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古人寫詩作文需要多長時間?王勃滕王閣序真是即席寫成嗎?

前言

有人問:古人寫一首詩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這就不一定了。有人作詩很快,援筆立成;有人很慢,要閉門覓句;還有人一首詩要寫好幾年;甚至有人把幾年前贈給別人的題扇詩追回來,修改一兩個字再還給人家。

一、出口成章的古人

古代有不少人作詩可以出口成章、援筆立成 ,即使今天作詩也有人或者有時候能夠隨口吟出,至於詩的質量就不好說了。下面老街先說幾個古代作詩快的故事。

1、幾秒鐘做出死牛詩與七步詩的曹植

老街在《曹植智鬥曹丕 除了七步詩還有一首詩更是難上加難》寫過曹植作死牛詩和七步詩的凶險, 曹植如果當場不能做出詩,可能就身首異處了。

《太平廣記》的死牛詩與七步詩

魏文帝嘗與陳思王植同輦出遊,逢見兩牛在牆間鬥,一牛不如,墜井而死。詔令賦死牛詩,不得道是牛,亦不得雲是井,不得言其鬥,不得言其死,走馬百步,令成四十言,步盡不成,加斬刑。

這個故事出處是《太平廣記·卷第一百七十三·俊辯一》,曹丕和弟弟曹植一起出遊,看見兩頭牛打架,其中一隻落井中而亡。於是曹丕讓曹植作《死牛詩》,但是不能用鬥、牛、井、死這幾個字。時間是馬行百步以內,體裁五言八句,做不出就斬首。

沒想到曹植策馬而行,沒有用100步就寫完詩了:

"兩肉齊道行,頭上戴橫骨。行至氹土頭,峍起相唐突。二敵不俱剛,一肉臥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

曹植躲過了死牛詩的陷阱後,曹丕又給設了另一個陷阱:

"文帝(曹丕)嘗令東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世說新語·文學》

沒有想到曹植竟然應口而出: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南史·謝靈運傳》中謝靈運誇讚過曹植:"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鬥,我得一鬥,自古及今共分一鬥。"才高八鬥的曹植戰鬥力超強,最終熬過了曹丕。在曹丕病逝6年以後曹植才去世,不過也僅僅41歲而已。

2、閉門覓句陳無己,對客揮毫秦少遊

宋朝詩人黃庭堅寫過十首《病起荊江亭即事》,其中有一首曾經評價秦觀和陳師道:

閉門覓句陳無己,對客揮毫秦少遊。 正字不知溫飽未,西風吹淚古藤州。

公元1101年(建中靖國元年)初,黃庭堅作這首詩時秦少遊已經去世, 一三句說的是陳師道二四句說的是秦觀,第一句說陳師道作詩慢,第二句說秦少遊對客揮毫。 看來秦觀作詩比陳師道快得多。

陳師道是江西詩派一祖三宗之一,一年以後,他和李清照的公公趙廷之是連襟,因為討厭趙廷之的為人,不可使用從趙廷之家裡借來的棉衣,竟然受凍病逝。

3、 蘇東坡為歌女當席作詩

北宋何薳撰寫的《春渚紀聞》記載了蘇軾的一個故事

先生在黃日,每有燕集,醉墨淋漓,不惜與人。至於營妓供侍,扇書帶畫,亦時有之。有李琪者小慧,而頗知書劄,坡亦每顧之喜,終未嘗獲公之賜。至公移汝郡,將祖行,酒酣奉觴再拜,取領巾乞書。公顧視久之,令琪磨硯。墨濃,取筆大書雲:“東坡七歲黃州住,何事無言及李琪?”即擲筆袖手,與客笑談。坐客相謂:語似凡易,又不終篇,何也?至將徹具,琪複拜請。坡大笑曰:“幾忘出場。”繼書雲:“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雖好不留詩。”一座擊節,盡醉而散。

蘇軾寫的這首詩是《贈黃州官妓》:

東坡四年黃州住,何事無言及李琪。卻似西川杜工部, 海棠雖好不吟詩。

西川杜工部指的是杜甫,傳說杜甫的母親名字中有海棠,因此杜甫不寫海棠詩,蘇坡此典故用的非常巧妙。既為自己解了圍,又婉轉的讚揚了李琪的美麗。不僅會作詩,而且會說話。

二、為什麽有時作詩慢?

