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那些事兒」中國科學家率先敲開第三代HPV疫苗研製大門 有望預防99%宮頸癌

研究人員在廈門大學做樣品檢測實驗。圖片來源:廈門大學

中國日報網1月8日電 中國科研人員在對抗宮頸癌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廈門大學夏寧邵教授團隊採用新興的結構疫苗學方法,敲開了第三代宮頸癌疫苗研製大門,該團隊研發的新一代宮頸癌疫苗有望抵禦99%可致癌的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

據美國Presicion Vaccinations醫療新聞網站1月6日報導,廈門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研發新一代宮頸癌疫苗方面取得重大進展,該疫苗有望抵禦多種型別的人乳頭瘤病毒(HPV)。

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通訊》上。期刊的審稿人認為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因為這種新疫苗在增加可預防病毒型別的同時,降低了疫苗生產成本並減少攝入的蛋白質和佐劑數量,而且「這種新型疫苗將走向臨床」。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Cancer.gov)表示,目前已鑒定出200多種不同的HPV型別,其中至少有18種高危型HPV與99%的宮頸癌的發生相關。

宮頸癌主要由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引起。提高宮頸癌疫苗預防效果的傳統方式是增加HPV類病毒顆粒的種類,從而「一對一」地預防更多的HPV病毒型別。現有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宮頸癌疫苗,均使用類似於HPV天然病毒顆粒的「類病毒顆粒」作為疫苗抗原,其中九價疫苗可預防約90%的宮頸癌,但仍有與另外近10%宮頸癌相關的HPV型別沒有得到覆蓋。同時,如果按傳統方式研製第三代宮頸癌疫苗,會面臨疫苗接種劑量大、潛在副反應大、生產工藝難度大等問題。

Presicion Vaccinations醫療新聞網站截圖

文章援引新華社報導稱,廈門大學夏寧邵教授將HPV類病毒顆粒和天然病毒顆粒在外形上比作一個「球體」。

雖然不同型別的HPV在外觀上大體相似,但在「球體」表面上有明顯不同。「球體」表面的紋路、線條、凸起、凹陷等,稱為「環區」。

夏寧邵說:「正是由於這些環區的不同,導致了每個病毒型別刺激人產生的抗體不能預防其他病毒型別的感染。」

於是,研究團隊利用新興的結構疫苗學方法設計了一種複雜的「嵌合類病毒顆粒」。它上面集成了親緣關係較近的三種型別HPV病毒顆粒(HPV33,HPV58和HPV52)的「環」特徵。

之後在小鼠和猴子的測試中,研究人員發現「嵌合類病毒顆粒」所提供的免疫效果,與過去「一對一」方法疊加三種類病毒樣顆粒所產生的效果相當。

他們又用同樣的方法,成功地在另外十二種主要HPV病毒型別上製作了四個「嵌合類病毒顆粒」。

《自然通訊》期刊網站論文截圖

「我們的研究為開發新一代HPV疫苗開闢了路線。它表明,只需要七種嵌合類病毒顆粒就有可能實現預防二十種HPV型別導致的宮頸癌。」夏寧邵說。

廈門大學研究人員表示,新型疫苗將適用於9至45歲的女性。

廈門大學此前研發的兩種HPV疫苗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預計將於2019年和2022年投入市場。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8年統計數據,世界上每年宮頸癌新發病例約有57萬例,死亡病例約31.1萬例。在我國每年約有10.6萬新發病例,並有約4.8萬例死亡病例。HPV是目前已確證可導致人類癌症的病原體,所以對於該病毒感染的診斷和治療可有效預防宮頸癌等惡性腫瘤。因此HPV疫苗對於年輕女性以及青少年男性都具有重要的免疫意義。

(編輯:齊磊 王輝)

來源:中國日報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