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最美地鐵”停留:青島李村站、上海金吉路站等獲獎

地鐵在當下的大都市交通生活中幾乎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地鐵並不只屬於行色匆匆的人群,有著美感的“最美地鐵”是可以讓人駐足與停留的。

4月26日晚,“2018-2019最美地鐵站評選”的參評作品展覽和頒獎典禮在上海美術學院南院舉行,頒出了十大最美地鐵站獎、四項專業獎項、最受公眾歡迎地鐵站獎等多個獎項。

澎湃新聞獲悉,其中廣州地鐵南沙客運港站、青島地鐵李村站、深圳地鐵皇崗口岸站、上海地鐵13號線標準站系列、長春地鐵興隆堡站、北京地鐵珠市口站、上海地鐵金吉路站、上海地鐵迪士尼站、廣東時代美術館有軌電車項站被評為“十大最美地鐵站獎”。

獲得“最美地鐵站”的廣州地鐵四號線南延段南沙客運港站

獲得“最佳藝術創作獎”的上海地鐵漢中路站

澎湃新聞獲悉,目前中國有35個城市建成了地鐵軌道交通系統,每日有數以百萬計的公眾穿梭於地鐵空間之中。地鐵空間作為城市中人口密度最大、流動性最強及利用率最高的公共空間之一,地鐵空間的設計是否能夠滿足功能性與藝術性的綜合需求,是否能夠反映地域特色與歷史文化?這些都成為當下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而上海漢中路地鐵站裡的蝴蝶、青島地鐵太平角公園站中的海洋生物雕塑等、深圳地鐵皇崗口岸站結合歷史的公共藝術均讓進過的人產生共鳴。

頒獎儀式現場

頒獎儀式現場,上海美術學院執行院長汪大偉

上海文聯副主席、上海市創意設計工作者協會主席、上海美術學院執行院長汪大偉對“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說:“中國地鐵規模化建設僅30年,相比世界地鐵已近160年的發展史。中國城市地鐵網絡的‘一氣呵成’式的發展中不乏有考慮不周之處。目前地鐵不但是交通工具,也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如何便利乘客,如何與地鐵網絡信息系統結合,這些都是地鐵設計需要解決的問題。此次評選中得獎的案例或對目前面臨問題有所啟發,或提出了解決方案。也為未來大規模的地鐵建設指出了一個可行的方向。

據悉,此次評選由《裝飾》雜誌、《公共藝術》雜誌和上海市創意設計工作者協會主辦,上海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PACC)、上海美術學院公共藝術理論研究與國際交流工作室承辦,於2018下半年開始面向社會公開征集,共收到全國20個城市近200個車站參評。初評選出了31件/組入圍設計,並通過複評由於專家評選出最佳主題設計獎、最佳藝術創作獎、最佳功能設計獎、最佳活動策劃獎四類專業獎項和“十大最美地鐵站獎”,並通過網絡票選出“最受公眾歡迎的地鐵展”。

海報

其中,四類專業獎主要從設計的視角,其中“功能設計”的最基礎的,但多隱藏在不可見的地方,相比之下“藝術創作”可能是比較貼近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是最能夠被大眾所直觀感受到的;“主題設計”是圍繞場所展開的,“活動策劃”聚焦到某一個點。獎項以四個角度相對全面的反映地鐵站設計的標準和價值導向。

《裝飾》雜誌主編方曉風認為,地鐵站具有典型意義的生活空間,今天公共藝術介入日常生活成為常態,那如何更好地介入城市系統是此次評選想要探究的,但評選的目的不是獎項而是交流總結。

以評選啟發中國地鐵站設計

在多緯度的獎項設置中,廣州地鐵南沙客運港站、青島地鐵李村站、北京地鐵珠市口站、上海地鐵迪士尼站,在入選 “十大最美地鐵站獎”的同時,也獲得“最佳主題設計獎。”這些站本身就帶著歷史和文化價值,如何在保證地鐵站空間的自然狀態下,融入將周圍文化特徵融入其中實為不易。

