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麼多年種棉花,你知道棉花有哪些典型的生長髮育特性?

棉花本是一種多年生木本灌木,目前種植的陸地棉原產於中美洲墨西哥的高地及加勒比海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經過人工長期培育選擇,逐步向溫帶引種,在溫帶形成為一年生半木本植物。經過長年改造,成為現在這樣具有早熟、高產、優質的一年生作物。

棉花在一定程度上仍保留了原有的喜溫好光,根深棵壯,再生能力強,無限生長這樣一些特性,由於原有的短日照習性被改造成中間型,所以使其分布變得更廣泛。

1、棉花生育期長,具有無限生長習性和良好的可塑性

在棉花的生長髮育過程中,只要環境條件適宜,可以像多年生植物一樣,不斷進行縱向和橫向生長,主莖生長點能不斷地分化生長枝葉、果枝上也可不斷地分化生長蕾、花、鈴,生長期不斷延長。在棉花生產上要儘可能利用這種無限生長的習性,延長生育期,充分利用生長季節、增加有效開花結鈴期。

另外棉花的栽培管理可塑性較強,株型可塑是指棉株大小,群體長相長勢受環境和栽培措施影響變化較大,利用這個特性,就可以發揮棉花個體和群體兩方面的增產潛力、通過密植或稀植等多種途徑來實現高產。

如通過保溫育苗移栽,可使棉花提前播種,提早生育、向前延長有效開花結鈴期,爭取早結、多結伏前桃。還有是適當增加肥水,防止早衰,增加後勁,以多結秋桃,是延長後期生產潛力,都是充分發揮其無限生長的特性、提高棉花產量有效的做法。

2、棉花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並進時間長

棉花在整個生育過程中,棉花從2~3真葉期始花芽分化到停止生長都是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並進階段,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並進時間約佔全生育期的4/5。棉株在長根、莖、葉的同時,不斷分化花原基、現蕾、開花、結鈴。因此,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矛盾不易協調,生產上因管理不善,導致棉花出現旺長和早衰現象較為普遍。

棉花從開始現蕾(5月下旬至6月上旬)到有效開花末期(9月20日左右)約120天,就單個1朵花而言,白花原基生長到棉鈴吐絮成熟。又須經過100天左右的時間。在這「兩長」時間裡。棉株既要長根長葉,又要現蕾、開花、結鈴。兩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影響。棉花穩長的營養生長是生殖生長的基礎、沒有良好的營養生長。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生殖生長;不搭好豐產的架子。就不可能多現蕾,多開花,多結鈴。

在科學的栽培條件下,棉株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協調發展,即能做到前期壯苗早發、帶桃入伏,中期發棵穩長,伏桃滿腰;後期養根保葉,秋桃蓋頂、鈴大絮優、使棉株沿著高產優質的方向發展,因而生物學產量和經濟係數均較高。

在不良的環境條件下,棉株「兩長」失調,極易造成徒長、早衰和脫落。所謂的「霉發發樹」是前期徒長,「秋髮發葉」是後期徒長、都是營養生長過旺而生殖生長受阻的表現。

棉花發生徒長的時間越早,時間越長、則營養體越大,生殖體越小,造成高、大、空的棉株,生物學產量很高、但經濟係數很小,纖維品質也差;反之,棉株營養生長衰弱、植株矮小、同樣會使生殖生長受阻,生物學產量低,而經濟係數更低。因此,在實際的棉花生產上必須根據棉花「兩長」時間長的特性,通過人為的促控措施、使棉花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協調發展。

3、棉花的再生能力強

棉花的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分都有較強的再生能力。這種再生能力與棉花的多年生特性和腋芽分化發育的特點有密切的關係。

棉花的每一個葉腋都長一個腋芽。有的腋芽平時呈潛伏狀態,一旦具備適當的條件,便可長成枝杈,並長蕾,開花、結鈴。如棉株頂芽遭蟲害或冰雹等外界被折斷,只要精細管理,可使腋芽發育成枝杈,發育成新的主莖,並萌發果枝,開花結鈴,這種再生能力的特性,使得棉花在遭遇各種災害後,只要加強管理,一般仍可獲得一定產量。這是棉花抗災能力優於其他非木本作物關鍵所在。

棉花地下根系的再生能力很強,可以通過中耕斷根來促根或控制旺長。如果在中耕時傷斷了一批側根後、不久之後,反而長出更多的新根。因棉花苗期、蕾期棉株根系的再生能力強、所以現蕾後,可深中耕,促進根系的生長;到了花鈴期,棉株的再生能力明顯減弱,應注意淺鋤保根。

