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最全面的人體器官衰老時間表,衰老不可逆轉,但名醫能延緩

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但每個零件走向衰老的過程卻有先後。「老了老了」,不少二十多歲的朋友都喜歡這麼自我調侃。殊不知,這話還真說對了。大腦、肺臟等器官開始老化的時間比你想像中要早。

1人體器官衰老時間表

20-30歲

大腦 20歲開始老化。隨著我們的年齡越來越大,大腦中神經細胞(神經元)的數量逐步減少。我們降臨人世時神經細胞的數量達到1000億個左右,但從20歲起開始逐年下降。到了40歲,神經細胞的數量開始以每天1萬個的速度遞減,從而對記憶力、推理能力、思考速度和在腦海中處理圖像的能力造成影響。

肺 20歲開始老化。我們的肺活量從20歲起開始緩慢下降,到了40歲,一些人就出現氣喘籲籲的狀功能的減弱是從20歲開始的,當人進入40歲後,有時走路都會變得氣喘籲籲,部分原因是控制呼吸的肌肉和肋骨變得僵硬,使肺的運轉困難,肺的殘氣量亦增加。

皮膚 25歲左右開始老化。隨著膠原蛋白的生成速度減緩,加上能夠讓皮膚迅速彈回去的彈性蛋白彈性減小,甚至發生斷裂,皮膚在你25歲左右開始自然衰老。死皮細胞不會很快脫落,生成的新皮細胞的量可能會略微減少。

30-40歲

肌肉 30歲開始老化。肌肉一直在生長、衰竭,再生長,再衰竭。年輕人這一過程的平衡性保持很好,但是30歲以後,肌肉衰竭速度大於生長速度。過了40歲,人們的肌肉開始以每年0.5%~2%的速度減少。

頭髮 男性通常到30多歲開始脫髮。男性出現脫髮現象通常出現於30歲之後,一根頭髮通常是從發囊中長出的,3年後脫落,然後新的頭髮長出。然而,男性30歲早期受睾丸激素水準的周期影響變化,導致發囊收縮出現脫髮現象。這樣,每一根新長出的頭髮比之前更加細,最終所有發囊越來越收縮,細頭髮茬不會從頭髮長出來。

許多人到35歲之後會出現許多灰白頭髮,在我們年輕時,我們的頭髮是黑素細胞發囊形成的色素控制。隨著我們年齡的增大,黑素細胞的活躍性降低,更少的色素生成,頭髮顏色變淡,灰白色頭髮逐漸出現。

乳房 到了35歲,女人乳房的組織和脂肪開始喪失,大小和豐滿度因此下降。從40歲起,女人乳房開始下垂,乳暈急劇收縮。儘管隨著年齡增長,乳腺癌發生的幾率增大,但是這同乳房的物理變化毫無關聯。

骨骼 35歲開始老化。在我們的一生中,老化骨骼總是被破骨細胞破壞,由造骨細胞代替,這個過程叫骨轉換。兒童的骨骼生長速度很快,只需2年就可完全再生。成年 人的骨骼完全再生則需要10年。25歲前,人的骨密度一直在增加。但是,從35歲時骨質開始流失,進入自然老化過程。絕經後女性的骨質流失得更快,可導致 骨質疏鬆。骨骼大小和密度的縮減可能會導致身高降低。椎骨中間的骨骼會萎縮或者碎裂。80歲的時候我們的身高會降低2英寸(1in =2.54cm)。

生育能力 35歲開始衰退。由於卵巢中卵的數量和質量開始下降,女性的生育能力到35歲以後開始衰退。子宮內膜可能會變薄,使得受精卵難以著床,也造成了一種抵抗精子的環境。男性的生育能力也在這個年齡開始下降。40歲以後結婚的男人由於精子的質量下降,其配偶流產的可能性更大。

生娃要趕早,40歲後只有10%的人有生育能力了。看病別太晚,35歲以前一年不孕,35歲以後半年不孕,最好看生殖專科醫生;

40-50歲

眼睛 從40歲開始衰老。隨著視力下降,眼鏡成了眾多年過四旬的中年人的標誌性特徵,遠視會影響我們近看物體的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眼部肌肉變得越來越無力,眼睛的聚焦能力開始下降。

心臟 從40歲開始老化。隨著我們的身體日益變老,心臟向全身輸送血液的效率也開始降低,這是因為血管逐漸失去彈性,動脈也可能變硬或者變得阻塞,造成這些變化 的原因是食用過多飽和脂肪,脂肪在冠狀動脈堆積之後輸送到心臟的血液減少,引起心絞痛。45歲以上的男性和55歲以上的女性心臟病發作的概率較大。

