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雖然血尿酸只能下降1成 ,但這仍是痛風最有效的非葯治療方式

外源性嘌呤雖然不是人體嘌呤的主要來源,但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高尿酸血症的發生和痛風的發作,都和日常飲食密切相關。飲食控制大約可以降低血尿酸水準的10%到18%,下降幅度不算明顯,但它已經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風最重要的非藥物治療措施了。

痛風和高尿酸血症飲食控制的目的有兩個:其一,是適當控制血尿酸水準,預防或減少痛風的急性發作;其二,是適當減輕體重,改善肥胖,控制血壓、血糖,調節血脂異常等。痛風和高尿酸血症飲食控制的原則是減少內源性和外源性的尿酸生成,促進體內尿酸的排泄。

1、減少外源性嘌呤生成

嘌呤是核酸的重要組成部分,核酸在人體大量存在,主要由人體細胞自身合成,並不需要額外補充。因此,核酸(嘌呤)不屬於必需的營養素,食物來源的嘌呤很少被人體利用。食物在腸道經水解產生的嘌呤大多數被直接排出體外,如果食物中的嘌呤含量過多,再加上痛風患者存在嘌呤代謝相關酶的異常,這些沒來得及排出去的嘌呤經代謝後,就會分解產生更多的尿酸。

痛風患者應長期限制飲食中嘌呤的攝入量。在痛風的急性期,飲食中嘌呤含量應控制在每日150毫克以下,緩解期可適當放寬,宜控制在200毫克左右。另外,高蛋白飲食為嘌呤的合成過程提供了更多的能量物質(比如氨基酸),使得嘌呤的合成增加,從而引起尿酸的生成增加。這提示痛風患者除了需要控制高嘌呤含量的食物之外,還應避免高蛋白飲食。

2、減少內源性嘌呤的生成

臨床上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有一個共同的致病機制,就是ATP的分解加速。ATP是細胞內的高能量物質,它分解所產生的成分,最後大都在黃嘌呤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了尿酸(ATP屬於細胞內物質,產生的尿酸為內源性)。研究發現,以每千克體重0.5克的果糖溶液於10到15分鐘靜脈注射後,可使ATP分解加速,血漿和尿液中的尿酸及其前體物質顯著增多。另一例證是大量飲酒可使參與人體氧化還原的酶大量消耗,使ATP生成障礙,而加速其分解,使血尿酸升高引發痛風發作。

體重對尿酸代謝有重要影響。對內源性尿酸而言,體重越重的人新陳代謝產生的尿酸就越多,就算不吃任何東西,肥胖的痛風患者體內也在源源不斷地產生大量尿酸。因此,保持理想體重對於痛風防治非常重要。在飲食方面,除了應控制上面提到的高嘌呤高蛋白食物之外,還應同時控制食物的熱量(每天不超過每千克體重25到30千卡),同時增加有氧運動,逐漸調整以達到和維持理想體重。

3、促進體內的尿酸排泄

保持理想體重。對於超重的痛風患者,應注意採取循序漸進的方法逐漸減輕體重,以每月減少體重0.5到1公斤為宜,不可操之過急,避免體重突然降低。如果能量減少過快,容易造成體內酮體升高,酮體與尿酸競相排出,會抑製尿酸從腎小管排泄而使尿酸的排泄減少,促進痛風的急性發作。

限制脂肪攝入。脂肪有阻礙腎臟排泄尿酸的作用,故應選用植物油而不是動物油,如食用動物性食物,應選擇含脂肪少的種類,並採用蒸、煮、燉等少油的烹飪方式,脂肪攝入量一般控制在每天40到50克。另外,由於脂肪氧化產生的能量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2倍,為減輕痛風患者體重,也應限制脂肪的攝入量。

選用鹼性食物。含有較多鉀、鈣、鎂等元素的食物,在體內氧化生成鹼性物質,比如蔬菜、水果等食物。這些鹼性食物可降低尿液的酸度,使尿液鹼化,從而增加尿酸在尿中的可溶性。由於蔬菜水果中還含有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C,能促進人體內尿酸鹽的溶解和排泄。西瓜和冬瓜不但屬於鹼性食物,而且還具有明顯的利尿作用,因此對痛風患者更為有利。

多飲水。如果痛風患者心腎功能正常,飲水量應保持每天尿量在2000毫升左右,以促進尿酸的排泄。伴有腎結石者最好每天尿量能達到3000毫升。因此,痛風患者每天液體的攝入總量應達到2500到3000毫升,可選用白開水、淡茶水、礦泉水等,而濃茶水、甜飲料則可能引起痛風發作,應盡量避免飲用。為了防止夜間尿液濃縮,可在睡前或半夜適當飲水。

4、食物的選擇

有痛風病史、高尿酸血症、合併代謝性疾病和心血管危險因素者,以及中老年人群,在總能量控制和平衡膳食的基礎上,應嚴格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攝入,盡量選擇低、中嘌呤的食物,以蔬菜水果為主,並減少鹽的攝入。另外,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攝取,應根據患者的病情輕重、所處痛風病程、併發症和降尿酸藥物的應用情況分別對待。

在痛風的急性期,只能選擇牛奶、雞蛋、精製麵粉、蔬菜、水果等,並大量飲水。禁食含嘌呤豐富的食物,可採用嚴格低嘌呤的半流質飲食;痛風慢性期的病人在全天蛋白質攝入量範圍內,牛奶、雞蛋清可不限量,全雞蛋每日限用1個。瘦肉類、白色肉類每日可選用100克,也可採用水煮肉類,棄湯食肉。嚴禁一次吃過多的肉類和含嘌呤豐富的食物,如動物內臟和濃肉湯等。其他可選用黃綠色的蔬菜和精製米面,嘌呤含量高的蔬菜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對痛風不利,也可適量食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