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它是中醫認為的身體最重要的地方!它好了才會生病少!

有經驗的老中醫都知道,來了一個患者看病,看這個人能不能活得長壽,主要就看一點——脾胃。

明末醫家孫文胤有一句話:「脾胃一傷,則五臟皆無生氣」,就是說脾胃對五臟有很大的影響,脾胃受損,則氣血生化之源虧乏,影響五臟。

很多治療裡,都會把調脾胃作為重要的一部分。

健脾胃是抗癌第一步!

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何裕民②:

治療癌症的方法越來越多,可做選擇越來越多,但有一點要謹記,一定要保護好脾(胃)功能,脾(胃)強則身體強,脾(胃)弱則身體弱。

如果胃氣敗了,哪怕腫瘤縮小的再多,癌標降的再快,也是得不償失的。只要人還有胃口,能吃下去東西,那麼生命就還能繼續維持下去,一旦這個人已經水米不進了,那肯定就拖不了多久了。

曾經中國科學院院士趙淳生查出了肺癌、胃癌,接受了兩次開刀、六次化療,如今十八年沒有複發。他說:「化療期間食慾差,但我堅持進食,湖南出生的我愛吃辣,我就用老乾媽拌飯,吞也要吞下去。一般人化療後的白血球都靠藥物提上去,我硬是靠吃飯提上去了。」③

很多濕疹病根在脾虛!

中日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錢文燕④:

近九成的濕疹病人脾虛,這也從中醫角度解釋了慢性濕疹病人之所以易複發的原因,即脾虛導致代謝後身體的水液不能正常排出體外,易溢於皮膚而引發濕疹。

護好脾胃才能養好心臟!

河南省中醫院心病科主任醫師王振濤⑤:

在心血管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痰濁、瘀血為重要病理因素,痰濕性質黏膩,最易困脾,從而導致脾胃功能障礙。

而冠心病人往往每日都要服用阿司匹林等西藥及活血化瘀類的中成藥,這些藥物或多或少都對其脾胃功能有一定的影響,因此一直以來我都將「顧護脾胃」思想貫穿於心血管病治療的始終。

脾胃好皮膚才不老!

中醫養生專家佟彤⑥:

過了35歲,女性的陽明經氣開始走下坡路,憔悴、皺紋都開始出現。而陽明脈就是脾胃之經,黃色是它對應的顏色。這條經脈出現問題,面部的黃色在所難免,所以,氣虛女人的「黃臉婆」時期往往從35歲開始。

所以說——

好脾胃是全身健康第一步!

年輕的時候沒有養好脾胃,年齡一大各種毛病就會都蹦出來。快看看老中醫都是這麼養脾胃的吧!

1. 再好的菜也不多吃一口!

國醫大師郭成傑認為「脾為後天之本」,因此,所食所飲必須考慮到脾胃的受納和運化能力,盡量減輕脾胃的負擔。

其實,早在《黃帝內經》時代,古人就開始注重飲食養生,提出「飲食有節」的養生觀點。

郭成傑提倡「腸中常清」,所謂腸中常清是指飲食簡單、清淡,並少量多餐。既不食辛辣之品,也從不飲酒,同時,保證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的規律,特別是每餐隻吃八分飽,再好的飯菜也絕不多吃一口,以求「腸中常清」。

2. 少吃點涼,脾胃不遭罪!

著名中醫學家鄒雲翔教授立下家規:家人後代什麼都可以吃,就是不允許吃冷飲!

他曾經和家人說過:「胃喜溫不喜涼」,「腎也是喜暖不喜寒」,冰冷食物對胃傷害大。

人體的氣血、五穀營養,都要靠脾胃來吸收運化;靠腎臟排除人體代謝毒素,所以保護好脾胃和腎臟非常重要。

3. 適當鍛煉,可以健脾!

脾支配我們的身體四肢,因此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就是健脾胃。

如果你脾胃功能不好,不妨鍛煉,尤其是腿部。小腿上集中了很多與脾胃相關的經絡和穴位。

研究顯示,多動腳趾可以養脾胃。此外,脾胃不好的人堅持按摩小腿能夠對脾胃起到保健作用。按捏的時候宜先從上到下、再自下而上這樣反覆進行。

4. 一定要天天吃主食!

在日常保養脾胃方面,國家級名中醫連建偉教授最不贊成為了減肥不吃主食。

「繁體寫的『精、氣』兩字裡,都有個『米』,可見米和精氣有重要的聯繫,不吃米飯,精神氣血都不夠了,抵抗力差、胃病、月經不調什麼的都來了。」

養脾胃一定要天天吃主食,而且要定時定量。切忌大吃大喝、暴飲暴食,每頓吃到七八成飽即可,而且一定要細嚼慢咽。

5. 心情好,脾胃也會好!

我們常說一句話「氣飽了」,情志對胃的影響不可忽略。三分之一的脾胃病是因鬱悶或生氣而起。心情不好,常會感覺上腹部有明顯的飽脹感。吃不下飯。

盡量保持平和、穩定的心態。

從今天開始養好脾胃!

脾胃強則身體強,

脾胃弱則身體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