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關於性,孩子了解得比你想象得更多,卻更危險

中國缺乏性教育,早已不是新聞。但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青少年們,所面臨的迷茫、焦慮、苦楚,卻少有人知。

本文作者海墨低齡去美國讀高中,她在讀完林奕含的小說後,開始調查和反思同齡人的性認知現狀,卻發現身處資訊爆炸時代、看起來無所不知的新一代青少年們,正站在愛與性分離的十字路口,比起父母輩的懵懂無知,他們的一知半解更是危險。

在一個稍顯炎熱的初夏傍晚,我一口氣讀完了台灣女作家林奕含的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手心裡出了一層冷汗。

這是一個十三歲女孩被五十歲的補習教師誘奸,進而與之維持了長達五年畸戀的故事。合上書時天已經黑了,我哽咽著發了自己有史以來最長的一條朋友圈。

在評論中,有好些個朋友留言說:“這本書太苦了,太痛了,看不下去。”也有長輩們說:“自己有女兒,更是不忍心去讀這樣的故事。”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作者林奕含與書籍封面

然而,最令我心驚的卻還不是“強暴”這件事本身,而是房思琪面對老師的侵犯的態度——

為什麽面對性侵,她的第一反應不是拒絕,而是忍讓?

為什麽受害者的態度不是仇恨,而是羞恥?

為什麽提起性,我們或是神情躲閃,或是面露鄙夷,或是滿懷好奇,卻唯獨少了一份尊重和珍惜?

房思琪並不是一個特例。中國性教育的缺乏,早已不是新聞。

我調查了30個好友,中國是否有性教育?

我於2014年在國內完成了九年義務教育,然而,我絞盡腦汁也想不起自己曾經在課堂裡學習過的性教育內容。

接著,我在自己的微信好友中展開了“你覺得中國是否有性教育”的調查。詢問了將近三十個人,回復了二十多人,其中有國內高中學生,國內大學生,研究生,留學生,也有已經工作的前輩。大家的回答倒是十分一致:“沒有。”

以下是一部分回答:

-“小學沒有,初中沒有,高中沒有,大學也沒有。”

-“我因為一直住在一線城市,但是我覺得即使在上海這麽個國際化大都市,性教育也是缺乏到極致的。我整個初中接受過的性教育不超過2小時,是生物課的時候老師講到性器官及生殖系統,但老師關於如何保護自己,要注意些什麽,避孕措施等等一點都沒有提過。生理衛生課同理,沒有教過任何有用資訊。”

-“以前基本沒有吧,現在不能算完全沒有,不過也沒有達到說普及的程度,隻不過有些家長有這樣的意識了而已。但家長哪怕有所意識,采取的方式很多都是買一些相關書籍給孩子自己看,並不會主動跟孩子交流。學校中雖然有些書上會寫,但其實並不會教。”

-“我小學到高中唯一性教育就是六年級的時候看了一部護舒寶讚助的女性例假的教育片。長輩也只是很隱晦地說,稍微長大了一點,好像父母就默認我都懂了。所謂’性教育’都不過來自初中那一群男生。”

-“沒有吧,我初潮都是自己上網搜的,當時特別害怕,就真的從來沒有人告訴過我相關的事情。”

比起幾十年前的渾然不知,這一代的一知半解要更為危險。

然而,作為一個剛滿十九歲的女孩,我和我身邊的朋友也許正經歷一個觀念紛呈、價值混亂的時期,我們的童年和青春,一方面經歷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和新舊觀念的碰撞,一方面依然抑製著開誠布公的討論和引導。

不久前,我和母親談及這個問題。她感慨道:“在我們那個年代,大家都保守,都慎重,普遍都把愛情和性看作是渾然一體的,神聖的東西,也許反而簡單一些。你們現在確實有些不一樣了,面對著更多不同的聲音和資訊,可能是最需要引導的時候,教育卻沒有跟上。”

比起幾十年前的渾然不知,也許我們這一代的一知半解要更為危險。

當我在微信上詢問“你覺得中國是否有性教育”的時候,有一個男生直接了當地回答我到:“你覺得為什麽大家都管蒼井空叫蒼老師?”

我一時語塞。在性這場至關重要的教育中,因為缺乏正規的指導,絕大多數孩子的“老師”都成了網絡資源和同齡夥伴。

這樣的學習方式卻不可避免地留下了許多的隱患:

網上盛行的資源首先都不是以教育為目的,而是為了博人眼球:

我遇見過因為自己的身體不如網絡裡的身體“美或強壯”,他們在潛意識裡認為那些在虛擬世界裡看到的,才是“性”的真實樣子,因此不斷質疑著自己的性魅力,對性充滿恐懼。

我也遇見過對“性”及異性充滿錯誤幻想的少年少女。從沒有接受過系統教育的我們,在腦海中編織者“我應該怎麽樣”,“他/她應該怎麽樣”,因為片面,我們的認知也變得狹隘。

