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9歲男童玩手機,致頸椎變形!不動刀,頸椎病可以這麼治

這兩天,小九在網上看見一則新聞,9歲男孩由於脖子酸痛,手指發麻,去醫院就診。經過CT檢查發現,男孩的頸椎出現了嚴重問題,原本有正常弧度的頸椎竟然變成一條直線!而原因就是男孩長時間低頭玩手機。

講真,這則新聞著實嚇了小九一跳。原以為只有中年人才得的頸椎病現如今竟已經蔓延到兒童了?!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山東省威海市市立二院曾調查研究500名在校學生的頸椎曲度,結果頸椎生理曲度正常83人,佔16.6%;頸椎生理曲度異常417人, 佔83.4%;其中頸椎生理曲度變直189人,佔37.8%;頸椎生理曲度反曲228人,佔45.6%。頸椎曲度異常是導致頸椎病的誘因。

由此可見,頸椎病的發病人群已經出現年輕化的趨勢。

頸椎曲度異常易導致頸椎病

頸椎正常的生理曲度是保證頸椎正常生理活動的基礎條件,該曲度如果發生異常勢必造成一系列病理變化,頸椎曲度異常病變是頸椎病的基礎病因。

脊柱的生理彎曲是適應人體直立行走的姿勢在長期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是維持頸椎生理功能的基礎,正常的生理曲度在緩衝縱向壓力,保護脊髓、神經根和血管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當頸椎曲度發生改變,頸椎的生理負荷就會加重,關節壓力增大引起關節的慢性損傷,以致上下關節突重疊程度加大,這樣一來,關節本身和周圍的韌帶組織都會受損,尤其椎體後方韌帶長期慢性損傷變得鬆弛無力,使椎管內容積減小,頸椎周圍神經、血管受到刺激而出現頸椎病癥狀。

未成年「低頭族」骨骼更容易畸形

廣東省人民醫院骨外科主任醫師耳秋堅表示,長期低頭的人,頸椎病的發病率要高出常人幾倍。因為長時間低頭,頸椎骨長期處於受壓狀態,產生錯位,使頸椎弧度減少,頸椎骨之間磨損,擠壓椎管內神經,會引致頭痛、眩暈等。

相對成人來說,孩子頸椎病的危害更大。因為孩子正處於骨骼的生長髮育階段,骨質比較軟,同時骨頭中的鈣含量比成人要低,所以相比較而言,孩子的骨頭更容易受外力影響而變形。

兒童頸椎病不僅影響頸椎的發育,嚴重的話還會波及其它骨骼發育,甚至讓孩子的身高受到限制。

此外,孩子長期伸著脖子低頭含胸看手機看書等,胸部肌肉會拉著肩胛骨前移,更容易導致頸椎和肩胛骨部位變形。

除了低頭玩手機,兒童頸椎病還和孩子的學習生活有關,比如看書寫字姿勢不端正,頭頸長期處於一種姿勢,背負沉重的書包等。

頸椎病該如何治療?

目前來說,頸椎病非手術治療的方法包括頸椎牽引、佩帶頸圍和功能鍛煉。

頸椎牽引:運用間歇式電動牽引儀進行枕頜牽引。每次治療時間20分鐘,牽引和休息交替進行,牽引時間為30秒,休息時間為5秒。牽引力度根據患者的體重,由體重的1/10開始,待適應後再慢慢增加,一般不超過青少年體重的1/6。前兩周每天進行1次牽引,後兩周兩天1次。

佩戴頸圍:每次手法治療或牽引後進行佩戴。採用持續佩戴,即除睡眠、頸部功能鍛煉、推拿或牽引等時間外進行持續佩戴,但期間進行適當的頸部抗阻運動。

功能鍛煉:是指頸部的抗阻運動,具體方法是指頸部肌群多方向多角度的主動抗阻練習,每次20~30分鐘,每天2次。阻力的大小根據患者的狀態、疼痛程度及體力而定,以漸進抗阻為原則,每周調整1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