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麽還有人相信賈躍亭!” 詳解老賈“騙婚”史

恆大和FF的紛爭暫時有了定數。繼2018年12月31日恆大集團發布公告,稱恆大與FF雙方和解之後,1月3日FF發出內部郵件正式確認了FF中國分家方案:根據和解協定,FF將會回收除南沙土地及設備之外的FF中國全部資產,包括莫乾山項目、技術、專利、原有團隊、管理權以及相關權益。而廣州南沙工廠則劃歸恆大。

可以說,無論上一家投資樂視或者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後稱FF)的公司有多狼狽,賈躍亭永遠能在山窮水盡時四處逢源。而最近與恆大無限扯皮的FF,在仲裁的過程當中也沒忘“乾正事”。10月31日起全員放假並宣布事實破產的FF,11月13日就從荷蘭區塊鏈公司EVAIO處獲得了價值9億美元(大約62.39億元人民幣)的新一輪投資。這筆錢將在3年內,通過STO的方式分期付給FF。

“怎麽還有人相信賈躍亭?”質疑聲和那張使用頻率頗高的“為夢想窒息”圖,不出意外地填滿了評論區。FF的又一次絕地逢生,讓看空FF的人們開始好奇——這個潛在的“冤大頭”EVAIO是什麽來歷。根據路透社的報導,EVAIO公司的高層以及技術員工,大多都來自於特斯拉。而EVAIO的CEO Patrick De Potter更是特斯拉的早期員工,並曾在歐洲區擔任要職。

Patrick De Potter也在公司宣布投資後表示:我們在任職特斯拉時就注意到了FF以及他們的產品,FF 91是我們最喜愛的電動汽車之一。

不論荷蘭人是否真心熱愛FF,3年9億美元的投資計劃已經板上釘釘。前幾天還奔走在融資路上的賈躍亭,也超額完成了5億美元的融資目標。從賈躍亭的推特及微博回復來看,顯然他在國外得到了更多的關照——不管是在輿論還是資金上。

在中文世界裡被日常譴責的賈躍亭,卻在互聯網的另一端獲得了截然相反的喜愛。

不過,這回幫助FF渡劫的不光是投資方EVAIO,還有幫他們牽線的融資顧問公司Stifel。這家有著超過100年歷史的投行,曾為多家著名企業提供融資顧問服務。從2005年到現在,Stifel完成的IPO股權融資案例還超過了摩根士丹利和JP摩根,成為該領域成績最佳的投資銀行。

據FF美國一位參會高管透露:“公司目前估值超過100億美金,遠超當初恆大投資FF時僅45億美金的市場估值。”此前,FF方面對外透露:FF美國淨資產價值超過6億美金,債務僅為數千萬美金,資產遠大於負債。

所以當FF獲得Stifel的顧問服務後,擅長“蒙眼狂奔”的賈躍亭和FF終於睜開眼睛定下了一個明確的時間節點——2020年。彼時,FF希望在Stifel的幫助下順利完成IPO,而這個時間也比公司此前制定的上市計劃提早了3-4年時間。

關於賈躍亭和FF的爭議永遠不會停歇,但賈躍亭籌錢和拿錢的經歷依然像是一部科幻小說——不管遭到多少質疑,賈躍亭都能從看似不可能的絕境中獲得投資。這也許是賈躍亭作為“頭號玩家”,在造車這場遊戲中最讓其他人羨慕的一項天賦了。

一、拿下內華達(2014年-2015年)

法拉第未來,一家2014年成立於矽谷的電動汽車初創公司。它在中文世界的第一次亮相,應該是在2015年底放出斥資10億美元建廠造車的消息時。那時候的中文媒體們,仍然在用“神秘”甚至是“特斯拉殺手”這樣的詞在形容它。雖然如今看來這些用詞略顯可笑,但這家和樂視有千絲萬縷關係的電動汽車初創公司,在當時絕對是一家明星企業。

當時大家都非常樂觀——不管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2015年12月13日,《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名為《獲樂視高管支持,法拉第電動車斥巨資在美建廠》的報導。

整體來說,這是一篇非常積極正向的文章。“直接間接創造1.3萬個崗位”、“2.15億美元政策優惠”、“20年內創造7.6億美元稅收”,眾多明確的數字似乎給FF和內華達州分別服下了定心丸。顯然,當時已經開始交付Model S的特斯拉,除了讓州政府看到了一輛酷炫的電動汽車,還有其背後EV市場能夠帶來的可觀的稅收收入。