依賴同齡夥伴傳播的性知識有時候比網絡資源更讓人不安。在同齡人之間,自然不會存在正兒八經的討論和教授,這些所謂的“傳播”往往是在嬉皮笑臉中完成的,早熟的同學會講所謂的“黃色段子”……在這樣的表達方式裡,“性”這件事成了粗俗的,隨便的。

其實這些關於“性”的嬉皮笑臉本沒有什麽大錯,可如果這成為了我們了解性的主要管道,問題似乎就有些嚴重了。

然而,在當今的環境中,不管是網絡還是同齡人之間的交流,“性”都是一個娛樂性遠遠超過了嚴肅性的話題。

我們正站在愛與性分離的十字路口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逐漸意識到,我們這一代歪門左道的學習方式加上如今新舊碰撞的社會環境,正在將我們的“性觀念”帶到更未知的地方。用一句話來總結,我們正站在愛與性分離的十字路口:

在網絡上,我們看到赤裸的語言和影像,看到露骨的話語和欲望,看到越來越多擦邊球性質的直播、影片、節目;

在生活中,我們聽到越來越不加遮掩的性的變種娛樂;

環顧周圍,我們一知半解地接觸所謂的“性解放運動”,我們感受著“聊騷”,“約炮”,“一夜情”這樣的字眼逐漸變成一種現象,從人人抨擊的位置轉化為充滿爭議的灰色地帶。

我們更加疑惑了,更加迷茫了。代代相傳的是非觀念正在瓦解,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依然孤軍奮戰著。

什麽是性?

什麽是性的意義?

性只是兩具軀體的糾纏嗎?還是說,這裡面有什麽別的東西?

這本應該是性教育的第一課。

就在不久前,我一位認識多年的好友忽然在微信上告訴我,她與一位學長戀愛了,她並沒有多麽喜歡那位學長,同樣的,那位學長也沒有多麽喜歡她。他們在一起,無非是因為彼此都想談戀愛了。我愣了愣,和她說“這也無可厚非”。

她接著又問我“那如果他想和我發生關係,我應該拒絕嗎?我一方面覺得,第一次要留給真正喜歡的人,另一方面又覺得,其實都沒有太大所謂。”

我發現我沒法說她對,也沒法說她錯。

我自己於初中畢業後來到美國,早已見證了身邊人無比開放和自由的性觀念。我相信自由,相信性平等,也不喜歡把性置於道德高地。但因為缺乏更正面的理解,結果是這一代人對性更加任性,更加隨意的態度。就拿數據來說:

國務院婦兒工委辦公室等發布的《中國青少年生殖健康調查報告》顯示,“15歲~19歲女孩中8%有性經歷且多次懷孕率高於20歲~24歲”。同時,“在15歲-24歲的年輕人中,大約60%的人初次性行為在19歲以前。”

最缺的性教育,是還原性的美好

這種自由到底是進步,還是後退?亦或者說,這只是一種趨勢,無關對錯好壞?只是讓我一直覺得,缺了點什麽。

後來母親跟我講過這樣一段話:

我不管什麽hookup culture,我沒在美國生活過也不知道你們年輕人在想什麽。也許確實存在,我也不想去否認它。但我還是希望自己的女兒不會選擇那樣的生活方式。不是我封建,只是我覺得,性這個東西一旦濫了就失去了它本來的意義。性應該是與愛不可分割的,是要被好好珍惜的。你越是珍視它,它能給你的幸福越大。如果隨隨便便地去經歷去體驗,你就永遠沒機會去了解那種幸福了。

聽母親講完,我發現,這是我十八年來,接收到的為數不多的真正把性與愛放在一起的話語。我忽然意識到,也許我們最缺的性教育,不僅僅是生理健康的知識,更是對性的認知,是性觀念的塑造,是剝開性的娛樂性和粗俗穢名,還原它的美好。

在性的娛樂化與社交化演變中,沒有人能從中獲得自由與成長,相反,虛無與傷害才是切膚般真實的體驗。

我想起幾年前遇到過的一個男孩,他也不過才十八歲。他說他總是忍不住出去約,可是每次醒過來躺在酒店房間裡,就覺得那樣空洞,那樣孤單,孤單得受不了。我也認識一些輕易付出自己的女孩,深夜向我哭訴無法接納自己的痛苦。

也許,不僅僅是青少年需要性教育,整個社會都需要性教育

我們需要去區分情欲與情感,

我們需要去區分寂寞與思念,

我們需要把性放到陽光下來。

我們需要去告訴我們的孩子,你的身體是獨特的,珍視它,你的身體是屬於你的,捍衛它。

我們要教導孩子自由與放縱的區別;

我們要告訴孩子愛與欲望,幸福與快感的不同。

史鐵生在《病隙碎筆》裡寫過:“性在擺脫了繁殖的壟斷之後,已經成長為一種語言,已經化身為心靈最重要的表達與祈告了。當然是表達愛願。當然是祈告失散的心靈可以團圓。”

我期望以後的我們在談起性的時候,想到的能是愛,而不是色情。我相信在那樣的環境,性與愛也真的會越來越融為一體。

我們每天都在談論愛,或許,也是時候談一談性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