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女性氣血虛弱、氣血瘀滯,可通過養生調理減少痛經問題

據調查數字顯示,香港每4名女性之中,便有1個出現經痛,問題相當普遍。中醫認為經痛成因主要跟氣血虛弱和瘀滯有關,但若女士們能掌握穴位按壓,並配合適當食療,可能輕鬆擺脫經痛之苦。

所謂經痛,就是指女性每月來經前或來經時,腹部所出現的疼痛或脹痛。經痛程度因人而異,有些女性只會出現輕微脹痛不適,但也有些患者痛得頭暈作嘔、四肢無力、苦不堪言。

虛症:氣血虛弱

事實上,經痛在某程度上可反映個人體質出現毛病。家健中醫針灸骨科醫療中心主任醫師黃梅芳表示,中醫認為造成經痛的主要原因為氣血虛弱或氣血瘀滯,兩種情況而分出虛實兩症。

虛症患者多數有肝腎虛弱,血氣不足以資陽子宮而出現子宮虛弱,即中醫學所說的「不盈則痛」;有或因體內腎臟陽不足,未能溫暖子宮,容易出現虛寒。此種痛經一般不太嚴重,表徵以小腹隱痛為主,喜揉按,熱敷時會感到痛楚稍微舒緩。經血量少、色淡質清、行經時疲勞嗜睡、頭暈目眩及腰腿疲軟。虛症的患者通常臉色較青白,也會經常感到手足冰凍,因為行經時氣血流失,癥狀往往會更加嚴重。

實症:氣血瘀滯

另一種實症所出現的經痛,黃梅芳醫師解釋:是由淤氣血運行不順所致,此即所謂「不通則通」。

預防經痛,生活養生不可缺:

月經乃女性的正常生理現象,這種生理周期,平均伴隨女士們40年之多,倘若大半生也要受經痛之苦,除影響生活素質,更嚴重影響健康。黃梅芳醫師指出,年輕時建立良好的養生之道,是預防經痛的不二法鬥。

1.勿過度警長,盡量放鬆心情,多作休息;

2.要注意保暖,特別是腰、腹及腳底更要保暖,以免寒氣入侵身體,傷及子宮;

3.忌吃生冷或寒涼食物,一些較寒涼的蔬菜及瓜果,如涼拌小黃瓜、冷筍、西瓜、哈密瓜、梨子等,也不可攝取過量;

4.避免久站或過度勞力的工作;

5.多做適量運動,能維持健康,穩定月經周期。

黃梅芳醫師提醒:30歲以上的女性,原先沒有經痛,但後來才有的話,經痛或有機會跟子宮肌瘤、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等疾病有關,患者宜作進一步檢查。

本文源於經濟日報,受訪人-黃梅芳醫生(生殖醫學科),由「家健中醫針灸骨科醫療中心」提供,經「香港醫務通」轉載發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