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家長不可推卸育兒責任,輕視對孩子的陪伴與引導

一次聚會,劉女士和幾個姐妹聊起了自己5歲的兒子丁丁:“老師都誇他很有天賦,拉丁舞一學就會,還讓他領舞呢。”說完就招呼:“丁丁,來給幾個姨跳一段。”不過,顯然丁丁並不太情願,但在周圍親戚的熱情鼓勵下,他簡單跳了幾下就跑出去了。劉女士仍然意猶未盡:“這孩子性格有點兒內向,在幼兒園也不喜歡和別人玩,但老師很喜歡他,說他聽話。我經常給老師打電話,讓他們多照顧丁丁,你們知道的,我工作忙,沒時間陪孩子。”

喜歡讓孩子展示才藝,希望看到別人點讚,以工作忙為由過多依賴幼兒園、校外培訓機構等,這也許是當下許多家長的“通病”。其實,這裡有一種看不見的扭曲。“看不見”是因為家長沒有把它們當成問題;“扭曲”是因為家長把教育的責任過多推給了他人,重視孩子的顯性成績,輕視對孩子的陪伴與引導。因此,正視幼兒成長中一些看不見的扭曲,就顯得非常重要。

過多依賴教育機構,缺乏有效陪伴

許多家長認為,要給孩子良好的教育,就要選擇好的幼兒園、好的教師,給孩子報一些興趣班、特長班。作為家長,力所能及地為孩子提供好的教育環境無可厚非,但如果因此就把教育的責任過多地推給教育機構,認為好幼兒園+好教師+好培訓就一定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這種思維方式就顯得過於簡單了。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幼兒園、社區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任何一個方面出了問題都可能導致孩子的畸形發展。

從幼兒園的角度看,一些地區的師幼比還不合理,一名教師要面對幾十個孩子,不得不採用一體適用的活動方案,讓所有孩子都從事類似活動,因此,因材施教、個性化教學的空間非常有限。而校外培訓機構更是參差不齊,有些是看準了家長的焦慮與非理性期待,以“多元智力開發”“早期教育”為幌子,實則是不懂教育規律,不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特點,以營利為目的,最終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健康發展。從孩子的立場出發,家長的陪伴、傾聽、理解與接納,恰是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任何時候,家長都要認識到,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的責任不可替代。

重視結果性評價,輕視幼兒的努力過程

每天幼兒離園時,很多家長都習慣性地問孩子:“今天在幼兒園老師教什麽了?”“你學到什麽了?”但令家長鬱悶的是,有的孩子一問三不知,有的孩子說在做遊戲。難道孩子整天都在幼兒園“玩”,什麽也沒有學到嗎?

在一些家長眼中,學前教育應體現一定的顯性價值:認識了幾個字,會數數,會背誦幾首唐詩,或者會唱幾首兒歌。其實,學前教育有其自身的價值取向。學前階段的教育是一種啟蒙教育,在保障幼兒身心健康的前提下,重在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激發幼兒的廣泛興趣,科學開發幼兒的智力,提供幼兒探索、操作、體驗、感受的機會和條件。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適宜環境中,通過遊戲的方式發現新事物,得到新知識,學會新本領。但令人遺憾的是,很多家長僅僅把注意力鎖定在孩子“會了什麽”“完成了多少”等結果性評價上,對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不甚關注。

重視物質條件的給予,輕視心理環境的營造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家長對孩子的投資更是“水漲船高”。從穿衣打扮到玩具、學習用品等基本是有求必應。特別是一些家長平時沒時間陪伴孩子,於是希望通過物質條件的滿足來彌補父愛或母愛的缺失。雖然物質環境與孩子的教育緊密相關,但如果輕視家庭心理環境的營造,有可能會事倍功半,得不償失。

家庭心理環境是由多種因素構成的,主要包括家庭的氛圍,家長的性格、興趣、情緒、教育觀念以及家長對孩子的期望等。由於家庭心理環境比物質環境、文化環境具有更為濃烈的感情色彩,因而對家庭成員,特別是對孩子,有更強的影響。如果家長經常因為瑣事吵架,對孩子隨意撒謊,與孩子對話心不在焉、答非所問,或者動輒用命令、責備、訓斥等語氣控制孩子,都可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因此,重視對家庭心理環境的營造,家長就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從良好夫妻關係的建立與保持開始,正確處理家庭衝突,確保和諧的家庭關係。

對教師要求高,忽略自身素質提高

在與一些幼兒家長接觸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現一個現象:家長對教師的期望與要求很高,要求教師對孩子要親切、耐心、細心,受過專業教育,能與家長經常溝通,保證孩子的安全等。但問題是,如果家長對自己要求不高,不自我提高,怎麽能教育孩子呢?又怎麽能實現有效的家園合作呢?可以說,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如果不能認識到自己的責任所在,不進行教育觀念的更新,孩子就不可能從家長那裡吸取成長的營養。

其實,在孩子受教育的過程中,家長應該與孩子一起學習,共同成長。只有俯下身來,仔細觀察孩子,認真研究孩子,了解孩子的需求與面臨的問題,才能夠正確地解讀孩子行為的意義,從而給孩子提供有益的幫助與指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