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打垮了清朝的鴉片 為什麽又成了清朝的救命稻草?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前,來自英國的鴉片就在中國泛濫成災。

許多有識之士為此痛心疾首。清代思想家魏源說“鴉片流毒為中國三千年史未有之禍”,林則徐大聲疾呼:“此禍不除,十年之後,不惟無可籌之餉,且無可用之兵!”他們的呼籲,當然不是危言聳聽。事實上,大量鴉片的輸入,不但給民眾在肉體和精神上帶來巨大的損害,還使得中國數以千萬計的白銀源源不斷地流到國外。

所以,不少人指出,小小的鴉片,打垮了龐大的清朝。

然而,誰能想到,曾經打垮清朝的鴉片,又在時過境遷後,成了清朝的救命稻草。這是怎麽回事呢?

我們知道,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時期進入鼎盛階段,國力比較強大,國庫充盈,不差錢。在那以後,受閉關鎖國、體制僵化等因素的影響,國力逐漸衰弱,財政狀況就變得日益緊張起來。到了道光、鹹豐時期,又遭遇兩次鴉片戰爭、一次太平天國起義,巨額的戰爭開銷,更是讓清朝財政處於崩盤邊緣。

這就是為什麽左宗棠揮師西徵收複新疆時,要向英國銀行借錢,來作為軍隊糧餉。原因無他,國庫早已枯竭了,沒錢了。

可以斷言,如果清朝始終無法解決財政困難的問題,那麽遲早也會垮。

“幸運”的是,清朝找了一個解決財政困難問題的辦法,那就是鴉片——這個辦法,還是西方列強幫他們想出來的。

那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的事情了。1858年,英國、法國、俄國、美國與清朝在天津分別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天津條約》。《天津條約》簽訂後,英國、法國、美國按照條約之中的一些規定,又與清朝簽訂了《通商章程善後條約》。《通商章程善後條約》的主要內容就是規定鴉片貿易合法。

既然外國商人能夠合法地將鴉片運往中國,那麽,清朝海關對鴉片的征稅就成為應有之意了。對於這一點,西方列強倒沒有回避,而是在《通商章程善後條約》中進行了明確約定:鴉片的稅率為每百斤30兩銀子。

在那以後,外國鴉片像潮水一樣湧進中國。清朝海關獲得了豐厚的關稅收入。與此同時,本土鴉片的禁令也名存實亡,到19世紀70年代,全國各省鴉片遍地開花。這些本土鴉片也為清朝貢獻了可觀的厘金收入。

外國鴉片和本土鴉片為清朝貢獻的稅收,到底有多少呢?

晚清名人何啟和胡禮垣說:“今中國所急者財用,而厘稅之入,以鴉片為大宗。洋藥進口厘稅六百萬兩,土藥厘稅名雖二百二十餘萬兩,而實則二千餘萬兩。是合洋藥土藥而計,每年值二千六百餘萬兩。國家之利賴在此,官府之調劑在此,若舍此項,則補救無從。”

這就是說,外國鴉片和本土鴉片每年提供了2600多萬兩銀子的稅收。

2600多萬兩銀子是什麽概念呢?幾乎相當於康乾盛世時每年財政收入的一半。

有了錢,好辦事。在鴉片財政的支撐下,清朝隻用了6年時間,就還清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所有賠款,還成功剿滅了太平天國運動和撚軍,度過了清朝立國以來最危險的時期。此外,清廷還有余力啟動洋務運動,辦工廠、造武器、辦學堂、買艦船……於是,又奇跡般地苟延殘喘了幾十年。

從這層意義上講,鴉片還真算得上是晚清的救命稻草。

既然鴉片能夠為國家財政作出如此巨大的貢獻,那麽為什麽要禁煙呢?於是,“禁煙之舉,近年緘默無言也”。

當然,偶爾也有一些不“識相”的大臣提出禁煙。1883年,山西巡撫張之洞鑒於鴉片的巨大危害,毅然在山西全省進行禁煙。在張之洞的雷厲風行之下,禁煙的效果也很好。但是,很快山西就出現了財政困難的情況。

1909年11月,山西巡撫丁寶銓向朝廷訴苦:

“本省進款,自開辦統稅,藥厘一項驟短銀二三十萬,至本年禁種,更無稅厘之可收。出款日增而入款轉減,計三十三年已虧銀七十萬,三十四年將虧至百萬,本年又加認海軍開辦經費,每年應允解銀十五萬,常年經費五萬,本省審判庭及谘議局經費約共十萬兩,截至年終計須虧銀一百四十萬。”

對此,朝廷無能為力。因為這麽多年來,朝廷也是在靠鴉片過日子。

【參考資料:《清史稿》《中國近代史》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