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起底華信國際接盤俠:老闆疑似被罰 旗下企業成被執行人

安徽華信國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信國際或*ST華信)被“面值退市”已進入倒計時。截至8月15日,*ST華信報收0.64元,已連續19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面值,距離退市僅有一步之遙,將成為繼中弘股份後又一隻“面值退市股”。

而就在陷入退市邊緣之際,*ST華信上周宣布與中州炭素簽訂重組意向協議。這則重組消息為*ST華信帶來一個最終未能挽回局面的漲停,同時也帶來更多爭議:接盤的中州炭素什麽來頭,此時重組*ST華信是否為了拉升股價?對重組相關事宜,*ST華信與中州炭素8月15日均對記者表示以公告為準。

作為昔日能源大佬葉簡明旗下的上市公司,*ST華信何以淪落至此值得思考。據*ST華信描述,自2018年初受外部環境影響以來,公司整體經營受到衝擊,業務大幅萎縮,同時應收款項發生大規模逾期,資金狀況緊張,導致債務償還壓力劇增。8月14日,*ST華信控股股東上海華信稱,預計無法按期披露2019年半年度報告。目前,上海華信自2017年年報後的定期報告均未披露,已於今年5月遭上交所通報批評。

而接盤方中州炭素又是怎樣一家公司?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7月末,其總資產為11億元,負債5億元。今年1-7月營收5.3億元,淨利潤約9000萬元。此外,多家公司的財報顯示,因“無法收回”等原因對中州炭素的應收账款進行核銷或計提壞账準備。中州炭素投資的企業,自5月以來新增多條被執行信息。不僅如此,中州炭素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韓健華,疑似兩度被證監會行政處罰。

*ST華信被調查中,能否“重組”存疑

8月8日,*ST華信與焦作市中州炭素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州炭素”)簽訂了《重組意向協議書》,雙方就中州炭素協調幫助*ST華信擺脫債務危機等事宜達成了合作意向。協議書顯示,中州炭素積極與*ST華信溝通、商定,擬盡快簽署包括《表決權委託協議》《股權轉讓協議》《資產重組協議》等在內的必要重組文件。

*ST華信稱,此次簽訂的意向協議書為雙方就公司重組事宜的初步意願表達,若具體重組方案能夠落實並實施完成,可推動公司債務危機的解決,緩解公司經營壓力,對公司的持續經營產生積極影響。

據悉,中州炭素是一家長期專業從事炭素製品生產、研發和銷售的科技型企業。

迎來“救星”中州炭素,讓*ST華信股價在8月9日直接從跌停變身漲停,以“天地板”的形式為投資者帶來了一絲“避免退市”的希望。然而在經過一個周末後的8月12日,*ST華信再次跌停。截至8月15日,*ST華信已連續19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元。

*ST華信此次“重組”能否實現存在不確定性。

去年8月,*ST華信公告稱,公司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披露的2017年年度報告涉嫌虛假記載而被立案調查。截至目前,*ST華信仍在被調查之中。

深交所8月8日下發的關注函也指出,根據有關規定,上市公司在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期間不得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大股東不得減持公司股份。*ST華信回復稱,與中州炭素簽署的意向書系雙方就公司債權債務重組事宜的初步意願表達,尚不存在或涉及公司債務重組的實質、具體內容,是否能得到落實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公司與中州炭素簽署意向書並不違反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及監管部門的相關要求。

財經評論人皮海洲表示,*ST華信與中州炭素是否會進行實質重組,需要等待時間驗證。他以中弘股份退市前曾簽署經營託管協議為例稱,在退市已成定局的情況下,中州炭素缺乏足夠動力在*ST華信退市後繼續推進重組。

事實上,8月12日的跌停提前宣判了*ST華信的“死刑”,因為該股無法在剩餘的4個交易日裡站回1元面值之上,提前觸發“面值退市”的紅線,退市已經無可避免。

就與中州炭素重組,*ST華信方面8月15日回復記者表示,如有進展會進行公告。中州炭素方面同樣表示,以雙方公告內容為準。

葉簡明風波之後,*ST華信控股股東上海華信的經營受到衝擊,卷入了違約、評級下調、股權凍結、訴訟等一系列事件。在此背景下,華信系戰線大幅收縮,退出了多家子公司和對外投資,龐大的房地產項目也有轉手現象。

欲引中州炭素參與重組,是否抬拉股價?

