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民國:廣州粵劇的摩登時代

民國:

廣州粵劇的摩登時代

晚清民國,在歷史的時間軸上,是一段別開生面、值得玩味的時期。新與舊、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城市與鄉村、機遇與挑戰等話語並存,且相互碰撞、博弈、交融、共生。“一切皆有可能。”

以開埠為先導的廣州城也正在發生一場重要的具有轉折意義的變化,開啟了新的城市化進程。這場城市化運動不僅波及廣州城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還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廣州民眾的市民化。而作為當時市民主要消遣之一的粵劇,也迫不及待地趕上這場變化,完成了自身的城市化和現代化,並隨著城市的發展而發展,成為城市化和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粵劇與時俱進,呈現出非常摩登的形象。

粵劇服飾和劇目的異國情調

作為西風東漸最早的地區之一,廣府地區的服飾很早就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在保留地域特色的前提下,也逐漸融合了外來服飾的新元素,長袍馬褂、襟衫裙褲、軍旅皮靴、西裝革履各種服飾在這個時代裡並肩同行,形成了新舊交織、中外雜糅的奇特景象。粵劇創作也出現了一些取材於外國電影、小說的劇目,伴隨著這些劇目的出現,粵劇服飾也添加了不少異域風情。

▲根據阿拉伯故事《天方夜譚》 改編的粵劇《賊王子》劇照(圖片來源:廣東粵劇博物館)

1926年,陳天縱、馬師曾和陳非儂三人合作,為大羅天班編演名劇《賊王子》。該劇是根據影片《八達城之盜》改編的,全劇的人物穿戴都是西方現代社會生活的裝束打扮。戲台上出現了裝扮成各國王子的演員,有的身著印度衣服,有的戴阿拉伯頭巾等等,充滿著異國情調。粵劇《白金龍》改編自美國無聲影片《郡主與侍者》,由覺先聲劇團於1929年12月28日在廣州市海珠大戲院首演。在該劇中,薛覺先扮演男主角白金龍,雖以侍者身份出現,卻穿著新穎的西裝,仍不失公子哥兒風流倜儻、瀟灑俊逸的風貌。

▲薛覺先在《白金龍》中飾演的富家子弟為贏得美人芳心假扮侍者(圖片來源:羅麗《粵劇電影史》)

▲廖俠懷在《甘地會西施》中飾演甘地(圖片來源:廣東粵劇博物館)

20世紀30年代,廖俠懷演出《甘地會西施》。在劇中,廖俠懷扮演甘地一角,身材瘦削,剃光了頭,戴上眼鏡,十足是印度的聖雄,而他的戲服就只是一塊纏身的白布。

在同一個舞台上,既有中國古代美女西施的花旦裝扮,又有充滿著異域風情的甘地的印度人裝扮,中外雜糅,令人耳目一新。這些改編自國外電影、小說或者取材自外國的粵劇劇目,在演出中完全使用粵劇排場,唱詞跟說白都是中國的典故、俗語和方言,甚至連談情說愛的場面也是用了中國小生、花旦的那種做法。然而粵劇服飾上卻帶有異域色彩和異國情調,這種中外結合的藝術表達方式,使得粵劇觀眾不僅有一種陌生新鮮之感,而且因其通俗易懂而樂於接受。

電燈的運用

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粵劇為了和電影爭奪觀眾,在商業競爭的驅使下,服裝爭奇鬥豔,電燈衫也是這一時期的產物。

▲粵劇名伶黃金愛穿用的燈泡大石芯正鳳、白地繡銀線宮裝(圖片來源:廣東粵劇博物館)

上圖中的電燈衫是粵劇名伶黃金愛曾穿用過的燈泡大石芯正鳳、白地繡銀線宮裝,表面雖看不出什麽新奇,裡面卻別有洞天,白緞下隱約能見到的凸凹不平的弧形痕跡就是密密麻麻的電燈泡,頭飾上還鑲嵌了許多燈泡,據說晚上燈泡一亮戲服通身透明,煞是好看。穿著這種戲服演出的情況在民國時期的粵劇劇壇上更是佳話連篇,在藝人們的回憶錄中比比皆是。

據潘福麟回憶,李雪芳演唱《士林祭塔》時,在服裝上亮小電泡,表示“蛇”的眼睛;《蘇三起解》中的蘇三,擔枷裝著小電泡,戲帽盔頭上也配著彩色電泡,炫人眼目;何非凡演《情僧偷到瀟湘館》,演至怨婚一場,吹熄龍鳳燭,全場黑暗之時,在寶玉戲服的胸前突然亮出“喜”字,令人驚奇。但是由於戲服上纏滿電線燈泡,重量增加,演員走動不得,坐著唱戲,角色成為“活動衣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演員的表演。

