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收縮型城市如何“瘦身強體”?

新聞背景:

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並在其中首次提到“收縮型中小城市”概念,強調收縮型城市要轉變增量規劃的慣性思維,通過瘦身強體引導人口和公共資源向城區集中。

什麽是收縮型城市?

“收縮城市”的定義源於德國學者菲利普·奧斯瓦爾特的著作《收縮的城市》,是指城市人口逐漸流失、失去經濟發展活力的現象,具體表現為由信息化、城市化、老齡化和社會結構轉型等原因造成的城市人口總量減少、發展用地空置及產業經濟衰退等現象。這一概念由學界上升至政府層面,既是理論研究對現實問題的靈活應用,也是對當前部分政府官員增量規劃慣性思維的正向規範引導。【

詳細

中國城市是個行政區劃,其中既包括城鎮區域,也包括農村區域。通常我們在說一個城市的人口規模時可以有兩種理解,一是行政轄區內的所有人口,二是指城市的城區人口。隨著城鎮成為人類經濟活動高度聚集的場所,城區人口規模才真正反映了一個城市的實力,城區人口的增減才真正反映城市發展的活力,因此城區人口應該是衡量中國城市是否收縮的評價指標。【詳細】

出現什麽樣的問題?

在收縮型城市裡,年輕人就業前景不良,傾向於遷往大城市,當人口外流達到一個臨界點後,就會因無人接盤而引發房價下跌。可見,鶴崗住房跌至“白菜價”乃是收縮型城市的典型樣板,未來還會有更多類似的三四線城市,因整體收縮而步入惡性循環,房價也將跌入深淵,打破了房價一直上漲的舊觀念。【詳細】

城市收縮的本質在於核心產業的衰退帶來的增長動力弱化喪失,繼而造成城市發展相對遲滯、經濟效益低下、就業容納力降低及勞動人口的流失。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及“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實體經濟對地方性資源的依賴大大降低,地方性經濟中心原有區位優勢弱化,資本、勞動力、貿易活動也隨之轉移。【詳細】

怎樣才能積極應對?

要改變大尺度、快節奏的新城建設模式,老城也要避免大拆大建式改造,降低空間尺度,放慢開發節奏,在精致化、便利化和特色化方面做足文章。通過做小空間尺度達到更加貼近百姓和企業實際需求的效果,供給便於生產、生活和創新的多元化城市空間,減少空間的分割和功能的單一,增強城市空間相互間的連接性,提高城市空間的利用效率。城市空間規劃配置時,要考慮功能的綜合與多元,盡量為未來留下更多發展機會。【詳細】

應對城市收縮既不能一味的進行空間擴張違背城市發展規律,也不可針對人口流失頒布“治標不治本”的人口吸引政策。誠然,頒布“低門檻”乃至“零門檻”落戶政策,能夠在“城市人口爭奪戰”中取得一定成效,但能否長久地留住人口並轉化為經濟發展活力才是關鍵。相比之下,大城市取消落戶限制能夠產生更為顯著的虹吸效應,也更加符合大城市人口集聚的發展趨勢。【詳細】

微言大義:

@圖可以:不斷加快的城鎮化,勢必會吸引大量人口從鄉村到城鎮,從中小城市到大城市。

@啊咿咿啊:自然環境不佳,追求更高的生活舒適度也成為一些人離開的原因。

@雨後:外來人口減少了,但許多本地人感覺城市風貌、生活舒適度在一年年不斷提升。

@不來而已:中小城市不光要“瘦”,而且還需要“強”。

@機器貓:對於很多中小城市而言,從產業和基本公共服務等各個方面積極融入到城市群中去,才是城市生存發展的王道。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後語:

人生的路該怎麽走?找到適合自己的路,下定決心鼓足勇氣走下去。中小城市也一樣。“收縮型城市”並不是負面概念,這是伴隨著城市化和產業轉型階段出現的。人口外流的城市並不是就要衰落,而是要順應城市化新規律。收縮型城市謀發展,關鍵是要扭轉“增量規劃”的慣性思維,“瘦身”的同時加緊“強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