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伏天,4件事要講究,避免落下病根!

俗話說:「小暑大暑緊相連,氣溫升高熱炎炎

三伏天在小暑與處暑之間,從今年7月12號開始就入伏了,到了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

一旦入伏,就迎來了最容易生病的40天,可謂「暗藏殺機」

這時候人們除了感覺到不舒服,容易睏倦乏力、食慾下降等,人體抵抗力也會下降。

2019年三伏天時間表

初伏:7月12日~7月21日(10天)

中伏:7月22日~8月10日(20天)

末伏:8月11日~8月20日(10天)

「伏」是避暑之意,入伏後開始冬病夏調,可以改善身體的許多隱疾。但同樣,三伏天「暑邪」盛行,也是一年中最容易生病的時期。

所以,三伏天如何安然度「伏」,那是有講究的。

1. 三伏貼,驅寒補虛

三伏天,除了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同時也是人體陽氣最旺的時候。

這時候人體內的血管處於擴張的狀態,肌膚腠理開泄,敷以辛溫、逐痰、走竄、通經平喘的中藥,可以提高藥物效能,達到溫陽補虛,驅散體內寒邪,使肺氣升降正常,溫補脾腎,增強機體免疫力等目的,這就是三伏貼。

建議:冬天常手腳冰涼、畏寒怕冷的人,經常咳嗽感冒、免疫力低下、過敏等人群都可以考慮三伏貼,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去正規的醫療機構貼三伏貼,確保療效和安全。

2. 切忌貪涼,順應自然

中醫養生講究的原則之一就是順應自然,夏季切勿貪涼。

不要因為怕熱怕出汗而長時間躲在空調房裡,要多出去走走呼吸新鮮空氣。

建議:室內空調溫度要適當,保持26℃以上,節能又健康。不加節製的喝冷飲不但消不了暑氣,反而會傷了脾胃。

3. 飲食清淡,消暑生津

在《內經》中就提到了:「用熱遠熱,食亦同法。」

意思是,氣象炎熱時應避免用辛辣溫熱、大補的食物。要注意清淡解暑,多吃蔬菜水果。

氣象酷熱出汗多,容易傷津耗氣,益氣養津的食物也不能少,比如百合、大棗、山藥等。

建議:平時吃飯可以搭配山藥無花果骨頭湯,清甜可口,益胃止渴;午後也可以喝一碗百合蓮子木瓜糖水,可以消暑生津。

4. 適當運動,排毒養陽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夏天適當的運動鍛煉,讓身體出出汗,更有利於排出身體的毒素和陽氣的舒展。

但是鍛煉也得講究輕緩,切忌以出汗多論英雄,汗出多了也會傷及人體津液,陽氣也隨著出汗就排泄了,因此運動要適度。

建議:鍛煉的時間盡量選擇清晨或者黃昏時分,氣象不太熱的時候。

接下來的40天,我們會深切體會:

宅在家是在烘焙,待在屋裡是清蒸,躺在床上是紅燒,鋪張席子變鐵板燒,出去一趟是燒烤,走路那是麻辣燙,遊個泳那是水煮,回來的路上還要被生煎。

所以,三伏天,能出去見面的都是生死之交,能出去工作的都是亡命之徒,能出去約會的都是心中真愛。

三伏至,向所有戶外工作者們致敬;三伏至,願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涼爽一夏;三伏至,讓我們覓一心清凈對抗這炎炎熱浪。

最後,附送一首夏日生活小秘籍:

夏日管好嘴,少吃多喝水。飲酒莫貪杯,保肝護好胃。多動別怕累,身強賽李逵。樂觀煩惱沒,舒暢心裡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