當然,棉花再生能力強,也有不利的一面,如打頂抹杈不及時、加上管理不善,常產生許多無效的嫩枝、葉、芽和小蕾等、分散消耗了有機養料,降低了產量和品質。

4、棉花株型的多樣性和可控性

棉花不同品種的株型差別很大、根據果枝的果節數的多少,可分為多節、一節和零式3種。根據果枝的長短,又可分為塔型、筒型和傘型3種。

棉花株型的可控性,就是通過促控技術,來培植理想的株型。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主莖生長點能持續向上生長伸長,增加果枝;果枝的生長點也能不斷地橫向伸長,增加果節並分化出花蕾,造成一種植株高大、葉大、果枝長、果節多、成鈴多的鬆散株型,以實現稀植大棵高產。相反、也可以通過控制水肥和化學調控的措施,培植出一種植株矮小、葉小、果枝短、果節少、成鈴少的緊湊株型,以增加密度的方式、獲得早熟高產。

5、棉花具有廣泛的適應性

棉花根系發達,適應性廣屬直根系,吸收肥水能力強,耐旱、抗倒、耐鹽鹼,對氣候、土壤具有廣泛的適應性,但不耐水漬。研究表明,在耕作層含水量下降到8%~12%時,棉花仍能存活;土壤含鹽量在0.3%以下,棉花能正常出苗和生長髮育。

棉花能在多變的環境條件下,有獲得穩定的產量的潛力、棉花在逐步由亞熱帶向溫帶引種的過程中,其短日照特性被改變成中間短日照、這就使他在地理分布上具有更加廣泛的適宜性。如棉花是世界性的栽培作物,可見其適應性極其廣泛。

6、棉花喜溫、好光,不耐寒冷

棉花為喜溫作物,棉花生長起點溫度在10℃以上,最適溫度25~30℃。其種子萌發最低溫度為攝氏10.5-12度,出苗為攝氏16-17度,現蕾最低溫度為攝氏19-20度,蕾期和花鈴期為攝氏25-30度。

如果棉花苗期氣溫低於零下2.5攝氏度,地表溫度為攝氏0.5-1度時即受凍害;苗期低溫(15℃以下)死苗多,蕾期低溫(20℃以下)不發棵,後期低溫(20℃以下),纖維發育受阻,而當氣溫高於40℃時,棉花組織會受到損傷。

數據表明,從棉花播種到吐絮需≥10℃的活動積溫:早熟陸地棉為2900~3100℃,中早熟陸地棉3200~3400℃。

棉花還屬喜光作物。棉花單葉光飽和點為7萬~8萬lx,光補償點為1000~1200lx。棉花的產量與纖維品質與當地以及當年的溫度和光照條件密切相關。

7、棉花較耐旱、怕漬澇

棉花耐旱能力比較強。由於棉花根系強大,主根發達、側根分布深廣。在土壤中能形成強大的吸收網,利用深層水分、故較耐旱。但棉花對水分的要求也比較嚴格,在關鍵期缺水超過時間限度、會對棉花有影響。如棉花花鈴期乾旱,常常引起蕾鈴的大量脫落或鈴輕籽秕,纖維變短,甚至棉株枯死。

8、棉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

棉花的結鈴常常有自動調節的能力。一般前中期結鈴少時,後期結鈴就會增多;內圍結鈴少時,外圍結鈴就會增多。如果前期晚發、蕾期多雨,或因施肥過多,棉株徒長,蕾鈴脫落嚴重,沒有結住伏前桃、甚至伏桃也少的,但只要加強中後期管理,促使棉株生長髮育,就可使中後期多結伏桃和秋桃。仍能獲得較好的產量。

8、棉花品種保存難度大,易發生自然退化

棉花為雌雄同花,且花冠張開大,屬風媒和蟲媒花,天然異交率達5%--15%,屬常異交作物。棉田品種間串粉概率大,保純難度大,易發生品種的自然退化,因此棉花大田用種不適合自留種。

除了天然雜交外,棉花品種的雜合性、群體雜合性等因素都會使棉花品種性狀出現分離,品種出現退化,由於棉花品種的退化,會造成棉花的減產和品質下降,同時也會縮短品種的應用時間,在棉花生產中應引起廣大農戶的充分重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