牙齒 40歲開始老化。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將生成更少的唾液,而唾液可以沖走細菌,因此牙齒和齒齦更易遭受腐爛。隨著人類進入40歲之後,齒齦也逐漸開始衰減。

50-60歲

腎 50歲開始老化。腎過濾量從50歲開始減少,腎過濾可將血流中的廢物過濾掉,腎過濾量減少的後果是人失去了夜間憋尿功能,需要多次跑衛生間。75歲老人的腎過濾血量是30歲時的一半。

攝護腺 50歲開始老化。隨著年齡的增大,攝護腺經常會變得肥大,從而導致尿頻現象。這就是50歲之後過半男性出現的攝護腺增生,而在40歲之前很少出現該病症的原因。

攝護腺增生是由於攝護腺吸收了大量的男性睾丸激素,從而增強了攝護腺細胞的生長。正常的攝護腺大小僅有胡桃一般,但是攝護腺增生後會增大至橘子大小。

聽力 在55歲左右開始老化。英國皇家聾人協會的資料顯示,60多歲的人半數以上會因為老化而導致聽力受損,這叫老年性耳聾,是由「毛細胞」的缺失導致的,因為內耳的感音毛細胞可接受聲振動,並將聲振動傳給大腦。

腸 從55歲開始衰老。健康的腸可以在有害和「友好」細菌之間起到良好的平衡作用。腸內友好細菌的數量在我們步入55歲後開始大幅減少,這一幕尤其是會在大腸 內上演。結果,人體消化功能下降,腸道疾病風險增大。隨著我們年齡的增大,胃、肝、胰腺、小腸的消化液流動開始下降,發生便秘的幾率便會增大。

60歲以上

味覺和嗅覺 60歲開始退化。在我們一生中,最初舌頭上分布有大約10 000個味蕾,到了老年這個數可能要減半。過了60歲,我們的味覺和嗅覺逐漸衰退,部分是正常衰老過程的結果。它可能會因為諸如鼻息肉之類的問題而加快速度,也可能是長年吸煙累積起來的結果。

膀胱 從65歲開始衰老。65歲時,我們更有可能喪失對膀胱的控制。此時,膀胱會忽然間收縮,即便尿液尚未充滿膀胱。女人更易遭受膀胱問題的困擾,步入更年期後 女性體內雌激素水準下降,使得尿道組織變得更薄、更無力,膀胱的支撐功能也因此而下降。人到中年後的膀胱容量一般只是年輕時的一半左右。如果說30歲時膀 胱能容納兩杯尿液,那麼70歲時只能容納1杯。這會引起上廁所的次數更為頻繁,尤其是肌肉的伸縮性下降,使得膀胱中的尿液不能徹底排空,反過來導致尿道感染。

聲音 從65歲開始衰老。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聲音會變得輕聲細氣,且越來越沙啞。這是因為喉嚨裡的軟組織功能弱化,影響聲音的音質、響亮程度和質量。這時,女人的聲音變得越來越沙啞,音質越來越低,而男人的聲音越來越弱,音質越來越高。

肝臟 70歲開始老化。肝臟似乎是人體內唯一能挑戰老化進程的器官。肝細胞的再生能力非常強大。切除一塊肝後,3個月之內它就會長成一個完整的肝。如果捐贈人不飲酒不吸毒,或者沒有患過傳染病,那麼一個70歲老人的肝也可以移植給20歲的年輕人。

2衰老的過程無法避免,名醫這麼辦

▲ 熊繼柏,國家級名老中醫,湖南中醫藥大學教授

無論男女,50歲肝氣始衰,60歲心氣始衰,70歲脾氣始衰,80歲肺氣始衰,90歲腎氣始衰,100歲五臟皆衰。但是上天給我們的天年是100歲,如果你99歲就去了那邊,那就短壽了一年。

下文為熊繼柏教授的演講實錄

衰老的過程無法避免,因此養生就是不摧毀身體,不讓衰老提前來到。總的來說,我是70多歲的年齡,80歲的體質,但從事的是30歲的工作量,擁有的是50歲的頭腦。

50歲肝氣始衰,60歲心氣始衰,70歲脾氣始衰,80歲肺氣始衰,90歲腎氣始衰,100歲五臟皆衰。我們要具體怎麼做呢?

