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計程車上開便利店,不務正業

魏英傑 時評作者

最近,深圳等地的計程車上出現新奇一幕:有些計程車被改造成便利店,可以掃碼購買各種零食、飲料,還有些計程車上安裝了按摩椅,乘客掃碼後可以一路享受全方位按摩服務。

車載便利店、按摩椅的出現,確實抓住了部分乘客需求,頗具創意。早在今年1月,錢江晚報就報導了杭州的部分計程車與小桔便利合作,把商品放在車上售賣,開起了“車載超市”,很多乘客在坐計程車的時候,掃碼一下就把早餐問題給解決了。除了零食和飲料,車上還售賣雨傘、雨衣、充電寶等功能性商品。

有需求就有供給,這看似沒毛病。何況,不僅乘客獲得便利,計程車司機也從中嘗到甜頭。據悉車載便利店一個月平均能給司機多帶來一兩千元利潤,成交記錄最多的司機年入十餘萬,都趕上開計程車的收入了。只需要在車上擺放商品、不時補貨,就可以增加收入,這對司機是一個不小的誘惑。加上受網約車行業衝擊,計程車生意每況愈下,這些創收手段為司機提供了新的收入來源。

但我仍然覺得,這種創新模式有不務正業之嫌,不值得鼓勵和推廣。這就要回歸計程車的服務本位及其要求來講了。

首先,這種做法雖然為部分乘客提供了便利,但也可能給其他乘客帶來不好的服務體驗。試想,對於那些不需要購買東西的乘客,一上計程車發現車廂內滿是零食,後座還掛著二維碼,會是一種什麽感受?感覺這坐著的不是計程車,而像是大篷車了。其次,這可能影響到行車安全。雖然有關方面聲稱至今沒碰到過因此發生安全問題的情形,但不能不說這方面存在一定隱患。尤其是,當出售商品和附加服務成為司機一大收入來源,就可能讓司機分散注意力。如果乘客一上車,司機就巴拉巴拉在那推銷商品,不僅會影響乘客心情,還可能增加行車不安全因素。

更重要的是,如果可以在車上開便利店,出售商品,以後是不是還會有更多類似服務進入計程車行業,那樣還讓司機怎麽專心開車?對於計程車來講,服務宗旨是把乘客安全送抵目的地,而不是其他。如果相關服務可能對行車安全造成影響,就有必要評估其可行性和必要性。如果這不是必要的服務,哪怕可能讓部分人受益,也不該得到鼓勵。

從眼下流行的新零售等概念來講,在計程車上賣零食、提供按摩服務,確實是一個新的掌握“流量入口”的手段,相信類似模式不難得到資本的青睞。但針對人的服務是一個細致的、複雜的行為,而不能撇去人的根本需求,將一個個乘客物化成毫無溫度的“流量”。說到底,車載便利店並不是所有乘客都需要的服務,計程車行業的轉型更新,也不能寄望於類似“跨界合作”,而是對標網約車的創新理念和模式,為乘客提供更便利、安全的出行服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