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沿海出發》編劇周方軍專訪: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生活

家庭文藝電影《沿海出發》主要圍繞北方一戶的普通漁民家庭,在父子三代人身上娓娓講述溫情的故事。


同時,《沿海出發》又具備強烈的時代性與社會性創造性地將當下社會最為尖銳的城鄉矛盾、城市生存、中國式婚姻、房子問題等社會議題融入其中。


它想講述的,始終是我們這個時代、我們這代人身上的共同的故事。


今天,沿海君邀請到周方軍先生——CCTV電影頻道合作編劇、青年作家、《沿海出發》聯合編劇


讓他親自為你講述他眼中的《沿海出發》:


 

■ 對“海”是什麽印象?


海,於我,就是前半生的生活

 

出生在沿海城市,家裡的家常菜,便是各色各樣的海鮮;


小學的時候就被帶去過象山、舟山,還有傳說中東邪黃藥師的桃花島

 

▲浙江舟山桃花島

大學的時候和朋友去海邊玩,遇上漲潮,去救不會水的朋友,自己還險些被淹死。

 

■ 平時對漁民的印象怎樣?

 

熱情、樸實、投桃報李

 

媽媽和菜場賣海鮮的阿姨關係特別好,阿姨家自己捕魚,運到這邊來賣。

 

平時她會送海鮮給媽媽,媽媽也會送一些東西給她;


她兒子結婚的時候邀請我們過去參加婚禮,還一起出船海釣;


媽媽生病住院的時候,委託她幫忙買菜,事無巨細,各種營養搭配

 

 

■ 對威海的印象怎麽樣?


在拍這部電影之前,也曾經去過一次威海;對威海的印象,和對漁民的印象一樣,熱情,樸實

 

一座很棒的城市,劇組裡的小夥伴兒還商量著要在海邊買座小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 電影前了解過“谷雨開海節”嗎?


知道漁民都會有開漁節,但只是有這麽個模糊的概念,對於漁民谷雨開海節,並不知其所以然。


 

 

■ 與《沿海出發》是怎樣結緣的?


和導演一直是很要好的朋友,我們倆一個是北方人,一個是南方人,出生環境家庭經歷也不盡相同。

 

但緣分使然,在大學相識,誤打誤撞一起經歷了很多事情,畢業之後即便相隔一方,也經常會有聯繫。

 


最早知道《沿海出發》,就是在一次電話中,相互吐槽生活之餘,意外發現自己和身邊人,都在面臨著一種焦慮和危機

 

玉洲也就和我談起了創作《沿海出發》的想法,我十分有感觸,所以一直有參與其中。

 

■ 您跟導演平時交往挺多的,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導演……曾經是一個無比單純、不知情愛的青蔥少年,我親眼見證著他慢慢長成了一個大腹便便的青年大叔(捂臉笑)。

 


咳咳,說正經的。

 

玉洲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北方海邊人,對身邊所有的人都充滿熱情,把別人的事兒當成自己的事兒,沒有心眼,很實在,有這樣的朋友我非常榮幸。

 

他同樣也是一個在這樣物欲橫流的社會裡,依舊堅持著自己夢想的人


曾經把夢想掛在嘴邊的少年,如今依舊秉持著“不忘初心”,一步步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我敬佩他,同樣也願意和他一樣,永遠在追夢的路上前行。

 

 

■ 遠者像李安的“家庭三部曲”,近者像《相愛相親》,其實純粹的家庭題材電影在中國大陸電影市場中並不多見,所以您怎樣看待這類電影?


除去閱聽人範圍的因素,就我個人而言,去電影看的都是鬧騰的電影

 

對於這一類安靜的電影,會喜歡在家裡把窗簾都拉上,關上燈,一個人安靜地沉浸其中

 

▲ 張艾嘉《相愛相親》劇照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和我一樣,如果都是我這樣的觀眾,純粹的家庭題材電影在中國大陸電影市場中並不多見的現象,也就可以理解了。

 

 

■《沿海出發》中您認為有哪些有趣的地方?情節中有哪些打動您的地方?


作為這部電影的編劇,自然是自己覺得有意思的東西全部融入到電影當中



至於打動我的地方,每一個人物每一段關係每一件事情,都多多少少有身邊人事物的影子,是我對生活的觀察、理解和感觸

 

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全程都處在被觸動的狀態中——這是我的生活,我們的生活,我們這一代人的生活

 

 

■《沿海出發》主要講述的是家庭內的故事,所以能分享一些您和您家人之間的小故事或者您對家庭的一些感悟嗎?


長話短說,最近經歷了一系列的事情,讓我曾經覺得有意義的事情,都失去了意義。


只有家庭的存在,它們才重新被賦予了意義

 

於我而言,這是一種湮滅,也是一種重生。

 

■ 作為IP開發的專業人士,由作品的原作者進行改編的影視作品與非原作者進行劇本改編的作品,你認為它們之間的差別在哪裡?


在大部分人眼中,IP改編成影視作品,和編劇單獨寫作一個劇本相比,似乎前者會簡單很多,因為已經有了一個故事擺在那邊,編劇要做的好像只是把它影視化而已,其實不然。

 

絕大部分的IP作品,由於他們的寫作方式和視聽語言完全迥異,所以對原作進行影視改編,完全是構建一個新的故事,甚至於因為有了原作的種種限制,在改編創作的過程中,會比正常寫作一個劇本還多上許多束縛

 

而對作品進行改編的過程中,原作者會更多地融入自己本身想要的情感,這樣出來的影視作品,原作者如果有一定的編劇基礎,那麽作品會更容易打動觀眾。


 

而非原作者,由於是在他人作品的基礎上進行改編,常常更容易顧及整體的格局,原作者很青睞的片段,可能在非原作者看了影響整部影視作品的表達,就可以毫不猶豫的刪改,這樣出來的影視作品,整體節奏和觀感上更容易符合大部分觀眾的感受

 

所以由作品原作者和非原作者進行改編,都有各自的優勢。


最為重要的是,是改編者要對原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感觸,並且有專業的編劇素質,這樣,才能為觀眾呈現好的影視作品。


關於《沿海出發》


 Departure Alone The Sea


《沿海出發》是由中國網絡文學屆“江湖百曉生”夏烈、著名影視人陶冶監製,由90後青年導演殷玉洲執導,由青年演員楊璐領銜主演的院線文藝電影。



其電影劇本改編自同名小說《沿海出發》,由原著作者殷玉洲與CCTV電影頻道合作編劇、青年作家周方軍聯合編劇。



電影聚焦於北方一戶普通的漁民家庭,以父子三代為主線,在北方漁民一年一度的節日——谷雨開海節舉行之際,講述一個平淡卻不乏味、溫暖而不煽情的家庭故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