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血壓用藥誤區知多少?哪些才是降壓好葯?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 ,對身體的危害不可忽視,但很多患者在高血壓用藥上卻存在很多誤區,下面這些誤區你都知道嗎?

1、年輕患者不用吃藥?

既往我們印象中的大部分高血壓患者是白髮蒼蒼的老人,很少聽到年輕的小夥子或者小姑娘會得高血壓,但是隨著社會壓力的增大,生活習慣的改變,很多年輕人作息不規律,熬夜、酗酒、抽煙是家常便飯,繁重的工作壓力和不良的生活作息,以及其他疾病導致了高血壓,使得高血壓的患者群趨於年輕化。

據統計:我國約有3億人患有高血壓,18歲及以上高血壓患病率為33.5%,其中25~34歲年輕男性高血壓的患病率高達20.4%。

對於年輕的高血壓患者而言,由於擔心過早使用降壓藥會產生耐藥性,很多人覺得自己年輕無明顯癥狀便不用藥,這個想法也是不可取的。

高血壓的主要危害不在其本身,而在於血壓持續升高後對全身血管、心、腦、腎等重要器官造成的損害。血壓控制得越早,能越早地保護全身血管以及靶器官。

一旦高血壓並發腦卒中、心衰、尿毒症等,後果就不好了。此外降壓藥一般不會產生耐藥性,越早開始降壓,獲益越大

2、血壓高無癥狀可以不吃藥?

確診高血壓後,有的朋友會拒絕吃藥,選擇生活方式乾預。這種心理可以理解,但是做法有待商榷。雖然高血壓葯確實有造成心動過緩、低血鉀、腳腫、咳嗽等副作用,但是高血壓如果不控制、治療,將發展成中風、心肌梗死、尿毒症。吃藥的副作用和不吃藥的後果相比,實在是小巫見大巫。

前面也講過,高血壓的主要危害不在於有無癥狀,而是在不知不覺中損害全身的大、中、小血管,心、腦、腎等靶器官。

改變生活方式確實對降低血壓有幫助,但是單純的生活方式乾預不是人人都可以的。

可以暫時不用藥

確診高血壓以後,如果收縮壓<160mmHg且舒張壓<100mmHg,並且無其他併發症,那麼可以進行生活方式乾預,但最多三個月,如果三個月後,血壓沒有降至目標值,那還是要進行藥物治療的。

藥物+生活方式乾預

而對於收縮壓≥160mmHg,舒張壓≥100mmHg的患者,則需要藥物治療與生活方式乾預同步進行。

因此,沒有癥狀就不吃降壓藥是不正確的,要根據自身情況決定。

3、血壓降得越快越好?

確診高血壓後,醫生一般會讓患者從小劑量降壓藥開始,逐漸加量。很多人會不解,為何不直接大劑量迅速降壓呢?其實血壓並不是降得越快越好。

除了高血壓急症必須快速降壓外,一般情況下,應該緩慢、平穩地降壓。從高血壓降至目標血壓,通常需要3個月左右的時間。

如果違背了「緩慢、平穩的原則」,特別是老年人,容易出現缺血性事件,甚至並發腦梗死等嚴重的後果。

4、血壓降至正常可以停葯?

高血壓是一個慢性病,需要長期控制,使血壓保持正常的水準,而藥物治療是降低血壓的最有效辦法,所以降壓藥需要長期甚至終生伴隨高血壓患者。

經過長期的降壓藥物治療以及糾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後,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減少服藥的劑量或種類,在減葯的過程中,必須監測血壓的變化。

如果患者自行停葯,血壓可能會再次升高。血壓波動過大,對心、腦、腎靶器官的損害更嚴重。

5、新葯一定比老葯好?

臨床上,常常有患者要求醫生使用最新的降壓藥,而不願意用很多經典老葯。其實理想的降壓藥應具備以下條件:

①具備降壓作用,並且沒有耐藥性;

②能夠抑製和逆轉高血壓所致的心、腦、腎以及血管損害;

③可以減少或不增加心血管的其他危險因素,比如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等;

④不加重伴有的其他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糖尿病、冠心病、腎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等;

⑤服用方便,沒有嚴重的毒副作用。

只要符合以上條件,不管老葯新葯都是好葯。對每個具體的患者而言,能夠有效的控制血壓並且能用於長期治療的藥物,就是好的降壓藥。所以,並不是新葯就一定優於老葯。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病,所以病人和醫生之間更要有良好的溝通,密切配合。醫生開出了葯以後,要有一段觀察時間:觀察劑量是不是對頭,療效有沒有到位,這需要幾天甚至幾個星期的時間。如果病人不配合,沒有長性,動不動就換一家醫院,重新看病,這是非常不利於治療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