上面說了有人作詩快,當然同一個人有時候做詩快,有時候作詩慢,未必曹植做其他的詩也會七步成詩,蘇軾也未必所有詩都出口成篇。

大部分人作詩是要經過反覆斟酌的,甚至還要查找很多資料。

1、李商隱在《漫成五章》首章中評價初唐詩人:

“沈宋裁辭矜變律,王楊落筆得良朋。當時自謂宗師妙,今日惟觀屬對能”

其實屬對能也是李商隱自己的特點,李商隱怎麽作詩呢?據宋·吳炯 《五總志》記載李商隱作詩,各種史書、典籍、工具書堆在眼前查找資料:

“ 唐 李商隱 為文,多檢閱書史,鱗次堆集左右,時謂為獺祭魚。”

唐詩進士科考試考律賦和律詩,這兩種文體都需要押韻和對仗,古人作詩和今天的人一樣,也會為了一聯對仗而費心費力。如果使用典故對仗的話,為了符合平仄韻律,會經常查詢書籍。甚至在唐朝有專門的類書供參考。“獺祭魚”就是把面前擺書比喻成水獺擺魚。

2、陳師道作詩的怪癖

據《文獻通考》記錄陳師道作詩,老婆要抱著孩子躲到鄰居家,貓和狗都要打跑,等他作完詩以後才敢回來:

世言陳無已每登覽得句,即急歸臥一榻,以被蒙首,惡聞人聲,謂之“吟榻”。家人知,即貓犬皆逐去,嬰兒稚子抱寄鄰家。徐待詩成,乃敢複常。

3、賈島“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賈島五絕《題詩後》寫到:

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這首五言絕句是賈島寫完“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後加的注詩。三年得已屬不易,據說左思的文章《三都賦》十年寫成,要想引得洛陽紙貴,期間需要經過多少次修改?

圭峰霽色新,送此草堂人。麈尾同離寺,蛩鳴暫別親。

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終有煙霞約,天台作近鄰。《送無可上人》

4、被老婆揭短的西河先生毛奇齡:

“凡作詩文,必先羅書滿前……﹝其夫人﹞曰:‘君等以毛大可為博學耶?渠作七言八句,亦須獺祭乃成。’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毛西河》

毛奇齡字大可,是清初經學家、文學家,與弟毛萬齡合稱為"江東二毛"。號秋晴,又號初晴、晚晴等,人稱"西河先生"。

毛夫人說的很實在,你們真以為我老公那麽博學強記嗎?他作七言律詩,也是要翻書(獺祭)查找資料的。毛奇齡七言律詩《送人之耒陽》:

湖北湖南水盡浮,杜鵑啼歇過衡州。幾重高峽穿天下,萬裡平江入漢流。

念母徐生終去魏,思鄉王粲故依劉。少陵古墓依然在,酹酒荒原無限愁。

有時候看不懂古人的用典不奇怪,因為古人也常常需要查書而得,未必學問真到了這一種境界。不過據說錢鍾書先生真正博聞強記,有人請教於他,他隨口就能說出來自於某書某章節。這種人作詩,往往不由自主的處處用典。

三、檢查字的平仄 紅樓夢詩韻匣子

大家知道作格律詩押韻很嚴格,很多字的發音一直有變化,韻書那麽多字,誰也不能完全背過,所以古人拿不定的字也需要查書確定韻腳

在唐朝,白居易《醉吟先生傳》中寫過:

自居守洛川泊布衣家,以宴遊召者亦時時往。每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好事者相遇,必為之先拂酒罍,次開詩篋,詩酒既酣,乃自援琴.......

