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東漢只有十三州,羅貫中為何稱東吳有六郡八十一州?

作為《三國演義》的“黃金配角”,東吳實力要強於蜀漢,無論是地盤還是人口。比如對於東吳的地盤,總會有這麽一句:“吳主孫權割據江東六郡八十一州……”

很多人疑惑,這“六郡八十一州”,到底是什麽樣的地理概念?

首先,郡的等級在州之上,在東漢三國時期是不可能出現的。東漢承襲西漢,只有十三個省級的州,州下面是郡(相當於地級市),如果該郡有宗室封地,則稱為“國”(太守稱相,比如劉備當過“平原相”)。郡以下才是縣。東吳最強盛時,也不過佔據三個州:揚州、荊州、交州。

揚州,包括現在的江蘇省揚州以南、安徽省合肥以南(不含合肥)、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孫權奪取劉備佔據的荊州後,實力大增,同時也斷送了蜀漢北伐成功的可能性。東吳的荊州,包括湖北省宜昌——武漢以南、湖南、貴州東部、廣東北部。

交州包括現在的廣東省韶關以南、廣西大部、越南北部。吳王孫權黃武五年(226年),因交州面積太大,將原屬交州的南海郡(廣東東部)、鬱林郡(廣西中北部)、蒼梧郡(廣西東部、廣東西部)、高涼郡(茂名、陽江等地)分出來,成立省級的廣州。同時,這也是廣州這座咱們國家第三大城市的名稱由來。

你可以以東漢中期時的江東轄區,算一下東吳總共有多少個郡。東吳地盤在東漢時有三個州,交州有:南海郡、蒼梧郡、鬱林郡、合浦郡、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荊州有:南郡、江夏郡、武陵郡、長沙郡、零陵郡、桂陽郡。揚州有丹陽郡、吳郡、會稽郡、廬江郡(江北沿岸)、豫章郡。這就已經是18個郡了,還不算東漢末年,東吳新設的郡。至於縣(六郡八十一州的“州”),則遠遠不止八十一個。

當然,這麽計算其實也是不對的。所謂“六郡八十一州”,並不是指東吳最強盛時的所有地盤,而是指三國鼎立的早期(東漢還沒滅亡),孫策、孫權兄弟所控制的地盤。

破虜將軍孫堅死後,年僅17歲的兒子孫策投奔淮南袁術,沒少被袁術當成“童工”使用,乾活不給工錢(孫策拿下廬江郡,袁術食言,把廬江郡給別人)。東漢興平元年(194年),孫策開始渡江創業,麾下已有兵六千人。孫策第一站是東南重鎮吳郡(蘇南、浙北、上海),很快就拿下。東漢改元建安(196年),孫策又拿下會稽郡(浙江大部、福建全省),會稽郡太守是誰呢?就是《三國演義》裡被諸葛亮罵死的王朗。

建安三年(198年),孫策攻下丹陽郡(或丹楊郡,江蘇南京、皖南、浙西北)。建安四年(199年),羽翼漸豐的孫策,盯上了江北的廬江郡,年底破之。隨後不久,孫策再攻豫章郡(江西全省)。孫子曰:“不戰而屈人之兵”,孫策派東吳名嘴虞翻入城勸豫章太守華歆(在《三國演義》中也被黑慘了)識時務。華歆知道打不過,舉郡投降孫策。

截止於建安五年(200年)七月,孫策佔據江東的會稽郡、丹陽郡、廬江郡、吳郡、豫章郡。你會說這才五郡啊!因為豫章郡面積實在太大,東吳在今江西省南部(贛州、吉安)設置地級的廬陵郡。你算一算,正好六個郡。

同年,孫策被前吳郡太守許貢三個門客刺殺,傳位於弟孫權。孫權所接手的基本盤,就是這六個郡。孫權為人善守,進攻性不如其兄。孫權首先要做的,就是穩住手上這六個郡,並不急於擴張地盤。這種局面一直維持到赤壁之戰前夕。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出兵進攻殺父仇人、荊州牧劉表的江夏太守黃祖,拔其城。而孫權控制交州,則在建安十五年(210年)。

也就是說,從200年到208年的這八年間,江東確實只有六個郡,說江東六郡是沒錯的。至於八十一州,則是羅貫中混雜了漢朝與明朝的行政區劃,把“縣”當成了“州”。如果稱“江東六郡八十一縣”,在氣勢上有所不足,不如稱“江東六郡八十一州”更能嚇唬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