其中上海市民熟悉的迪士尼站,隨著11號線地鐵徐徐進入月台,迪士尼卡通人物將乘客從黑白的月台空間帶領至彩色的站廳,其中蘊涵了迪士尼自身歷史的演變,即從黑白到彩色的影像變化。而使得觀眾在地鐵門打開的以瞬間感受到迪士尼歡樂的氛圍。

上海地鐵11號線迪士尼站

同時為體現“原汁原味迪士尼、別具一格中國風”的主旨,設計中既要考慮迪士尼元素又要向世界傳遞中國文化及海派文化的特徵,同時通過將自然元素的幾何化,塑造出林蔭大道、樹影婆娑的獨特空間形象。並且白天引入節能自然光、晚上配合主題照明,營造出一座擁有夢幻、時尚、科技多種元素混然一體的現代化大都市形象的地鐵站。

北京地鐵7號線珠市口站

與上海迪士尼站明顯不同,北京地鐵珠市口站位於北京中心前門附近,如何體現北京本土人文特色,體現其作為古都的文化傳承成為設計的重點,在設計中引入了“城南窗韻”的概念,“城南”是珠市口周邊的傳承的城南文化,“窗韻”在中國傳統建築的具備鮮明的個性和識別性元素。由“窗韻”的概念出塑造一個具有中國傳統文化韻味的地鐵空間,也體現中國傳統窗格文化的傳承。

青島地鐵李村站

青島地鐵李村站則是引入了“青島製造”的概念,體現青島啤酒、海爾、嶗山可樂等青島本土品牌故事,並取材海洋元素突出地理特徵。同樣,廣州地鐵南沙客運港站也是全面融入海洋、寶船、海鷗等文化元素進行設計,給乘客帶來一場“夢幻旅程”。

此外,“十大最美地鐵站獎”中深圳地鐵皇崗口岸站、青島地鐵太平角公園站亦是最佳“藝術創作”;上海地鐵金吉路站獲得“功能設計”獎。

上海地鐵9號線金吉路站

讓藝術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發生

幾乎每個匆匆在上海地鐵漢中路站是1、12、13號線三線換乘走道通勤的人,都會對一堵布滿蝴蝶的牆記憶猶新,這是一個名為《地下蝴蝶魔法森林》的燈光裝置作品,緣起於“莊周夢蝶”。這也開啟了上海地鐵與倫敦國際合作的。

獲得最佳藝術創作獎的上海地鐵漢中路站

來自中國和英國的設計師和建築師跨界把地下換乘大廳變成了想象中“森林”,2015隻蝴蝶排山倒海般地從兩千多年前的哲人夢裡飛到了今天的漢中路地鐵站,佔領整個牆面。其中每一隻蝴蝶都是按照自然界真實蝴蝶的模樣3D列印出來的,形態、大小各不相同,纖細的觸須、翅膀上的花紋全都惟妙惟肖。4個蝴蝶種類、2015隻的數量、赤橙黃綠青藍紫等十八種顏色均有不同含義。

而這件由多為藝術家歷時11個月、跨界完成的《地下蝴蝶魔法森林》,在潛移默化間感染更多行色匆匆的乘客,為換乘之路增添了夢幻色彩。

廣東時代美術館有軌藝術項目

相比空間上的公共藝術作品,廣州兩個獲得最佳活動策劃獎的項目則是時間的藝術,其中由於廣東時代美術館策劃的“廣東時代美術館有軌藝術項目”將藝術和藝術家帶到生活的日常中,讓當代藝術在城市中心公共交通中發生。