“詩篋”是什麽東西?據說“詩篋”就是《紅樓夢》中的“韻牌匣子”。

迎春笑道:“就是門字韻,‘十三元’了。頭一個韻定要這‘門’字。”說著,又要了韻牌匣子過來,抽出“十三元”一屜,又命那小丫頭隨手拿四塊。那丫頭便拿了“盆”“魂”“痕”“昏”四塊來。

每個不同韻部的字分別裝在不同的匣子裡,作詩的時候拿出來挑韻腳。紅樓夢中三十七回,先定了一個“門”字,門在十三元,於是從“十三元”一屜中隨手拿出幾個字,作為韻腳使用。

古人作詩常有落韻的情況,科舉考試時也會出現:《“狀元郎”被詩韻絆倒 曹雪芹馬失前蹄 什麽是該死十三元?》,即使是曹雪芹在紅樓夢中也有落韻的情況。

可見寫格律詩一氣呵成是很不容易的,很多字的平仄和韻部記住很不容易

四、 什麽是宿構? 王勃是即席寫成《滕王閣序》嗎?

還有一種創作現象被稱為“宿構”,或者以前就寫過相似題材,或者如同高考作文一樣,搞出一個模式范文,無論什麽題目,稍微改一下即可。

看似第二天當場吟出一首詩,表面上不加思索,其實你不知道他早就打好了腹稿, 有的可能是押題壓中了,有的可能本來就知道題目,提前寫好準備。

例如滕王閣序的故事,主人其實早就準備好了文章,就等大宴賓客之時,讓自己女婿露一次臉,沒想到被王勃攪了局,成就了王勃一篇千古絕唱。

至於王勃本人是不是提前有準備,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提前寫過類似的文章是毫無疑問的。

王勃《上絳州上官司馬書》

至今雷奔雨嘯,風旋電轉,拾青紫於俯仰,取公卿於朝夕。雲台迫漢,南宮列元宰之圖;霜戟羅門,北闕據名臣之第,嘗見之矣。至若時非我與,雄略頓於窮途;道不吾行,高材屈於卑勢。孔宣父之英達,位未列於陪臣;管公明之傑秀,名僅終於郡屬。有時無主,賈生獻流涕之書;有志無時,孟子養浩然之氣,則說亦有焉。

王勃《乾元殿頌》 節選

蘭殿分休,湛珠衡於月館。道凝瓊鎮,下蒼掖而照重熙;業峻銅樓,憑紫軒而揖群後。環四瀛於舜抱,漏蟻覃津;棲十景於堯衿,巢螟荷照。

上面這兩篇文章早於《滕王閣序》十年,可見王勃早就有了充分的訓練,十年後再寫《滕王閣序》的時候胸有成竹,沒有太費勁。下面附上《滕王閣序》後面的一首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結束語

袁枚在《隨園詩話》中說:

改詩難於作詩,何也?作詩,興會所至,容易成篇;改詩,則興會已過,大局已定,有一二字於心不安,千力萬氣,求易不得,竟有隔一兩月,於無意中得之者。

袁枚說作詩時,一兩個字不合適,“竟有隔一兩月,於無意中得之者。”其實隔一兩月還是短的,據說宋朝韓駒喜歡改詩,有的詩作寄給朋友數年,他仍舊追取回來,修改幾個字然後還給人家。韓駒、字子蒼,宋江西派詩人。

後村劉氏曰:子蒼,蜀人。學出蘇氏,與豫章不相接,呂公強之入派,子蒼殊不樂。磨淬剪截之功,終身改竄不已,有已寫寄人數年而追取更易一兩字者,故所作雖少而善。《文獻通考》宋元·馬端臨

看過以上的幾個故事,你說古人作詩需要多少時間呢?您自己作一首詩需要多少時間呢?

@老街味道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的《詠梅》原來也抄自古人

蘇軾眾多豪放曠達的詞中,你最喜歡哪一句?

知道這13位 就了解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代表詩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