作會總結會都安排在周末。華夏基金在2006年的牛熊轉折中脫穎而出;在2007年,成為公募基金當仁不讓的老大。

如果說,大多數人在市場被捧熱的情況下,會追高,那麽華夏基金卻常常是個例外。2007年市場行情到達6000點市場一片狂熱之時,華夏基金卻開始暫停了大多數基金的申購。

2009年,華夏基金發行華夏滬深300指數基金、華夏盛世精選兩隻基金,廣受追捧,分別獲得247億份和180億份的認購。其中華夏盛世僅發了半天,就被范勇巨集叫停。而事後證明,基金規模越大,業績往往很難做的好。在公募基金業整體追求規模的過程中,華夏基金顯示出了應有的理性和克制。而這對此後華夏基金的品牌和擴張奠定了非常好的口碑。

與對發行規模的克制相反,范勇巨集對於投研團隊卻一直非常捨得投入,並且給予研究員極大的信任;華夏基金建立了自己培育研究員到基金經理的體系,讓研究員也有投研決定權。

業界一直認為是華夏基金以及范勇巨集,奠定了王亞偉之後的“公募一哥”地位。在王亞偉管理社保組合“走麥城”後,范勇巨集依然信任有加,讓他擔綱華夏大盤基金經理。

“千里馬與伯樂”時代的繁榮

華夏基金在范勇巨集的帶領下,從2007年以來,其公募基金資產一直穩居全行業首位,而2009年,華夏基金更是以領先第二名1000億元的規模獨佔行業十分之一的市場份額。而與范勇巨集並稱為黃金搭檔的另一位,王亞偉,管理著華夏大盤精選基金,這隻當年被推到神級的公募基金第一。

2001年12月起,王亞偉開始擔任華夏成長的基金經理。從2001年12月21日到2005年4月12日王亞偉離任,上證綜指下跌28.5%,但是華夏成長淨值增長率為13.22%。

從2006年開始,王亞偉管理的華夏大盤精選基金在每年的業績排名中不僅保持領先地位,更是保持著6年不敗的戰績,六年總回報高達11.04倍,年化回報率高達49.22%,大幅超越同類基金和市場,王亞偉更是被股民們尊奉為“股神”。

事實上,范勇巨集和王亞偉的組合,一直被世人稱為千里馬和伯樂。二人共事始於1995年的華夏證券東四營業部。彼時,范勇巨集是營業部總經理,王亞偉為研究部經理。業內普遍認為,王亞偉創造的奇跡,與范勇巨集的信任密不可分;而這一奇跡,對於華夏基金成為行業老大,也居功至偉。

縱觀華夏大盤精選近年來的淨值,王亞偉擔任基金經理期間,累計淨值一度攀升到13.7370元,時值2011年7月15日。而隨後王亞偉要離開華夏基金的傳聞便不覺於耳。

不知是否是因為受離職傳聞的困擾,華夏大盤精選其後便開始了淨值的下跌。實際上,從2011年3季度開始,先是重倉股遭遇連續跌停,再是業績掉隊。2011年前8個月,王亞偉管理的華夏策略和大盤精選雖然實現了超額收益,但是9月起卻開始遭遇滑鐵盧。

9月下旬,龐大集團、美爾雅、光華控股等王亞偉概念股遭遇空前的連續跌停。兩隻基金在2011年9月的淨值損失雙雙超過12%,王亞偉旗下兩隻基金也退出了第一梯隊。這也是王亞偉自2007年以來首次在季度排位賽中退出第一梯隊。

2012年開始,華夏大盤更是遭遇大批贖回。華夏大盤精選的季報顯示,該基金2011年年底份額為約6.2266億份,而2012僅過了一個季度,總份額只剩不到4.6272億份,單季份額縮水比例高達25.69%,超過1/4。

基民們擔心王亞偉離開的情緒繼續發酵,2012年4月29日凌晨,王亞偉辭職華夏基金。

後王亞偉時代的動蕩

王亞偉初走的華夏基金,開始了一段迷茫期。基民因為擔心基金本身風格變化,大多數希望贖回基金。民生證券2012年5月更是直接在微博上發出風險提醒,“明星基金經理王亞偉即將離開華夏基金,其基金重倉股如東方金鈺、南風股份、長城集團、北京君正等,未來受到潛在調倉衝擊風險較大。”

市場分析人士也不約而同地認為,“現在回過頭去看華夏大盤一季度四分之一的贖回,明顯是機構在提前獲得消息後,落袋為安的一種做法。”

