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康復理療之黃疸病理與治療方法


復活賽中醫培訓 傳承千年中醫教育文化

一、概說

黃疸是目黃、身黃、尿黃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其中尤以目睛發黃為本病的重要特徵。

祖國醫學對黃疸的記載較早,論述甚詳,分類亦多,如漢代《金匱要略》分為五疸,隋代《諸病源候論》分為二十八候,宋代《聖濟總錄》分為九疸三十六黃,至元代羅天益所著《衛生寶鑒》根據黃疸的病理性質,癥狀特點,概括為陰黃和陽黃兩大類,至今仍在指導臨床實踐。到了清代《沈氏尊生書》又有瘟黃之分,也叫急黃,並指出此種黃疸殺人最急,傳染亦烈,實持為黃疸之重症。

本病與現代醫學的「黃疸」含義相同,它是一個臨床癥狀,可見於多種疾病。凡一切肝細胞性黃疸,阻塞性黃疸和溶血性黃疸,都屬於本病證所論範疇。西醫內科臨床常見的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膽石症及消化道腫瘤,鉤端螺旋體病等,凡是出現黃疸癥狀的疾患,均可參考本節辯證論治。

二、病因病機

黃疸多由於感受外邪,或飲食不節所引起,受病臟腑主要是脾胃和肝膽,發病因素主要是從外感受,或自內而生之濕邪,分濕熱和寒濕兩種,致病機理主要為濕邪內阻中焦,阻遏氣機,影響膽汁的正常循行,外溢肌膚而發黃疸。

濕邪的致病特點是遇冷則凝,遇熱則蒸。由於有夾熱夾寒之不同,個體虛實之差異,因此病理表現也就不一樣。

(一)濕熱發黃

1.由飲食不節,或過度飲酒,損傷脾胃或肝膽,生濕釀熱

2.素有伏熱,濕從熱化,濕熱交蒸

3.夏秋季節,暑濕當令,或因濕熱之邪偏盛,從表及裡內蘊中焦,濕鬱熱蒸不得外泄。

以上三種均為濕熱交蒸,阻滯中焦,薰蒸肝膽,膽液妄行,溢於肌膚而發黃疸,是為陽黃。

4.濕熱挾外邪疫毒而傷人,則熱化迅速,傳變最快,易入營血,內陷心肝,其病暴急,傳染亦烈,一身面目俱黃,是為急黃。

(二)寒濕發黃

1.過食生冷,饑飽失常,或勞倦太過,均能損傷脾胃陽氣,濕從內生,而從寒化,寒濕凝滯中焦,膽液被阻,不循常道,外溢肌膚,發為陰黃。

2.陽黃失治誤治,濕重而纏綿久延,損傷陽氣,濕從寒化,亦可轉為陰黃。

三、辯證論治

黃疸的辯證,主要分清陽黃和陰黃。陽黃,病程較短,黃色鮮明,屬於熱證,實證:陰黃,病程較長,黃色晦暗,屬於虛證,寒證。陽黃和陰黃在一定條件下可互相轉化。陽黃失於治療,遷延日久,脾陽不振,濕從寒化,可轉為陰黃。陰黃由於重感外邪,濕熱內蒸,膽汁外泄,薰於肌膚,可變為陽黃。而後者的陽黃與前者不同,是虛中挾實,病情比較複雜。

《金匱要略》說:「黃家所得,從濕得之」。又說「諸病黃家,但利其小便」。因此,治療本證要從「濕」字著眼,而濕的去處,當從小便排除,故小便的通利與否,和本證有很大關係。

(一)陽黃

1.濕熱蘊蒸

分為熱重於濕及濕重於熱兩類。

主證:熱重於濕者,身目黃色鮮明,發熱口渴,心中懊惱,噁心嘔吐,小便短少,色黃赤,大便秘結,或腹部脹滿,舌苔黃膩,脈象弦數;濕重於熱者,發熱不高,黃疸不如熱重之鮮明,兼有頭重身困,胸脘痞滿,口淡不渴,舌苔厚膩微黃,脈象濡緩。

辯證:濕熱交蒸,膽汁外溢於肌膚,因熱為陽邪, 黃色鮮明。心中懊惱,噁心欲吐,乃濕熱薰蒸、胃濁上逆所致。發熱口渴,小便短少黃赤,是濕熱之邪方盛,膀胱為邪熱所擾,氣化不利所致。陽明熱盛,則大便秘結;腑氣不通,故腹部脹滿;濕熱蘊結,故舌苔黃膩.脈象弦數,為肝膽熱盛之徵。

若濕邪偏盛者,熱為濕伏,故發熱不高,黃疸不如熱重者之鮮明;濕困清陽,邪鬱不達,故有頭重身困,胸脘痞滿,口淡不渴等症。苔厚膩,脈濡緩是濕重之象。

治法:清利濕熱

方葯:熱重於濕的用菌陳蒿東加味。方中菌陳為清熱利濕退黃之要葯,梔子,大黃清熱瀉下,能解熱毒。可酌加車前子,豬苓等滲濕之品,使濕熱之邪從二便而去.

濕重於熱的用菌陳五苓散加減。方中豬苓,澤瀉甘淡滲濕,白朮健脾去濕,菌陳清熱利濕退黃,使濕從小便而去,並可酌加藿香,仁等芳香之葯,以宣利氣機需化濕濁。

2.熱毒熾盛

起病急驟,突然出現黃疸,疾病迅速惡化,是熱毒內蘊耗傷營血所致,故又稱急黃。

主證:發病迅速,身如黃金,高熱煩渴,胸腹脹滿,神昏譫語,衄血便血或肌膚出現班疹,舌質絳,苔黃而燥,脈象弦數或細數。

辯證:熱毒熾盛,不得外泄,內擾於膽,膽液溢於全身,故全身發黃。熱灼傷津,故高熱煩渴。熱鬱氣壅,故胸腹脹滿。神昏譫語,乃熱毒內陷心包,擾亂神明所致。熱毒侵入營血,迫血妄行,則衄血便血;營分熱灼,從肌膚出者,則發為斑疹。舌質紅絳,為熱毒入營之特徵,苔黃而燥,是熱盛傷津之象。脈象弦數,為熱毒熾,有動風之慮。

治法:清熱解毒,涼血滋陰。

方葯:《千金》犀角散加味,犀角是清熱解毒涼血之要葯,配以黃連、梔子則清熱解毒之力更大。犀角可用水牛角代替,用量宜重,用15克至30克,先煎。或選用大青葉、土茯苓,蒲公英、平地木、垂盆草等清熱解毒藥。並加生地、丹皮、玄參、赤芍等葯以涼血滋陰。神昏譫語用安宮牛黃丸或至寶丹清心開竅。

(二)陰黃

寒濕阻遏

主證:黃色晦暗,納少脘悶,或見腹脹,大便不實,神疲畏寒,舌質淡苔膩,脈象濡緩。

辯證:本症是濕盛陽微或中陽不振,寒濕阻遏所致。黃色晦暗,由於寒濕鬱滯脾胃,陽氣不振,膽液不循常道而外泄。納少、脘悶、腹脹,大便不實等症,都是脾陽不振,運化功能失常的表現。畏寒神疲,是陽氣已虛,氣血不足所致。舌質淡苔膩,脈濡緩,為陽虛而濕濁不化之象。

治法:健脾和胃,溫化寒濕。

方葯:菌陳術附東加味。方中菌陳、附子並用以溫化寒濕,白朮、乾薑、甘草健脾溫中。並可加茯苓,澤瀉等滲濕之葯。

內容摘自:peixun.fuhuosai.cn(復活賽中醫培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