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帶你走出「血脂異常」的9大認識誤區!

播放GIF


「我這麼瘦,血脂異常?這不是胖人的專利嗎?」

「我才30多歲,血脂異常?那不是老年人才會有的嗎?」

「年紀大了,誰不會血脂高一點,又不是會死人!」

「我的甘油三酯不高,一定不會血脂異常的!」

......

你是不是也這麼認為?你的這些認識是不對的!那麼,什麼是血脂異常?


血脂異常俗稱高脂血症,通常指血清中膽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水準升高。實際上血脂異常也泛指包括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C) 血症在內的各種血脂異常。隨著物質生活水準的提高,血脂異常患者越來越多。我國2010年調查結果顯示,人們對血脂異常的知曉率僅為10.93%治療率僅為6.84%控制率僅為3.53%。可見,許多人對血脂異常的防治存在嚴重的認識誤區。那麼,關於血脂異常,我們常見的認識誤區到底有哪些?


血脂異常的9大認識誤區

高血脂就是甘油三酯高

事實上,血脂是血中所含脂質的總稱,其中主要包括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引起嚴重危害的主要是膽固醇異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過高,就是人們俗稱的「壞膽固醇」。血液中過多的「壞膽固醇」沉積於動脈血管壁,就會形成粥樣斑塊,這些斑塊就像一個個「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導致血管破裂而產生急性心肌梗死、中風,甚至猝死。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是目前最重要的血脂檢測指標,並非甘油三酯。

血脂化驗單沒有箭頭就是正常

衛生部發布的《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明確指出,已有冠心病或糖尿病等疾病,或者已經發生過心肌梗死或中風的患者,血脂治療值和目標值與化驗單上顯示的正常值是不同的。血脂目標值要求更加嚴格,要低於血脂化驗單上的參考值,即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需低於80mg/dL或者2.1mmol/L。

血脂異常屬於老年病

其實,不僅一二十歲的年輕人可以血脂異常,而且10歲以下的兒童中也不乏血脂異常者。據醫學觀察,不少7歲以下兒童,其動脈血管壁上已出現因過量膽固醇或甘油三酯沉積而形成的黃色條紋與斑塊。這些動脈斑塊雖無癥狀,卻成為成年後患冠心病的基礎。

血脂異常不痛不癢,沒有多大危害

殊不知,血脂異常恰恰是引起多種慢性疾病的罪魁禍首。大量研究資料表明,血脂異常是腦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的危險因素。此外,血脂異常也是促發高血壓、糖耐量異常、糖尿病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血脂異常還可導致脂肪肝、肝硬化、膽結石、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周圍血管疾病、跛行、高尿酸血症、肝功能損傷等疾病。

血脂異常隻與胖人有關

其實不然,血脂高低與體型並無必然聯繫。血脂異常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前者與環境及遺傳有關;後者常繼發於其他疾病,如糖尿病、腎病綜合征、甲狀腺功能低下、慢性阻塞性肝病、胰腺炎、痛風等。所以,瘦人也可以出現血脂異常症,而且並不少見。瘦人血脂異常的特點多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程度多較輕,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多低於正常水準。因此,無論胖瘦,都可以出現血脂異常。

控制飲食就無需治療了

不少人把血脂異常看作是多吃少動帶來的「富貴病」。專家指出,血脂異常雖然與飲食運動有一定關係,但並不是只要調整飲食結構,減少油脂攝入,增加體力活動以及戒煙戒酒等就能達到降脂目標的。降脂藥物不僅有降脂作用,還有抗動脈粥樣硬化和穩定斑塊的作用,斑塊破裂是導致很多急性心腦血管事件的元兇。所以,即使有些血脂正常的患者醫生也會建議他服用調脂藥物。

血脂降得越低越好

血脂異常對血管潛移默化的危害必須引起重視,但血脂也不是降得越低越好。國外研究發現,血脂過低,腫瘤的發生率會有所增加。所以血脂應控制在理想的範圍,不同人群的理想範圍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論。

一次化驗正常就是血脂正常

臨床上診斷血脂異常需要至少兩次血脂檢查的結果,首次發現血脂異常時應在2--4周內,再予複查。同樣,一次化驗結果正常並不代表血脂一直正常。從預防的角度出發,建議20歲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五年進行一次血脂檢查,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期後女性每年進行一次血脂檢查。對於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及其高危人群,則應每3~6個月測定一次。

保健品可代替調脂藥物

「是葯三分毒,吃保健品不但降血脂而且沒有副作用,兩全其美」,有這種想法的人為數不少。專家介紹說,一些保健品的成分同樣對肝腎功能有影響,而且保健品的治療作用沒有確切的證據。因此,保健品是無法取代調脂藥物治療的。調脂藥物雖然會有副作用,但發生率較低,而且出現異常情況停葯後多可恢復,在定期監測化驗檢查的情況下應用是相對安全的。

總之,正確認識血脂異常的危害和誤區,定期進行血脂檢查,積極控制血脂,降低血脂異常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