有了孵化特斯拉電池工廠的成功經驗,再加上賈躍亭本人億萬富翁的光環、樂視作為明星公司的背書,FF成為第二家特斯拉似乎是順理成章。更何況2015年的FF就已經放話:最早2017年就將上市自己的第一款電動汽車。

當所有人都看好新晉明星公司FF,希望它能夠幫助奧巴馬政府完成“2015年要有100萬輛上路行駛的電動汽車”的目標時(實際上到2015年底美國只有33萬輛電動汽車上路行駛),法拉第未來第一次讓人失望了。

二、“FF沒錢,這是龐氏騙局!”(2016年)

FF與內華達州政府的蜜月期很短。2016年11月15日,內華達州財務官Dan Schwartz在公開場合譴責FF,將它們的汽車項目稱為“龐氏騙局”,並確認FF價值10億美元的汽車項目已經實際停產。“賈躍亭宣布了太多項目,內華達工廠項目也拖欠了3個月的工程款,但他們從沒提過自己的資金問題”,Schwartz在採訪中表示。

這位擁有於哥倫比亞大學MBA學位的官員,在銀行和證券業從業超過35年時間。當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FF身上時,Schwartz已經看到了FF唯一的資金來源——樂視,以及這家明星公司在中國的危機。

在Schwartz看來,FF說得太多做得太少。

隨後,FF立刻作出回應。11月16日,FF未來發表聲明:FF發言人被誤解,工廠從未停工,且資金已經陸續到位。而在這份聲明當中最值得注意的一句話,莫過於“FF首款量產車可能於2017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亮相。”

但截至2016年10月底,FF的高管團隊中已有6人相繼離職。

三、FF兌現了一半的諾言(2017年)

2017年1月,FF兌現了諾言,但隻兌現了一半。他們將一輛概念電動車FF zero 1帶去了CES現場,而非11月聲明中所說的第一款量產車。這款出自寶馬前首席設計師Richard Kim之手的概念車外形非常具有科技感,還有人將它與保時捷919甚至是蝙蝠俠的座駕類比。但概念終究是概念,台下的人最想看到的是實實在在的量產款,並非蝙蝠車。台上的人,心裡其實也很明白。

但這一回,FF真的沒錢了。

2017年7月,賈躍亭接受了第一財經的採訪。在採訪中,他稱FF的業務戰略正處於重大調整期。調整過後,FF位於內華達的“10億美元”工廠將正式停產,但公司已經確定了全新的廠址,將更快實現量產。從中可以獲得的資訊是,早先FF在內華達投資的工廠確實停產了,而且FF很可能直接買下一間現有的汽車工廠來造車。總之,之前言之鑿鑿要量產FF 91的賈躍亭,現在連去哪兒造車都不知道——更別提錢從哪兒來了。

當時FF缺錢到發不出工資。一位FF中國的員工對36氪回憶去年9月的情景,“長官對我們說,‘這個月可能發不出工資來了’。”時任FF中國COO、曾任廣汽豐田副總經理的高景深,當時拍著負責車聯網業務的同事的肩說,“要堅持住。”

但像2017年9月發不出工資這樣的窘境,持續的時間其實不長。一來FF將洛杉磯總部大樓作為抵押,從紐約投資公司Innovatus Capital Partners拿到1400萬美元借款。而另一方面,神秘人物出現了。

四、正主登場(2017年末-至今)

神秘人物的出現,開啟了這場造車界羅生門的序幕。

發不出工資、CFO與CTO離職創業,FF的2017年底異常窘迫。不過此時,一家名為“時穎”的香港公司站了出來,與賈躍亭的FF以合資模式成立新公司Smart King。其中時穎出資20億美元。後經證實,時穎背後的金主正是恆大集團。

雖然恆大在2017年底救了FF一命,但直到2018年6月25日,恆大健康的一紙公文才告訴所有人——是恆大給賈躍亭和他的FF續上了命。

對於恆大來說,這絕對是一次抄底。根據媒體的多次報導,以及賈躍亭的個人口述,FF當時的市場估值在80-100億美元。但恆大在2017年底,僅僅用了20億美元就收購了FF 45%的股權。看上去這是一筆相當劃算的生意,而且雙方各取所需。但在這次交易當中,許家印和賈躍亭各自留了一手,這也為如今許、賈二人的鬥爭埋下了伏筆。

