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壓力太大也能引發癌症?呵護身心健康需要做到五點

央視原主持人李詠因癌症去世,其妻子哈文發文,「在美國,經過17個月的抗癌治療,2018年10月25日凌晨5點20分,永失我愛。」提到癌症,很多人會將其與遺傳、飲食、環境等因素相聯繫。其實,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壓力也是誘發癌症的重要原因之一。那麼,壓力是如何擊垮身體的?如何保持身心健康呢?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壓力與身體健康的關係。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會發現,工作、學習越沒有頭緒,心情就越煩躁,越容易出現頭疼、流汗等癥狀,這並非巧合。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免疫系統與心理狀態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其中,心理壓力會引發焦慮、恐慌、壓抑等負面情緒,而這些負面情緒又會使人體內分泌發生變化,引起一系列癥狀,這被稱為「應激反應」。

如果心理壓力來源於某種緊急情況,並且隨著情況消失而緩解,那麼便是「急性壓力」,這種壓力有助於調整人體機能,持續時間較短,對免疫系統影響不大;如果這種壓力長期存在,而且難以緩解,就有可能形成「慢性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人體會分泌糖皮質激素,抑製免疫反應,降低免疫系統對健康的保護作用。同時,心理壓力引發的一些負面情緒還會使人們更容易出現生活行為偏差,染上吸煙、酗酒、失眠等壞習慣,進一步導致人體健康狀況惡化。這些都會使人更容易患上某些疾病,其中就包括癌症。

那麼,如何呵護身心健康呢?這裡向大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維持相對規律的生活。身體的運轉需要秩序,一旦發現自己的生活長期處於無序、混亂的狀態,最好停下來調整一下,否則極易出現高強度的心理壓力。

2.保持積極的人際關係。研究發現,對於擁有輕鬆、樂觀的人際關係的人來說,其心理狀態一般會處於良好的水準。

3.培養生活中的興趣。養花、釣魚、聽音樂、烹飪美食等興趣不僅可以提升生活品質、調節個人心情,而且還有助於促進人際交往。

4.堅持適度的體育鍛煉。運動可以有效釋放心理壓力,提升身體體質。

5.學習、了解心理學知識。正確、科學的心理學知識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面對現實問題,調整心態。

作者:全國心理普及工作聯盟特邀科普作者、國家二級心理顧問師王春誼

本文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高文斌進行科學性把關。

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員會供稿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