自2015年以來,廣東時代美術館開始與廣州有軌電車合作,打造國內第一部“有軌藝術”專列,邀請藝術家以城市日常生活為文本和靈感來源,創作場地限定的藝術作品,讓乘客在這列有四節車廂的有軌電車上體驗互動有趣、戲劇多變、情感豐富的當代藝術作品。到2018年止,時代美術館共策劃四期“有軌藝術”項目。

其中2015年的首個項目《聲音:“聽見,城市的瞬間”》是由英國藝術家組合circumstance呈獻的在廣州有軌電車上獨特的聲音體驗。有軌電車車窗變為電影螢幕,令人思緒馳騁的配樂將稍縱即逝的窗外世界幻化成充滿想象的影片。利用全球衛星定位技術追蹤有軌電車行駛路線,車廂中的聲音體驗隨之改變,與沿途風景一一呼應。最近一次是由英國藝術家安迪·費爾德與世界不同城市的小學生共同進行的創作項目《表演+聲音:“眺望”》。該項目邀請廣州的孩子們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坊,共同思考包括生態學、建築學、未來城市、機器人科技等各種話題。在有軌藝術專列的車廂中,隨耳機裡的童聲,透過車窗共同“眺望”城市,剖析城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廣州地鐵APM線-廣州塔站公共藝術項目——地鐵聲光音樂會

公共交通是我們每天離開私人空間進入的第一個公共空間,城市和社交媒體的發展讓這種公共空間的遭遇和交流日漸減少。如何用藝術提醒對生活之美的再發現?

2018最美地鐵站評選評委會秘書長、中國工業設計協會信息與互動設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志剛認為,在24小時的生活中,大部分城市人會有2小時地鐵這個比較集中和局限的空間,它任何一點的改善可能都會影響到每天生活的體驗和感受,我們希望能夠通過對最美地鐵價值觀引導去影響行業,影響地鐵集團,影響運營公司,影響設計機構,共同為民眾提供更好的出行體驗、生活體驗,並引導他們嚮往更美好的一種生活方式。

最美地鐵攝影圖片展示區

最佳功能設計獎頒獎現場

最美地鐵站頒獎現場

最佳活動策劃頒獎現場

最佳藝術創作地鐵站頒獎現場

最佳主題設計地鐵站頒獎現場

鏈接:

“中國十大最美地鐵站”(排名不分先後)

1,廣州地鐵南沙客運港站

2,青島地鐵李村站

3,深圳地鐵皇崗口岸站

4,上海地鐵13號線標準站系列

5,青島地鐵太平角公園站

6,長春地鐵興隆堡站

7,上海地鐵金吉路站

8,北京地鐵珠市口站

9,上海地鐵迪士尼站

10,廣東時代美術館有軌電車項目

四項專業獎:

最佳主題設計獎

青島地鐵李村站

北京地鐵7號線珠市口站

深圳地鐵11號線機場站

廣州地鐵四號線南延段南沙客運港站

廣州地鐵5號線動物園站

上海地鐵11號線迪士尼站

最佳藝術創作獎

青島地鐵3號線太平角公園站

深圳地鐵7號線皇崗口岸站

上海地鐵12號線漢中路站

長春地鐵2號線

最佳活動策劃獎

廣州地鐵APM線-廣州塔站公共藝術項目——地鐵聲光音樂會

廣東時代美術館有軌藝術項目

最佳功能設計獎

上海地鐵9號線金吉路站

上海地鐵9號線徐家匯站

上海地鐵17號線諸光路站

上海地鐵13號線學林路站

上海地鐵2、3、9、11號線出入口設計

(2號線張江高科站3號口;3,4號線上海火車站北廣場5號出入口;9號線芳甸路三號出入口、藍天路5號出入口、顧唐路2號出入口、金海路四號出入口;、11號線交通大學站)

最受公眾歡迎獎

上海地鐵17號線諸光路站

廣州地鐵4號線南延段南沙客運港站

青島地鐵13號線高架站

上海地鐵12號線漢中路站

青島地鐵李村站

廣州地鐵5號線動物園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