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文藝群體批評的媒介語境與主體建構

新文藝群體批評是伴隨我國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建設的深入而出現的一種新的文藝批評形態。我們可以從兩個層面來分析新文藝群體批評的構成和外延。首先,從批評的主體來看,一部分是具有非體制內“新文藝群體”身份、可辨個人身份的批評家;少數在體制內非文藝部門、非文藝專業崗位工作,憑個人興趣業餘從事批評活動;另一部分則是有一定文藝素養和批評熱情的網民。其次,從批評活動的場域和形式看,新文藝群體批評主要在網上開展,形式多樣:一是在網絡平台上發表成體式的文藝批評文章;二是以文字、圖片和符號或動作等形式進行的批評,例如發微博、跟帖、彈幕、點讚、打賞等;三是在“知乎”“豆瓣”“優書網”“百度”等專業平台就文藝作品和現象而進行的評分、問答、闡釋或評價。有少量新文藝群體批評在傳統媒體進行,這部分內容由於需要遵守既定的發布規則,離開了自主性和市場性等同於進入了體制之內,因而不是新文藝群體批評研究的重點。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給出一個大致的定義:新文藝群體批評是指具有新文藝群體身份的批評家和網民,主要在網絡公共平台、自媒體平台和傳統媒體上開展的形式多樣的文藝批評活動。假定這個概念是成立的,我們可以看出,雖然新文藝群體批評不能簡化為網絡文藝批評或大眾文藝批評,但新媒介語境是談論新文藝群體批評的關鍵性要素之一。


從批評主體、批評形式和媒介載體等方面來看,新文藝群體批評與傳統文藝批評有著明顯的差異性。例如從外在形式上看,傳統批評的主體身份是明晰的,批評出現在作品完成之後,批評形式主要是在報刊上發表成體式的文章;而新文藝群體批評則正相反。新文藝群體批評表現出在場性、互動性、動態性、民主性、即時性等優勢特徵,具有傳統批評無法比擬的靈活性。在某種程度上,新文藝群體批評是文藝閱聽人的主要代言人,批評意見貼近文藝現場和文藝市場,體現大眾審美情感,匯聚大眾理想願望,折射大眾心理情緒,為文藝創作提供著遵循和導向,深度影響著大眾文藝生產,並能以文藝話題引發網絡輿論進而影響社會輿論。新文藝群體批評隊伍不斷壯大,影響力與日俱增,對於促進我國文藝事業尤其是網絡文藝的發展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但是,與傳統文藝批評相比,新文藝群體批評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局限。比如,批評主體泛化、標準多元化,導致難以形成專業性的、有公信力的意見;在進行審美對話、審美闡釋和審美判斷時,以個人情緒代替理性分析,未能引領社會文化思潮;有的批評文章論證過程邏輯不嚴密,學理性、專業性較差,有些錯誤結論甚至會誤導閱聽人等。


新媒介環境下,文藝現場的複雜性增加了批評的難度,對批評主體的專業性要求更強。建構與文藝創作生產相適應的批評生態,提升新文藝群體批評的社會影響力和引領文藝創新的能力,媒介環境固然重要,但根本還是要靠批評隊伍。而這其中最為關鍵的,是要建構新文藝群體批評的主體性。由於新文藝群體批評是自發產生的,特別是大眾批評中的主體呈現為被隱匿了個體身份的狀態,批評的主體性建構一直未引起重視。新文藝群體批評現場中存在的諸多問題,與批評主體缺乏自覺的、獨立的主體意識和自覺建構主體性的行為有必然關係。


批評的主體建構關涉人與技術和媒介之間的多重關係,但在具體層面上應當加強思考。首先,敢於亮明觀點,開展獨立批評。文藝批評是人的主體行為,要在批評中彰顯人的主體性,敢於亮明觀點,不人雲亦雲,不斷加強個人學術、理論和思想修養。其次,發揚理性精神,倡導建設性批評。堅持在互動實踐中探尋、發現文藝作品的特徵、意義和價值,本著為文藝創作負責的態度,褒揚有據批評有理,有針對性地開展有效的批評。最後,堅持人文立場,傳播主流價值。文藝批評要從人的情感、道德和理想出發,闡發文藝作品的價值蘊含的價值,進而引領文化思潮,引導提升社會整體審美水準。(作者:桫欏,系河北作協網絡文學中心研究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