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沒有暖氣的古代,尋常百姓靠什麽過冬?

11月7日,立冬,北京市供熱鍋爐開始點火試運行,一年一度的供暖期即將到來。入冬前最難熬的日子就要過去啦,想想都美滋滋。

都說北方人過冬靠暖氣,的確,集中采供暖極大滿足了中國北方地區的過冬需求。而對於南方的朋友們來說,抵禦冬寒就得靠一身正氣了……

集中供熱是現代城市的基礎設施,而暖氣也早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但相比較而言,古代是沒有這麽高效而便利的取暖措施的。我們不禁想問,古人過冬會不會很難熬?

答案是肯定的。歷史上中國曾經歷過四次寒冷期,期間冰災雪災連番侵擾。周孝王七年時一場“雨雹”造成“江、漢俱凍”。唐天複元年入冬後雨雪不止,才十一月十一月便“城中薪食俱盡”,“民凍餓死者日以千數”。宋元祐二年飛雪連月,至春不止,導致“苦寒,民凍多死”。清順治十年全國雪災,被凍死者“甚眾”……

古代許多山水畫都描繪過寒冷的環境。圖為明代畫家謝時臣的《山陰歸棹圖》

事實上,“布衾多年冷似鐵”在普通百姓中是常有的事,“路有凍死骨”也並非聳人聽聞。古代並沒有像今天這樣大規模的集中供熱,就連宮廷裡采暖都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很多措施是無法在尋常百姓家實現的。

用花椒保暖便是一例。據《漢書·車千秋傳》記載:“椒房殿名,皇后所居也,以椒和泥塗壁,取其溫而芳也。”皇后的寢宮內以花椒和泥塗壁,起到保暖的作用,殿名也就是“椒房殿”

《甄嬛傳》裡,皇上曾給甄嬛賞賜過椒房恩寵。槿汐姑姑直言,除了皇后之外,等閑妃子是不能享此殊榮的,足以見其尊貴和奢華。

用花椒刷牆保暖這種事只有皇室才能做到。那對於尋常人家來說,該如何度過漫漫寒冬呢?

1 加衣服

厚實的外套當然是最重要的禦寒工具了。

但古時的棉衣並不都像影視劇裡那樣華麗優雅,與當今的棉衣棉褲也不是一回事。

據《禮記·玉藻》記載:“纊為繭,縕為袍,禪為絅,帛為褶”,袍是彼時窮人的禦寒衣物,指有裡子的夾衣。它用的填充物叫做“縕”, 縕是指一些麻絮、碎布之類的東西,跟今天我們所用的棉花並不一樣。要知道,雖然棉花早在漢代就傳入中國,但直到明太祖朱元璋時才得以大規模推廣種植。據明朝宋應星《天工開物》記載,當時全國都在推行種棉花,“棉布寸土皆有,織室十室必有。”

唐代花綾袍,常作為軍戎服飾和百姓常服。

《詩經·秦風·無衣》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從字面上看,“袍”也被用作一種軍戎服飾。而詩句借“共穿一件衣服”來隱喻百姓願意為王、為國死戰的氣魄,展現出唇齒相依、利害共存、同仇敵愾的意蘊。

在漫長的年代裡,中國人的禦寒衣物大多是由動物皮毛、麻葛、絲織品等製成的,品質好一些的就製成了錦衣腋裘,供少數權貴享用,但大多數平民根本享受不到這麽奢侈的紡織原料,所以還需要其他的方式來驅寒保暖。

比起外套,古人對褲子的改進更加緩慢。圖為宋代的“開襠膝褲”,多加罩於滿檔褲之外,與今天所見的保暖棉褲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2 吃火鍋

說完身上穿的再來說說能夠暖胃的。火鍋可以稱得上是中華飲食文化的精髓。今天,我們開心也吃火鍋,不開心更要吃火鍋,一年四季都在吃火鍋。歷史上,上至皇親國戚,下至平民布衣,火鍋的普及程度和受歡迎程度同樣無出其右。

在中國,火鍋有著悠久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但那個時候還沒有鍋,所以是用鼎來煮食物,功能有點類似火鍋。

漢朝時出現了一種類似於今天重慶九宮格火鍋的器皿——分格鼎,可以同時煮不同的食物。

分格鼎,2009年江蘇盱眙大雲山漢墓出土

據《魏書》記載,三國時代,曹丕篡漢稱帝時期,已有用銅製的火鍋出現。到了北宋,汴京開封的酒館,冬天已有火鍋應市。之後的元代,蒙古族人又開創了涮牛羊肉的吃法。

和今天相比,古人的物質生產力很低下,火鍋食材和烹煮器具運用上會遇到諸多限制,因此也不能總是吃火鍋,主要還是在冬天吃。而冬天吃火鍋能帶來身心的極大溫暖。燒得火紅的木炭,滾燙的湯汁,豐富多樣的食材,再配上一壇好酒,簡直是冬日之光了。

《清詩紀事》中收錄有一首《煖鍋詩》,對吃火鍋做了生動的描寫。詩的開篇,先寫冬季的寒冷:

