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養生不成反得中風?雜糧可不是這麼吃的

家住北京朝陽的秦阿姨,聽說夏天吃粗糧對身體好,連著三個星期吃粗糧,結果,突發中風被送醫院。醫生解釋:秦阿姨平時身體不錯,中風可能跟吃粗糧有關係。

播放GIF

什麼?吃粗糧居然這麼大風險?

哪些算是粗糧,粗糧有什麼好處,該怎麼吃……相信沒幾個人真正懂。5月,夏季已經如約而至,我們就來一起聊一聊關於常吃到的各種粗糧,以免大家再進入粗糧養生誤區。

小米

小米含有豐富的色氨酸,容易被吸收,是理想的安眠健胃食品。同時,小米具有益腎和胃、除熱補虛、安神健胃的醫用效果。

薏米

薏米能夠改善粉刺和皮膚粗糙的問題,最適合腳氣、浮腫者食用。薏米同時能夠清熱強身、健脾補肺。

蕎麥

蕎麥具有清熱解毒、能益氣力的作用,可用於防治高血壓、腦中風、動脈硬化和腎炎等疾病。

黃豆

黃豆是最常吃到的粗糧之一,它能夠清熱散血,潤燥消水,健脾開中,在預防改善女性更年期癥狀方面效果明顯。

燕麥

燕麥含有亞油酸,對預防心血管疾病、維持血糖平衡效果不錯,它還止血消腫、補脾益腎、補虛強體,深受老年朋友的喜愛。

糙米

糙米其實比白米飯更容易消化吸收,適合嬰兒和糖尿病人食用。

黑豆

黑豆性味甘平,有補腎強身、養血除煩的功效,適量食用黑豆,對糖尿病、視力下降、鬚髮早白有很好的療效。

黑米

黑米屬於糯米的品種,營養價值很高,口感適合大部分人,也是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理想調養品。

蕃薯

蕃薯一樣豐富,飽腹感強,熱量低、脂肪低,是居家必備粗糧。不過,蕃薯不能一次性食用太多,以免出現燒心、肚脹排氣等癥狀。因為含糖量較高,所以糖尿病人、胃潰瘍、胃酸過多人群不宜食用。

雜糧好吃,不能過量

吃雜糧是對身體有益的事情,但是,再有益的東西,吃多了就適得其反了。雜糧含的植物蛋白較多,這些蛋白在人體內變成氨基酸,只不過,這些氨基酸和人體所需的氨基酸比例不同,不一定都能被利用。

過量的氨基酸會通過腎臟排出,這樣一來,不但增加腎臟壓力,還會導致尿酸升高,得不償失。

雜糧吃多少合適?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每天攝入全穀物和雜豆類50~150 克,薯類50~100 克。

因此,粗雜糧佔全部主食的1/3 ~1/2,是推薦的。

粗糧怎麼吃最好

用壓力鍋煮粗糧

除了小米之外,多數雜糧種皮緊密,吸水速度很慢,用電鍋很難煮軟,而那些硬邦邦的糧食粒,可不是每個人的胃腸都能扛得住的。

吃粗糧講究逐漸加量

因為平時吃精糧多,我們的腸胃更適應精糧。所以,吃粗糧時最好逐漸加量,比較聰明的方法是雜糧和白米搭配吃。

可以嘗試從10%~20%的比例開始,等身體適應了,再逐漸增加雜糧比例,對沒有糖尿病的人來說,精、雜糧各一半的比例最佳,不必追求純雜糧飯。

先吃好消化的種類

對大部分消化能力弱的人來說,不妨先放糙米、小米、燕麥片,別上來就加豆子。

煮粗糧要多放水

粗糧飯要煮軟的話,通常需要加入1.5~2.0倍的水,這樣可以讓澱粉更容易糊化變軟,口感就會柔軟一些。

粗糧飯要趁熱吃

雜糧飯剛出鍋的時候,還是柔軟可口的。但不少雜糧中所含的直鏈澱粉比較多,冷了之後就會變得越來越硬,不好消化,吃了容易產氣脹肚。

看了這麼多,你了解粗糧了嗎?買優質粗糧,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入蒙歌優品商城,健康生活,從有機粗糧開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