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旗下一半基金出現虧損 江信基金無緣"公募牛市"內情

  旗下一半基金出現虧損 江信基金無緣“公募牛市”內情

  本報記者 石省昌 劉春燕 北京報導

  比股市分化更嚴重的,或許是投資股市的基金公司。

  公募基金2017年報披露,公募基金2017年整體實現5585.62億元盈利,相比2016年全年1748.36億元的虧損,成功扭虧為盈。

  公募基金的盈利也給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帶來豐厚收入,但漂亮的行業業績背後也隱藏著多家巨虧的基金公司。

  虧損的基金公司背後原因各異。不過2017年對於江信基金來說卻並不平坦,在經歷業績斷崖式下滑之後最終以虧損告一段落,更揪心的是,股東在江信基金面臨業績巨虧的險境時,卻選擇拋售股權,和江信基金分道揚鑣。

  業績巨虧

  江信基金2017年年報顯示,江信基金旗下共有14隻基金,其中7隻虧損。江信基金全年虧損超過4600萬元。

  具體來看,於2014年5月29日成立的中長期純債型基金江信聚福,在2017年虧損最多,利潤-0.5537億元。2017年,江信聚福基金份額淨值為0.9739元,基金份額淨值增長率為-3.98%,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3.04%。

  “管理人根據債券市場運行情況積極調整債券投資策略,降低了投資組合的杠杆率及久期。在嚴控信用風險的前提下,增加對高評級信用債的配置,在兼顧投資組合的流動性和收益性條件下,維持適中的杠杆比例。”江信聚福在年報中表示。

  實際上,江信聚福是一隻債券型基金,主要投資債券,2017年債券投資額為5.63億元,比2016年的23.14億元銳減75.67%;佔該基金總資產5.93億元的94.94%,這一比例與2016年的94.67%幾乎持平(2016年總資產為24.45億元)。

  換言之,江信聚福債券投資額度銳減,源自總資產的大滑坡。不僅是總資產大幅下滑,債權投資額度下滑,與此同時,債權投資的收益也以虧損收場。江信聚福在債券投資收益方面,2016年為1947.54萬元,2017年則為-9462.84萬元。

  記者從江信基金的官網上看到,14隻基金產品中,8隻產品是債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4隻,貨幣型基金2隻。基金行業從業多年的盛世投資副總裁李大偉向《華夏時報》記者分析,江信基金主要靠債券投資,但是債券因為去年被嚴查,可能影響了投資工作。

  “債券領域去年基本屬於清閑狀態,最近才有幾隻產品發出來。但由於債券領域灰色地帶比較大,最近圈子裡出了不少事情。”李大偉透露。

  江信基金旗下的另一隻中長期純債型基金江信匯福,2017年實現利潤-0.2030億元,該基金於2016年5月5日成立,由江信聚福固定收益投資總監鄭昱管理,任職期的1年又336天內回報率為-6.18%,而同期同類基金平均回報率為4.80%,在可比的97隻基金中居倒數第一。

  江信基金旗下另外5隻虧損的基金分別是江信添福A、江信一年定開、江信祺福A、江信祺福C、江信添福C,2017年實現的利潤額分別為-571萬元、-398萬元、-228萬元、-10萬元、-1萬元。

  人才不足?股東背棄?

  東方財富數據顯示,江信聚福2016年度、2017年度收益率分別為1.80%、-3.98%,分別跑輸同期同類基金2.00%和1.68%的平均業績,在可比的基金中分別排名91/178、323/459。

  江信聚福持倉比例前五名債券投資中,15九江銀行二級持有公允價值為3892.80萬元、PR城陽債為3284萬元,12攀國投為 3118.50萬元,PR平國資、PR連順興分別為3076萬元、3061萬元。

  對於基金公司在市場中的投資踏空,李大偉分析認為,基金公司的淨利潤下降甚至虧損,原因要麽是主營收入減少,要麽是成本上升,市場上基本情況變化不大。所以原因一定是收入減少。首先,管理規模有一定幅度的下降,管理費收入少了;其次,投資業績不好,被動管理增多,超額收益大幅度減少;再次,公募基金以外的收入項目經營不好,沒有產生應有效果。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基金公司投資出現虧損,主要是對市場的把握出錯,沒有配置到市場真正的有優勢的白馬藍籌股,去年業績好的基金公司都是堅持價值投資的基金。

  “江信基金有一半的基金虧損,這管理能力是有問題吧?缺少人才?”李大偉提出了疑問。他表示,所有的問題最後都是管理問題,股東戰略不清影響公司經營。

  公開資料顯示,鄭昱畢業於河海大學水文水資源專業,曾任南昌工程學院教師,並先後在證券公司和信託公司擔任高管,2014年5月29日起擔任江信聚福定期開放債券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現任江信基金固定收益投資總監,並擔任江信聚福等多隻基金的基金經理。

  不過,從江信基金的年報上看,鄭昱的業績一般。此前,江信基金因為人才問題早就被多家媒體相繼報導。

  據報導,江信基金成立於2013年1月28日,2014年5月29日成立了第一隻基金產品——江信聚福定期開放債券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2015年8月28日成立了第二隻產品——江信同福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而基金經理卻始終只有鄭昱一人。

  江信基金如今確實多了幾位基金經理。據官網顯示,包括謝愛紅、王安良、楊淳和靜鵬在內,不過這4名基金經理的任期都不是很長,短則一年出頭長則兩年出頭。從業績上看,並無太多亮眼之處。

  2017年4月到6月間,東方財富網的江信基金股吧裡,發帖討論該基金公司的並不多,對基金經理不滿的聲音並不少。

  但對於江信基金來說,多年來的業績表現一般,而如今業績再次陷入虧損旋渦,其股東的表現或更耐人尋味。2017年年初,江信基金控股股東國盛證券欲清倉江信基金30%的股份,不過,最終因受讓方中江信託資格等原因未能如願。

  實際上,江信基金成立當年,一原始股東就原價拋售所持股權。2013年5月,中炬高新(600872.SH)公告稱,將轉讓2013年新成立的基金公司江信基金股權,轉讓價格與發起設立該基金時的投資一致。當時,江信集團旗下國盛證券持股比例為49%,恆生陽光集團持股31%,中炬高新持股20%。中炬高新以2000萬元的價格出售這部分股權,接盤方為江西金麒麟公司。中炬高新當時公告顯示,江信基金2013年一季度營業收入為244.6萬元,虧損869萬元。

  伴隨金融監管政策的不斷強化,繼銀行、證券及支付等市場相繼開出大罰單後,債券市場監管力度顯著增強。以債券基金為主的江信基金,其未來業績和股東的態度,依舊值得市場關注。

  從業績上看,公募基金在2017年確實打了一個翻身仗,為基民收獲了財富。不過,在2018年一季度,由於國內外市場不利因素頻發,市場行情更加多變。今年一季度股市震動劇烈,上證指數年初以來下跌4.18%。如何把握未來行情和市場走向是公募基金工作的重中之重。

  洞見資本副總裁張奧平認為,“資管新規”即將落地,截至2017年年末,公募基金管理規模達到11.64兆元,剔除貨基後,公募基金總規模為4.76兆元,在此背景下,各類產品的標準會趨同,競爭也會更加激烈,差異化和內控管理是未來公募基金的發展核心。因此,應在不斷提升專業化投研能力及風控能力下,盡力擴大業務規模,在防風險及監管趨嚴的大環境下,未來做大規模將是公募基金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夏申茶

責任編輯:陳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