中州炭素進場,亦有頗多爭論。8月8日重組方案公布後,深交所火速向*ST華信下發關注函,要求其就重組各項事宜做具體說明。

*ST華信在回復中否認公司存在利用信息披露影響股票交易、抬拉股價的情形,稱中州炭素一直是公司的意向戰略合作方之一,前期一直保持接洽和溝通等,簽訂重組意向書系雙方為公司擺脫債務危機等事宜達成的初步意願。其還表示,由於公司面臨終止上市的風險,目前雙方就合作的具體內容正在加速進行相關的商討和談判。

作為參與重組的神秘第三方,中州炭素網站顯示,公司總投資約7億元,現有員工460餘名,其中技術與研發人員50餘名;公司以黑三角牌為注冊商標,作為國內炭素行業知名企業,可生產炭素製品5萬噸/年。

中州炭素與河南焦作當地上市公司龍蟒佰利亦有淵源。貿促會河南省委員會官網一則2013年的報導顯示,中州炭素的前身焦作市中州炭素廠經營出現困難,最終被為其提供200萬元貸款擔保的河南佰利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即龍蟒佰利)重組。

目前中州炭素共有五名股東:持股67.31%的廣州德原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股19.23%的廣州德信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股8.31%的河南聯建商貿有限公司、持股3.85%的尚玉芳和持股1.30%的孫紅濤。

其中,廣州德原和廣州德信的執行事務所合夥人均為廣州龍藏創業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中州炭素董事龐新英是這三家企業的董事長,經股權穿透後疑似為中州炭素實控人。

據*ST華信披露的數據,截至2019年7月末,中州炭素未經審計財務報表顯示,其總資產為11億元,負債5億元;2019年1至7月營收5.3億元,淨利潤0.9億元;2018年度中州炭素營收8.1億元,淨利潤2億元。

種種跡象顯示,中州炭素的財務狀況並不樂觀。山東華鵬精機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年報顯示,其對中州炭素的一筆2.2萬元應收账款因“無法收回”而進行核銷;河南愛爾福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半年報顯示,中州炭素尚存一筆52.85萬元的應付款;焦作鴿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年報顯示,其對中州炭素一筆241萬的應收账款計提了48.26萬的壞账準備。

此外,中州炭素投資的河南省群英機械製造有限責任公司,自5月以來新增多條被執行信息。最近一條發布於7月10日,執行法院為許昌市魏都區人民法院。

中州炭素董事長疑似兩度被證監會處罰

中州炭素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為韓健華。記者查閱資料發現,韓健華疑似兩度被證監會行政處罰。

*ST華信在回復深交所關注函中披露的中州炭素高管團隊履歷顯示,現為中州炭素董事長的韓健華,曾擔任大型國有企業總經理、黨委書記職務,也曾擔任某上市化工行業龍頭企業總經理,擁有20年高管經驗、近十年特大型企業管理經驗;曾被評為河南煤化集團節能減排先進個人、焦煤集團優秀管理工作者、焦煤集團優秀知識分子等。

記者查閱資料時發現,證監會河南監管局曾在2014年和2017年兩次對焦作市一名為“韓健華”的人士作出行政處罰。

證監會河南監管局2014年11月發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韓健華在任河南佰利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期間,利用張某鑫證券账戶,在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期間內多次短期買入賣出“佰利聯”股票,買入賣出時間均在六個月內。上述各期間內張某鑫證券账戶累計買入“佰利聯”股票9.13萬股,成交金額為165.88萬元;累計賣出“佰利聯”股票9.13萬股,成交金額為167.47萬元;所得收益合計為1.15萬元(扣除交易稅費後)。

因違規交易任職公司股票,河南監管局決定對韓健華給予警告,並處以3萬元罰款。

河南佰利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即為上市公司龍蟒佰利。韓健華曾在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任該公司總經理,後因個人原因辭職。

龍蟒佰利披露的韓健華履歷顯示,其出生於1971年,為本科學歷,自2006年起先後在焦作煤業集團和河南煤化工集團工作,曾任河南煤化工集團焦煤合晶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等職。

2017年9月,因內幕交易焦作萬方鋁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證監會河南監管局對韓健華作出行政處罰。

處罰書顯示,韓健華與焦作萬方董秘在業務上有聯繫,在內幕信息敏感期內,兩人多次通訊聯絡並見面會談。韓健華通過其實際控制的張某鑫證券銀行账戶累計買入焦作萬方股票50萬股,成交金額為488萬元。內幕信息公開後,韓健華賣出上述股票,共獲利57萬元。河南監管局決定,沒收韓健華違法所得57萬元,並處以57萬元罰款。

韓健華在龍蟒佰利和河南煤化工集團工作的經歷,符合中州炭素披露履歷中“曾擔任大型國有企業總經理”“曾擔任某上市化工行業龍頭企業總經理”的描述,其曾獲得焦煤集團和河南煤業化工集團榮譽的說法亦與韓健華此前工作部門相符。

中州炭素官網顯示,其合作夥伴中包括龍蟒佰利。

8月15日,記者致電*ST華信與中州炭素詢問韓健華是否曾遭監管處罰事宜,雙方均表示不清楚。

新京報記者 朱玥怡 趙毅波 編輯 趙澤 校對 付春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