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阿克蘇地區棉花生長髮育加快,各項指標趨於正常

按照地區農技中心《關於做好2018年地區棉花生育動態監測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縣(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站)於6月17日,同步組織開展了第四期棉花生育動態監測工作。監測調查匯總結果表明,全地區棉花生長總體向好,受6月上中旬多雨氣象和氣溫緩慢回升的影響,近階段棉花生長髮育明顯加快,當前陸地棉各項生育指標接近於去年和歷年同期水準,但生育進程仍略有滯後。長絨棉生長髮育良好,除株高偏低、開花期略偏晚外,各項指標已超越去年和歷年同期;目前陸地棉已全面進入盛蕾期,長絨棉已進入開花期;局部棉田棉蚜危害仍較為嚴重。現將本次棉花生育動態監測情況分析如下:

一、現階段地區棉花生長髮育基本情況

1陸地棉生長髮育情況

動態監測結果表明:進入現蕾期後,地區陸地棉生長髮育速度明顯加快,但生育進程仍略微滯後,其中陸地棉平均株高、主莖平均真葉數、單株平均蕾數和單株平均果枝數略低於去年和歷年同期均值。具體表現為:一是陸地棉平均株高總體仍低於去年同期和歷年同期;主莖平均日增長量處於現蕾後適宜日增長區間範圍,略高於去年同期和歷年同期均值。各縣(市)監測點平均株高38.82cm,較去年同期減少0.21cm,較歷年同期減少2.93cm。其中沙雅縣和柯坪縣平均株高較去年同期減幅較大,庫車縣、新和縣,阿瓦提縣和溫宿縣較歷年同期減幅較大;6月3日至6月17日期間,陸地棉株高平均日增長量為1.24cm,較去年同期增加0.04cm,較歷年同期增加0.02cm,各縣(市)監測點株高平均日增長量較去年同期和歷年同期基本相當;二是陸地棉主莖平均真葉數略低於去年和歷年同期。監測點陸地棉主莖真葉數平均9.38片,較去年同期減少0.21片,較歷年同期減少0.34片。監測點主莖真葉數較去年和歷年同期減幅較為明顯的有沙雅縣和阿克蘇市;三是陸地棉單株平均蕾數較去年和歷年同期略有減少。監測點單株蕾數5.28個,較去年同期減少0.02個,較歷年同期減少0.36個。其中庫車縣、沙雅縣和新和縣較去年同期減幅較大,阿瓦提縣和阿克蘇市較去年同期增加比較明顯,柯坪縣和溫宿縣單株蕾數較歷年同期增幅較大;四是陸地棉單株平均果枝數與去年和歷年同期基本持平。監測點陸地棉平均單株果枝數為4.46台,比去年同期增加0.13台,比歷年同期減少0.09台。其中庫車縣、沙雅縣和新和縣單株平均果枝數較去年和歷年同期減少幅度較大,阿瓦提縣和溫宿縣較去年同期增幅較大。

2長絨棉生長髮育情況

長絨棉各項指標增減不一,其中株高、株高日平均增長量和單株花數較去年和歷年同期減少幅度較大,但平均主莖真葉數、蕾數、果枝台數較去年同期、歷年同期明顯增加,特別是開花期較歷年明顯偏晚,說明長絨棉生育進程仍顯滯後。具體表現為:一是長絨棉平均株高和主莖日平均增長量低於去年和歷年同期。監測點長絨棉平均株高35.35cm,較去年同期減少2.28cm,較歷年同期減少7.72cm; 6月3日至6月17日期間,長絨棉株高日平均增長量為1.08cm,較去年減少0.69cm、較歷年同期減少0.08cm。其中阿克蘇市株高較去年和歷年同期較少幅度較大;二是長絨棉平均主莖真葉數、蕾數、果枝台數較去年和歷年同期明顯增加,單株花數較低於去年和歷年同期。監測點長絨棉主莖真葉數平均為10.45片,較去年同期增加0.57片,較歷年同期增加0.23片;平均單株現蕾數13.17個,較去年和歷年同期分別增加3.36個、2.47個;平均單株果枝數8.64台,較去年同期、歷年同期分別增加1.29台、0.88台;平均單株花數0.17朵,較去年同期、歷年同期分別減少0.30朵、0.20朵。其中阿瓦提縣平均單株蕾數和果枝數較去年和歷年同期明顯增加。