投票權——公司話語權最直接的象徵,水深火熱中的賈躍亭卻從來沒有忘記把權力牢牢攥在自己手裡。這次的交易,雙方采取的是“同股不同權”的模式。許家印持股45%,但每1股僅有1票投票權,而賈躍亭手裡33%的股權,卻每1股有10票投票權。哪怕在董事成員中,FF的5個席位也遠多於恆大的2個。這樣一來,即便許家印是FF的控股人,但在董事局中,賈躍亭才是執牛耳者。

雖然恆大承諾投資20億,但這筆錢將分期到账。許家印是一個聰明人,他不想重蹈融創的覆轍。恆大和FF在合約中約定,如果賈躍亭花完先期到账的8億美元,卻仍然不能量產FF 91,恆大就將披上荊棘甲保護自己。

很快,錢再一次花完了。讓恆大更沒有想到的是,快速把錢燒完的賈躍亭在香港提出了仲裁。不過許家印在合約裡給自己留的余地,的確保護了自己的利益。香港國際仲裁中心給出的結果頗有“息事寧人”的味道——FF可以繼續向外融資,但融資額不得超過5億美元;新股融資估值不得低於恆大投資後的估值,且恆大享有優先購買權。

仲裁結果揭曉後,恆大、FF爭先恐後地宣布自己獲勝。雖然FF獲得了繼續融資的權利,但此時的戰局並沒有朝著有利於他們的方向發展——錢,還是缺。

10月31日,FF內部郵件稱“即將進入2個月左右的過渡期”。在這期間,FF將再次停工,2018年5月1日後入職的新員工都將停薪留職,而2018年5月1日前入職的員工將繼續保障FF 91的量產,但工資會臨時下降。FF還稱“理解在危難時刻離開的個別高層”,賈躍亭也從此隻領1美元的年薪。在這兩個月時間裡,公司將繼續尋找新的融資。

但是,當所有人都覺得恆大和FF的肥皂劇將延續到2019年時,恆大卻在12月31日用一紙公文,宣告這部資本市場年度大戲劇終。恆大在公告中稱:雙方同意撤訴,恆大無需再向FF注資。此前恆大投入的8億美元轉為FF公司32%股權,且恆大100%持有FF香港的股權。此外賈躍亭也有權在5年內回購恆大手中32%股份。

缺錢已久的賈躍亭無疑失去了博弈的資本,最終只能妥協。對於雙方的和解,協縱策略管理集團聯合創始人黃立衝表示:“恆大拿到FF香港,賈躍亭放棄了中國的業務。賈躍亭的FF將與中國市場毫無關係”。

從恆大的公告來看,通過新的重組協定,賈躍亭獲得了喘息之機。黃立衝認為,假如賈躍亭找到新的投資者接手股份,後續再把恆大的投資贖回來,而恆大稍微虧損一點或者拿回本金,這對雙方而言是最好的結局。

五、EVAIO登場

不得不感慨賈躍亭朋友圈之大。10月31日發布“停工聲明”的FF,1天后就宣布得到了新的融資——就像文章開篇說的那樣。在得到EVAIO和Stifel的幫助下,如今FF已經將目標定在了2020年的IPO上。賈躍亭也在一次內部會議上提出,新融資人只需再給FF5-6億美元,FF 91就能立刻量產。而他自己也會拿出個人股權的64%激勵不離不棄的FF員工。

但FF 91能否量產,還需要多少錢才能量產,何時量產,產能如何?FF給這場造車運動留下了眾多問號。賈躍亭和許家印的故事也在繼續,到底恆大能不能得償所願,完成許家印的汽車夢想,賈躍亭能不能摘掉“麥道夫第二”的惡名,這些問題現在仍然沒人能夠回答。

而且,當FF不斷給肥皂劇吹出新的泡泡時,包括李斌的蔚來,何小鵬的小鵬汽車,李想的理想智造在內,眾多造車新勢力已經拿出了他們的量產EV。中國市場乃至世界市場到底還能等賈躍亭多久,這也值得賈躍亭和FF深思熟慮一番。

大家都在看:

不想錯過熱門資訊?您可設定第一財經資訊為星標公眾號

“恩,這篇好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