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補鈣到底有沒有用?解讀《美國骨礦鹽學會》

2017年的尾巴上,JAMA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我國天津醫院趙嘉國、曾憲鐵團隊關於「補鈣和維生素D不能降低骨折風險」的研究引起軒然大波,一時間「補鈣無用」在朋友圈瘋傳。

近日,美國骨礦鹽學會主席做出回應,表示:該研究針對的是健康成年人,但是不適用於患有骨質疏鬆症或其他代謝性骨病的人,也不適用於服用骨保護劑的人群。對於這些人群,需要保證充足的鈣攝入和維生素D,才能使藥物有效的預防骨折。

面對各家爭論,身為普通人的我們一下懵了,美國骨礦鹽學會的回應是什麼意思?補鈣到底有沒有用?

補鈣可以降低骨折風險嗎?怎樣理解「美國骨礦鹽學會的回應?

骨折有很多種,比如正常人由於外傷、車禍等原因發生的外傷性骨折,這主要是外源性的,這種天災人禍,無論吃什麼補什麼,肯定都是不能預防的。

還有一類是病理性的骨折,是由於骨骼的退化和病變造成的。最常見的就是骨質疏鬆,以及一些疾病(腫瘤,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疾病等)和藥物(糖皮質激素,免疫抑製劑和抗凝葯等)引起的骨折。對於病理性的骨折,補鈣和維生素D是基礎而必須的。

為什麼說是基礎的?因為想要病理性骨折的癥狀好轉,最重要的治療是使用藥物,補鈣和維生素D只是輔助。如果不用藥,隻補充鈣和維生素D,骨病不可能好轉。

為什麼說是必須的?因為治療病理性骨折的藥物必須聯合鈣和維生素D使用,只有聯合使用,才能提高療效,同時減少不良反應。

我們拿最常見的骨質疏鬆來舉例,臨床用得最多的抗骨質疏鬆葯—雙膦酸鹽,如阿倫膦酸鈉,唑來膦酸,如果不聯合鈣和維生素D,單用這一種葯,不僅效果不好,甚至會出現反作用,比如抽筋、肌肉疼痛等。

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國骨礦鹽學會在對JAMA這篇研究的回應中提到:對於患有骨質疏鬆症或其他代謝性骨病的人,以及服用骨保護劑的人群,需要保證充足的鈣攝入和維生素D,才能使藥物有效的預防骨折。

JAMA這篇趙嘉國、曾憲鐵團隊的研究是一篇很不錯的文章,但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科學是需要不斷探索,不斷爭鳴的,我們本著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取長補短的態度才能更上一層樓。

普通人,如果沒有服用治骨病類的藥物,還需要補鈣和維生素D嗎?

需要,鈣和維生素D不僅僅是骨骼的營養素,更是保證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營養素。

鈣在人體中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無機鹽形式,分布在骨骼和牙齒裡;另一種更重要的是鈣離子形式,分布在血液、細胞間液及軟組織中,它是人體細胞與細胞之間的信號傳遞者,在生命各個中樞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日常的談話、心臟的跳動、大腦的思維、肌肉的活動等,都和鈣離子密切相關。

而維生素D在人的皮膚、臟器、抗菌能力、腫瘤預防等方面也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所以我們在考慮是否補鈣和維生素D的時候,一定要清楚,補鈣和維生素D 不僅僅是為了骨骼健康,更是為了身體健康。

我們應該把鈣和維生素D當做一種營養素,而不是藥物,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很多人說補鈣和維生素D看不到效果。營養素對疾病可能有預防作用,但這種預防作用絕對不是一兩天、一兩年就能看得到,通常需要3年5年,甚至10年以上。長時間保持營養素的補充,人會很健康,臟器功能會保持在很好的狀態,這個補充時間是越長越好。

對於普通人,應該補充多少鈣和維生素D?

中國是一個缺鈣的國家,我們每天的日常飲食能提供350毫克—420毫克元素鈣,所以補鈣重要。就中國人來說,補鈣和維生素D對於不同年齡的人群是不同的。

1. 一般3歲以內的孩子沒必要專門補鈣,我們更強調食物補充;

2. 3—13歲,可以適量補充鈣和維生素D,鈣推薦每天300毫克,維生素D根據測量結果,如有不足適量補充;

3. 13—40歲,每天建議補鈣500毫克左右,維生素D在400—500IU;

4. 特殊人群,比如孕期、哺乳期媽媽,每天建議補鈣1000毫克—1500毫克,維生素D在800IU左右;女性45歲以後,男性65歲以後,鈣劑補充最少要保持在500毫克—1000毫克;絕經後女性及老年人,補鈣量推薦在1000毫克—1500毫克,維生素D在 800IU左右,但遺憾的是年紀大了,即使維生素D補充量增加,也有很多是不能轉化的。

怎樣保證補鈣和維生素D有更好的效果?

補充鈣和維生素D這類營養素,不僅要吃夠量,更重要的是要注意食用方法和時間,這樣事半功倍。

1.隨餐服用。鈣和維生素D如果空腹服用幾乎沒有什麼意義,一定要隨餐服用,因為鈣要在弱酸環境下吸收,且鈣的吸收不是在胃裡,而是在小腸。這個餐不是高蛋白、高鹽、高脂肪,而是普通飲食。所以補鈣時吃一點麵包、牛奶、稀飯,一是可以中和部分胃酸,二是可以保護胃黏膜,這樣鈣就能充分通過胃到達小腸或十二指腸,吸收率最好。

3.長時間服用。營養素的補充最重要的是堅持,國際上認為,鈣和維生素D對疾病可能存在預防和聯合作用,但如果沒有補充足夠的時間,則很難產生健康效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