二、現階段棉花生長髮育的主要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一)棉花長勢長相穩中向好,各項指標明顯好轉

6月以來,地區出現連續降雨氣象過程,雨後氣溫回升較快,利於棉花生長,加之田管措施及時落實到位,棉花長勢長相穩中向好。本次生育動態監測點數據可反映出,陸地棉和長絨棉平均蕾數和果枝數明顯增加,陸地棉已接近去年同期和歷年同期水準,逐步收窄與往年的差值,長絨棉平均蕾數和果枝數較去年同期和歷年同期增幅較大。

(二)長絨棉見花期較往年明顯偏晚,開花數量明顯偏少

目前阿克蘇市、阿瓦提縣長絨棉棉田已進入開花階段,部分長絨棉已於6月14日見花,較往年偏晚3-5天。單株平均花數為0.17朵,較去年同期、歷年同期減少幅度較大。預計全地區長絨棉將於近期普遍見花,6月下旬普遍進入開花期。

(三)局部棉田棉蚜危害仍較為嚴重, 枯萎病危害較重

從近期監測情況看,目前棉田棉蚜已普遍發生,有蚜株率90%左右,同時蟲口基數較10日前明顯增加,平均百株蚜量7000頭左右,其中卷葉流油株率0.07%-13.56%,少部分棉田15%左右。棉田已普遍出現中心株,其中呈點片發生態勢田比例相對較低,蟲口基數較高,有翅蚜比例相對較高,隨著氣溫回升,棉蚜田間數量將急劇增加,擴散速度也將進一步加快。受5月下旬以來地區普遍出現的連續降雨氣象過程的影響,今年棉花枯萎病的整體發生相對重於去年和前年,從發生時期看,與歷年相比晚10天左右。

三、近期棉田管理主要技術措施建議

(一)適當推遲澆灌頭水,促進棉花向生殖生長及時轉化

由於6月多雨,土壤水份增加,加之棉花營養生長偏旺,生殖生長有所滯後。因此,無論溝灌棉田或滴灌棉田,在棉花沒有出現明顯旱現的前提下,建議適當推遲澆灌頭水時間,以此促進棉花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及時轉化,確保棉花生長穩健。

1.溝灌棉田灌水

根據土壤墒情和棉花長勢確定灌水時間,長勢偏旺或墒情較好的棉花適當推遲灌水時間;土壤墒情不足、出現明顯旱象或長勢偏弱棉花可於近期澆灌頭水,但灌水量不宜過大。

2.滴灌棉田滴水

滴水時間及滴水量根據棉花的長勢長相、氣象情況、土壤墒情而定,對沙性土、土壤墒情不足、棉株長勢偏弱的棉花可適當提前滴水;對長勢過旺及墒情較好的棉花可酌情推遲滴水時間,抑製棉花過旺生長。

(二)加強施肥管理,確保棉花所需養分的充足供給

1.溝灌棉田追肥

對於溝灌棉田,需結合頭水開溝追施化肥,一般畝追施尿素10~15公斤,磷酸二銨5~8公斤,底肥不足或長勢明顯偏弱的,可適量增加肥量。

2.滴灌棉田追肥

根據棉花生長髮育各階段需肥規律及長勢長相,採用隨水滴施法追肥,一般全生育期共滴肥6~7次。主要採用滴灌專用肥滴施,可按照計劃滴肥的總量(每畝不少於40公斤),於不同時期分次滴施,其中開花期和盛花期滴肥量應適當加大,每次滴肥不少於7公斤,其餘各次根據棉花苗情和土壤墒情適度調減。在滴肥方法上,在施肥前先滴1小時清水,再根據每次滴灌面積折算成肥料總量加入施肥灌,滴完後再滴1小時清水。

(三)合理化控,塑造理想株型

1.溝灌棉田化控

對生長偏旺的棉花,要在頭水前4~5天化控,畝噴施縮節胺3~4g;對出現明顯旱象或長勢偏弱的棉花,可在頭水後能進地時化控,畝噴施縮節胺2~3g;對生長正常的棉花,應在頭水前2~3天化控,畝噴施縮節胺2~3g。