涸陰司頊冥,寒威變俄頃。夜臥衾生稜,晨書筆垂綆。朔風動地來,攢眉愁齒冷。嚼雪將奈何,水懦濟以猛。

夜裡睡覺,連被子都被凍硬了,似乎有了棱子,起床後看到,毛筆頭像纏繞在一起的繩子,真是來暖氣前真實的寫照呀。這麽冷的天,一切似乎都被凍僵,需要來頓火鍋解凍一下生活:

阿奴策火攻,燄燄生稈秉……鱻薧儘收羅,聶切任斜整。沉焉星隕石,浮者桃斷梗。

火鍋生好了,食物煮熟了,肉沉在底下,菜浮在上面,來大快朵頤吧!於是就有吃火鍋的熱鬧:

老饕恣大嚼,衆客紛延頸。下箸揭長竿,舉匕泛小艇。

看看真是沒吃相,下筷子撈底的有揭竿而起的氣勢;用杓盛湯的,鍋裡就像漂著一隻隻小船。

總之,火鍋具有濃鬱的文化和生活氣息,既可以成為皇族貴胄的禦用名膳,又可以是尋常百姓家中的經濟美味。大家坐在一起邊涮邊吃,其樂融融,一下子就能驅走冬日的寒意。

3 喝酒

酒能讓身子暖和。中國人愛喝酒,一年四季都在喝,夏天喝,冬天喝,早也喝,晚也喝。

歷史上有不少因喝酒而出名的人。前有竹林七賢肆意酣暢,難拒酒局的誘惑。後又有“酒中仙”李白動輒“鬥酒詩百篇”。

而我們的代言人蘇軾更厲害,不僅飲酒,還親自釀酒。他的《東坡酒經》詳細記載了製曲、用料、用曲、投料、原料出酒率、釀造時間等工序,而以他名字命名的東坡酒也是中華名酒。

文人雅士無時無刻不在飲酒,透過他們的作品,我們也能看到,酒常常成為冬天的一種象徵。最著名的大概就是下面這首了。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唐】白居易《問劉十九》

夜幕正在落下,晚雪將之,旅人來到親戚家中,新釀的美酒加上小小的火爐,讓他倍感溫暖舒適。

雪天、溫酒、火爐,這冬的意境裡已陡然有了幾分暖色。似乎來個火鍋就更完美了?

4 燒火炕

火炕在中國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北魏酈道元《水經注·鮑丘水》卷六中有記載:“水東有觀雞寺,寺內有大堂,甚高廣,可容千僧,下悉結石為之,上加塗塈。基內疏通,枝經脈散。基側室外四出爨火,炎勢內流,一堂盡溫。”

鮑丘水即現在北京附近的潮河。在河水的東面,雞觀寺這個地方,人們把大堂地基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疏通,使得各個房間之間相互連通,當在側室外的灶膛內點起火時,火勢會順著地基流向大堂,使得整個大堂都很溫暖。這就是典型的“炕”。

但炕成為北方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清朝以後。滿族人入主中原,也將最先進的火炕技術帶到了中原,帶進了皇宮。1808年,日本探險家間宮林藏在《東韃紀行》一書中對中國東北地區的火炕進行了描述:“屋內四周壘炕,外面以石砌成,中空,於兩端之近門處從上鑿孔修灶。故炊煙不外溢, 均經炕洞達屋之四周後, 從屋外之木煙筒中冒出。因此,嚴冬積雪季節,屋內亦感溫暖,不穴居亦可過冬。”

典型的東北火炕

今天東北、北京、河北、山西等地農村裡的火炕,多是傳統滿族民居中所見的“轉圈炕”、“彎子炕等”。

5 點爐子

民間多用陶土和鐵製作熏爐,貯火供暖。白居易有詩雲:

暖閣春初入,溫爐興稍闌

晚風猶冷在,夜火且留看。

獨宿相依久,多情欲別難。

誰能共天語,長遣四時寒。

【唐】白居易《別春爐》

陶土熏爐

宋朝時還出現了一種叫“湯媼”的東西,類似於今天的熱水袋,是一種銅質或磁質的扁扁的圓壺,上方開有一個帶螺帽的口子,熱水就從這個口子灌進去。充滿熱水後放置被窩以提高溫度。它有一個別名叫“湯婆子”,“湯”,古代漢語中指滾水;“婆子”則戲指其陪伴人睡眠的功用。

古往今來,人們為了抵禦冬寒作過各種各樣的嘗試。隨著時代的發展,挨餓受凍的人一直在減少。今天,無論在北方還是南方,大家均可以享受到暖氣或者冷氣機的溫暖和舒適,一些諸如“路有凍死骨”的情景也只有靠想象才能腦補。但我們也應該明白,今天的種種禦寒措施與經驗也是古人經過千百年實踐而流傳下來的,兼具物質性和文化意蘊。

不知道再過幾百年,會不會出現替代暖氣的東西和更高效的取暖措施呢?

作者 |何 靖

主編 |殷燕召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