01 空調是近幾年出現的東西,在養生中要特別注意

懂得養生之道的人,要善於效法自然界陰陽的變化規律。我不喜歡開空調。

夏天開空調,把溫度調得很低,一進房間就起雞皮疙瘩;或者冬天把空調溫度調得很高,讓人大汗淋漓。這些都是不對的。

夏天最好隨身攜帶一件衣服或者披肩,進到空調房間的時候披一下,減少空調對人體的傷害。

冬天,老人最好不要經常逛商場,商場空氣不流通,並且開的熱空調,容易使人缺氧。無論冬天還是夏天,空調都不要開得太熱或者太冷。

02 運動不需要額外早起,十常四勿就是最好的養生

談到運動,中老年人都很注意,惟獨就怕動少了,早晨練,晚散步要想的就是身體好,但其實,運動養生並不需要每天額外早起。老年人諱忌「勞力」過度,運動應從容不迫,不能做的運動不要勉強。

乾隆皇帝的「十常四勿」就很好,具體都是些小動作:

所謂「十常」,乃指日常生活中多從事此十項基本且重要的「小動作」,即:齒常叩、津常咽、耳常彈、鼻常揉、目常運、面常搓、足常摩、腹常運、肢常伸、肛常提。

所謂「四勿」,就是不要觸犯日常生活中的四項禁忌:食勿言、臥勿語、飲勿醉、色勿迷。

03 生病時,開口說要吃某些東西,那一定是身體需要補充這種東西

飲食要有規律和節製。首先,生、冷食品要注意,冰棒容易傷脾胃,要少吃。火鍋、辣椒也要少吃。平常愛吃某一種味道,容易造成臟腑的偏頗,因此需要控制和調節。

總的來說,不要偏食、不要過度、不要過冷過熱。吃東西以吃下去舒服為原則。

特別是有些病人,如果他突然開口說要吃某些東西,那就說明他此時身體需要補充這種東西裡的某些元素。

04 春夏兩季晚睡早起

在日常生活中的作息、活動要順應自然界的晝夜晨昏和春夏秋冬的變化規律,並要持之以恆。春、夏兩季都應「夜臥早起」,秋天要早臥早起,冬天要早臥晚起。

05 消除對疾病的恐懼 養神才是真正的養生

50歲注意暴怒傷肝

「想必大家都聽過三氣周瑜的故事,他每次暴怒之後的發病癥狀都是一樣的,每次都是昏倒,吐血,第一次第二次醒過來了,第三次就去了。」熊繼柏教授說。

《黃帝內經》上講,肝臟是藏血的,發怒會直接影響到肝臟,致使氣血往上沖湧,很容易造成危險,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要特別注意。

60歲注意暴喜傷心

在《儒林外史》裡有個「范進中舉」的事例就能很好地證實這一說法。范進考舉人老是考不上,到五十多歲的時候還沒能考上,直到最後一次沒抱啥希望時卻突然接到通知考中舉人了。這下不好了,范進一狂喜竟然瘋了。」熊繼柏教授說。

喜應該是開心高興啊,可怎麼會傷心呢?因為心主神明,心是管思維意識、神智活動的,正常的喜樂,會使人神情愉悅,可狂喜會使心氣遲緩,精神渙散,損傷心氣。

70歲注意過思傷脾

「林黛玉的相思病害得她整天鬱鬱寡歡,我國著名的數學家和科學家陳景潤,用了5麻袋的稿紙算出了哥德巴赫猜想,他整天不說話,走路時都在思考。由於用腦過度,陳景潤晚年患上了帕金森症。」熊繼柏教授說。

一個人多愁善感老是在思考,就會引發飲食不和,嚴重影響脾胃功能,所以林黛玉也胖不起來,她不可能有薛寶釵那種豐腴的體態。

80歲注意過悲傷肺

還是舉林黛玉的例子,肺的情志是憂愁。有肺病的人就喜歡哭,林黛玉是典型的肺病,所有表現都是因為肺氣弱。另外,肺氣虛的人會兩顴潮紅,煩熱盜汗咳嗽。

90歲注意暴恐傷腎

腎的情志是恐。比如人過恐會尿褲子甚至遺屎,恐懼過多會損傷腎氣。「我給阿爾及利亞總統治病,首先就是消除他對疾病的恐懼感」。

衰老不可逆轉,但我們能延緩,讓人體意識不到這種衰減,方法就是我剛說的這幾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