2.滴灌棉田化控

應充分利用滴灌系統水肥一體化優勢,以水肥調控為基礎,化學調控措施為手段,視棉花長勢,按照少量多次、均衡、適度原則科學加以調控。對正常生長棉花,可在滴水前2~3天進行化控,畝縮節胺用量控制在2g以內,防止縮節胺用量過度造成節密偏短、葉層分布不合理,降低下層葉片透光率,過度消耗有機營養、造成脫落率增加;對水肥充足、長勢偏旺的棉田,可採取適當增加滴水前縮節胺用量或縮短下次化控間隔期的方法加以調控;受旱、供肥不足、長勢偏弱的棉花,可採取提前滴水或延長下次化控間隔期的方法進行調控。

(四)加強病蟲害監測,有針對性、科學防治病蟲害

近階段重點加強對棉蚜、棉鈴蟲、棉花葉蟎及棉花枯萎病進行監測調查,做到「治早、治小、治了」,堅決禁止盲目大面積使用化學農藥進行防控,採取點片發生、點片防治的策略。

1、棉蚜:

對棉蚜點片發生地塊和相對較重且暫時形成卷葉、流油、益害比大於1:150的地塊主要使用洗尿合劑(洗衣粉、尿素、水的比例為1:4:100)進行沖洗防治,避免殺傷天敵,等麥收後天地遷入棉田即可實現生物控制;對於棉蚜較重卷葉株率超過20%的(卷葉率超過5%)地塊及時用生物藥劑8%銀杏酚2000-2500倍液噴霧防治(不傷天敵)、10%氟啶蟲醯胺2000倍液、吡蟲啉、啶蟲脒等藥劑進行局部挑治噴霧防治,打葯時注意從下往上打,做到打勻、打透,切勿大面積噴施化學農藥 。

2、棉鈴蟲:

(1)加強殺蟲燈的設定、使用和維護,充分利用殺蟲燈誘殺一代成蟲。當前正是小麥成熟收割期,棉鈴蟲開始向棉田轉移,棉鈴蟲二代幼蟲在棉田發生時期一般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當田間百株蟲量達5-8頭或卵量達到15粒以上時,每畝可用生物殺蟲劑BT乳劑250-300克/畝兌水50公斤,NPV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50-70克/畝兌水50公斤,5% 天然除蟲菊素1500-2000倍液或0.5%苦參鹼水劑2000-2500倍液噴霧進行防治。

(2)充分發揮玉米、檾麻等誘集帶或插花種植其他誘集作物,同時使用BT乳劑,賽丹等化學農藥在誘集作物上進行集中防治。

(3)拔除棉田內的所有雜草,特別是檾麻,降低落卵量。

(4)麥收後及時百分之百破埂,消滅第一代棉鈴蟲蛹,減少第二代發生基數。

3、棉葉蟎:

(1)加強調查掌握蟲情,預測棉葉蟎遷入棉田的範圍,做到早發現,早防治,為點片挑治做好準備。

(2)一旦發現棉葉蟎,不要在棉田輕易走動,防止擴散蔓延。

(3)採取「有一株防一圈,有一點防一片」 的技術措施,爭取將棉葉蟎的危害控制在點片階段,進行局部挑治時可以擴大2-3倍的發生面積進行防治。(點片發生期的防治是葉蟎防治的中心環節,必須給予高度重視),嚴禁大面積進行化防。

?(4)合理使用化學農藥,避免使用對捕食性天敵毒性高的農藥。點片階段的化學挑治可輪換使用1.8%阿維菌素、好克蟎、蟎危、20%掃蟎凈、噠蟎靈、雙甲脒、三氯殺蟎醇乳油、克蟎特乳油等進行噴霧,並採用大容量噴霧,以便藥劑能夠充分觸及葉蟎。

(5)輪換或交替使用作用方式不同的殺蟎劑,一種殺蟎劑每年最好隻用1次或間隔使用,以保證殺蟎效果防止產生抗藥性。

4.棉花枯萎病防治:

(1)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嚴格把好種子檢疫關,病區實行以抗病品種為中心的綜防措施,在防治策略上應繼續採取「改造重病區,控制輕病區,消滅零星病區,保護無病區」。

(2)加強栽培管理,施足基肥,增施磷、鉀肥,及時中耕、合理灌溉,提高抗病能力。

(3)放水嚴禁串灌、大水漫灌,可有效防止枯萎病的蔓延。

(4)化學防治。對發病棉田可用綠色植保素、枯萎康、乙蒜素、惡霉靈等藥劑進行防治。

來源:阿克蘇地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撰稿:艾麥爾江·阿布力提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