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阿司匹林,飯前吃還是飯後吃?

點擊上方「公眾號」 可以訂閱哦!

阿司匹林是許多人日常生活中經常服用的藥物,但到底是飯前吃還是飯後吃的問題,患者經常會被不同的「醫學專家」的不同的指導弄得不知所措,有的說飯後吃,因為飯前吃對胃腸道有刺激;有的說飯前吃,有利於藥物的吸收。那麼,到底什麼因素決定藥物是飯前還是飯後吃呢?

從藥學的角度來說,決定一個藥物到底是飯前吃還是飯後吃,取決於3個因素:

食物是否影響藥物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

比如食物可以使卡托普利的吸收量減少近50%,所以卡托普利要飯前服用,或者飯後兩小時服用;再比如左甲狀腺素鈉(優甲樂)的吸收容易受到食物中的鐵、鈣等離子的影響,所以必須早晨空腹(即經過一個晚上的腸道清空後的清晨狀態)服用。

藥物對胃是否有明顯的刺激作用

比如補鈣的碳酸鈣在胃酸作用下,可以產生二氧化碳,反而會刺激胃酸分泌,導致胃脹和胃痛,所以應該在飯後服用;治療貧血的補鐵劑(如富馬酸亞鐵)對胃腸道的刺激也很大,一般選擇餐後服用。

具有特定治療目的的藥物有特定的服藥時間

胃酸分泌的高峰是在進食後的30分鐘至1小時。抑製胃酸分泌的藥物奧美拉唑鎂,服用後在腸道中被吸收入血,再隨血液循環分布到胃壁細胞中,發揮抑製胃壁細胞的排酸系統,減少胃酸的形成,這些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飯前服用奧美拉唑等質子泵抑製劑,可以很好地抑製進餐後的胃酸分泌。

目前最常使用的「阿司匹林」是腸溶型,通過這種「腸溶」技術,使得包裹在「腸溶衣」裡面的阿司匹林在胃的酸性條件下不被溶解出來,而只有在腸道的鹼性條件下,腸溶衣才被破壞和溶解,釋放阿司匹林。這既減輕了對胃的刺激,也方便阿司匹林在腸道中的吸收。所以,腸溶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腸溶片)一定要在飯前服用,這樣不會刺激胃,也有利於其在腸道中溶解和吸收;相反,腸溶阿司匹林餐後服用卻能增加對胃的刺激性。

在特殊情況下,如行急診PCI(支架植入)術前或術後,醫生為了讓大劑量阿司匹林儘快吸收,迅速發揮抗血小板聚集的療效,會讓患者將腸溶阿司匹林在口腔中嚼碎後吞服。這種特殊的用法,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但不是常規的服用方法,也需要警惕患者是否有胃潰瘍的禁忌。

根據《臨床用藥須知》《國家處方集》(兒童版)等多項臨床指南,外科手術病人術前7天停用阿司匹林。但仍有可能術中、術後大出血,可輸新鮮血小板以幫助止血。一旦出現因阿司匹林引起的出血,應該首先考慮輸血小板,此時輸血小板是最合適的對症治療。

專家介紹

宋丹騑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同濟醫院藥劑科藥師

責編:潘嘉毅 視覺:蔡瑾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