粵劇與電影聯姻

19世紀末,電影作為一種新興的技術手段開始出現在中國的各大城市。中國電影的出現,一開始便和傳統戲曲結下了不解之緣。廣州、香港領風氣之先,電影事業起步較快。沿著中國電影的發展軌跡,省港一帶的電影製作者很快地將粵劇納為電影創作的重要素材,並由此產生了粵劇電影。

關於粵劇電影的概念,羅麗在《粵劇電影史》一書中解釋道:“‘粵劇電影’,是指粵語電影中內容與粵劇相關,利用粵劇藝術元素進行創作的影片。”粵劇電影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913—1933年,這是粵劇電影發展的初期階段。這一時期出品了《莊子試妻》(1913)、《左慈戲曹》(1928)、《客途秋恨》(1931)、《呆佬拜壽》(1933)等幾部默語粵劇電影。早期的粵劇電影並沒有記錄下粵劇的音樂唱腔,但從選材上來看都明顯地受到粵劇的影響。如《莊子試妻》是香港出品的第一部劇情片,由黎北海執導,黎北海、黎民偉主演,該片改編自粵劇《莊周蝴蝶夢》中的“扇墳”一段,揭開了粵劇電影史的首頁。可見,這一時期傳統粵劇為電影提供了創作素材,粵劇與電影的聯姻由此展開。

▲黎民偉在電影《莊子試妻》中飾演莊子妻子田氏

第二個階段是1933—1941年,這是粵劇電影的形成階段。這一階段粵劇電影發展的關鍵因素就在於聲音的加入。聲音要素的加入,使得粵劇的音樂、唱腔能夠展現在銀幕之上,從而擺脫了默片時代只能依靠形態動作展示故事的局限。

1933年10月5日,粵劇劇情片《白金龍》在上海首映,11月28日在香港公映。該片由湯曉丹導演,薛覺先、唐雪卿主演,邵醉翁監製,上海天一電影公司出品,天一香港製片廠拍攝。《白金龍》改編自薛覺先主演的同名粵劇,故事講述了富家子弟白金龍如何經歷一番波折,最終獲得張玉娘青睞,有情人終身成眷屬的故事。該片在廣州、香港、新加坡等地公映時,深受觀眾歡迎,上座率相當高,因此也贏得了豐厚的利潤,“製作成本為1500美元,僅在廣州的放映利潤便超過85000美元,在新馬以及香港地區亦大受歡迎”。 受到電影《白金龍》演出成功的巨大鼓舞,電影業界開始拍攝大批粵劇劇情片,電影《俏郎君》(上集1935,下集1936),《野花香》(1935),《鬥氣姑爺》(1937),《姑緣嫂劫》(1939)等便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

▲《申報》1933年10月4日第1頁刊登的《白金龍》放映廣告

1934年,邵醉翁成立天一影片公司香港分廠,專門拍攝粵語電影,先後推出了一批由粵劇劇目改編的粵語電影,如白駒榮《泣荊花》,薛覺先《毒玫瑰》,桂名揚《夜吊白芙蓉》和《火燒阿房宮》,羅品超《梁山伯與祝英台》等。此後,粵劇電影隨著粵語電影的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類型片。1936年,南京國民政府頒布新政,禁止拍攝粵語電影,香港影業面臨滅頂之災。粵劇電影的生產數量受到嚴重影響,首映量從1935年的19部,下降到1936年的11部、1937年的10部。

第三個階段是1941—1946年,這一階段粵劇電影的製作陷入癱瘓的境地。從1941年香港淪陷,一直到1946年年初,香港本地的電影生產陷入停滯狀態。綜上,民國時期,粵劇電影經歷了一個由默片走向有聲、由興起繁榮走向衰落再到全面癱瘓的發展過程。粵劇電影的發展歷程同時也是電影與粵劇兩種不同藝術形式慢慢靠攏滲透的過程。粵劇藝人的從影經歷以及他們所做的努力和嘗試,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粵劇電影的發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叢書

《晚清民國時期廣州粵劇城市化研究》

黃純 著

中山大學出版社

2018.6

粵劇與中國大多數地區劇種一樣,根源於鄉土社會的祭祀戲劇或儀式戲劇,隨後進入城市,成為城市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並隨著城市的發展而發展。晚清民國時期,是粵劇實現城市化轉型發展的重要時期,承先啟後,是新與舊、傳統與現代、城市與鄉村等話語並存,且相互碰撞、交融和異變的關鍵時期。廣州是中國近代開風氣之先的城市之一,粵劇自誕生之日起就與廣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晚清民國時期甚至是廣州城市文化的藝術折射和重要象徵。因此,本書將晚清民國時期廣州地區的粵劇作為研究對象,通過系統梳理演出形態、傳播途徑、演出功能、管理體制等方面的變化,挖掘城市演劇的內在生成機制和發展演變規律,拓展戲劇研究的理論視野,為傳統戲劇在當代城市的傳承發展提供借鑒藍本。

-END-

下拉螢幕參與文章評論

轉載須注明出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