翻閱華夏大盤精選歷年來的基金淨值,可以清晰地發現,自王亞偉離開華夏基金的前後1年間,華夏大盤精選的淨值經歷了不小的跌幅。

縱觀華夏大盤精選歷史基金經理的業績,更加可以清晰地發現,王亞偉締造的近6年超過687.78%的收益率,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其走後,華夏大盤精選,便失去了此前的“獨孤求敗”業績。

而就在王亞偉離開不久,范勇巨集於2012年5月,正式辭去華夏基金總經理職務“退居二線”。 2013年6月,范勇巨集也不再擔任華夏基金副董事長一職,正式告別華夏基金。

隨著王范二人的離開,華夏基金的一代元老隨後都陸續離開了這所曾經被稱為“中國基金業的黃埔軍校”。曾經被傳出“華夏基金成立初期,創始人范勇巨集每天早上第一個到公司,滕天鳴最後一個離開公司”的滕天鳴也於2014年8月,擔任華夏基金總經理僅2年零3個月後,宣布卸任總經理一職。

而就在滕天鳴接任總經理的2年內,先後有董元星、程海勇、胡建平等12名基金經理出走,其中不乏明星基金經理,如鞏懷志 、陽琨等。而2014年8月的的數據顯示,華夏基金有39名基金經理,平均任職年限為3.38年,基金經理崗位的從業年限不滿1年的有9人,佔比近四分之一。

王亞偉在2013年建立了自己的私募基金,此外還有劉文動、鞏懷志、程海泳、胡建平等多位華夏基金的的大咖先後投身私募業。

在滕天鳴離開華夏基金後,接任其位置的正是開頭提到的湯曉東,湯曉東於2015年8月,轉任華夏基金總經理,湯曉東也於2018年5月正式離職。

2014年,就在王亞偉離去後的2年內,華夏基金以506億元的全年盈利,高居基金公司盈利榜首位,雖然盈利尚可,但是另一個數據,凸顯了華夏基金整體風光背後,面臨的危機。根據基金公司2014年四季報顯示,華夏基金在四季度遭遇贖回狂潮,共411.33億份的淨贖回高居行業榜首。僅在四季度,華夏基金規模減少額達到212.69億元,同樣位居行業第一。顯然,從2014年四季度開始,華夏基金旗下產品出現了明顯的下滑趨勢。

2016年開始,對於華夏基金來說,更加不太平。先是2016年底,遭遇了千億貨基的贖回危機,2017年又“踩雷”神霧雙雄,隨後便是老鼠倉終落錘子,這三件是無疑對華夏基金的例如和品牌形象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2016年12月中旬,市場傳言某大基金貨幣基金爆倉,涉事基金公司需要掏自有資金填補虧損,該傳聞最終指向華夏基金。華夏在第一時間對爆倉傳聞進行了否認,並稱公司旗下所有貨幣基金均正常運作,申贖照常,無任何特殊情況。

不過,2016年底華夏貨幣基金規模的巨幅縮水的情況在相關數據的披露下還是曝光了。

其中,華夏現金增利貨幣B的資產規模由2016年3季末的1728.96億元縮水至2016年底的769.42億元,縮水近千億。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該基金最新資產規模已經降至253.46億元。

數據來源:天天基金網

在業內看來,這次貨基贖回對華夏具有影響,直接對華夏2017年的利潤造成衝擊,這也使得華夏基金2017年淨利潤同比出現一定下滑,跌出行業前三,被易方達超越排在第四位(天弘基金為行業第一)

據中信證券2017年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底,華夏基金總資產94.64億元,淨資產73.67億元;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39.13億元,同比下降4.8%,實現淨利潤13.67億元,同比下降6.24%。

在可從公開資料獲知的2017年基金公司淨利潤排名榜單中,淨利潤排名前五名的基金公司中,僅華夏2017年出現淨利潤同比下滑。2015年和2016年,華夏基金在可查到數據的基金公司中,淨利潤分別位於全行業第1位和第3位。

而縱觀那些從華夏基金出來果斷“奔私”的明星基金經理,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風光無限。劉文動、鞏懷志幾位華夏基金的原同事合夥創辦的華夏未來資本,在2015年的大牛市中,卻屢次押錯“方向”,致使華夏未來領時對衝1號一度跌破淨值。

而范勇巨集在離開華夏基金5年後,毅然又選擇了回到公募基金。2017年6月,范勇巨集選擇加入了“由私轉公”的鵬揚基金,其作為股東方的掌權者,拿到了鵬揚基金的一個董事席位。

層出不窮的內部人士變動,已讓華夏基金的投研團隊元氣大傷。華夏基金在公募界造就了一場明星基金經理神話後,也許正在落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