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處女翻譯·364《中國藝術》

編者按:《中國藝術》(Chinese Art)是西方早期研究中國藝術的重要文獻,1958年在紐約出版,上下兩卷。作者William Willetts(魏禮澤)(漢學家、西方藝術史家)從中國的地理特色著手,系統梳理了玉器、青銅器、漆器、絲綢、雕塑、陶瓷、繪畫、書法、建築等中國藝術的各個門類。他堅持客觀描述作品的方法,“並不對所討論器物給予美學價值論斷,而是讓器物自己說話”。

“讓器物自己說話”,與觀複博物館“以物證史”的理念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也是我們選擇翻譯此書的原因。此次我們邀請到美國CCR(Chinese Cultural Relics《文物》英文版)翻譯大獎獲得者對此書進行正式專業的翻譯,譯者也是MLA(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美國現代語言協會國際索引數據庫)和AATA(國際藝術品保護文獻摘要)收錄的美國出版期刊Chinese CulturalRelics的翻譯團隊成員。

本著尊重原著的原則,此次翻譯將存疑處一一譯出,其後附有譯者注。現在就讓我們跟隨本書,在絢爛璀璨的器物中,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輝煌。

很清楚的是,到了漢代,四神的符號已經發展成熟。漢代文獻中最早提到四神的應該是前2世紀的著作《淮南子》,從那開始很多書都提到四神。同樣清楚的是,四神在漢代以前的藝術中找不到蹤影。即使在漢代四神也有一百年左右沒有出現過;最早的以四神為裝飾的鏡,科洛曲輪斷為公元前100年到公元100年之間。其他有四神的漢代實物,比如墓室壁畫、棺槨側面畫、紀念性柱的側面以及漆器、漢磚和瓦、實用器或禮器,甚至絲綢,其年代在1世紀或晚些。這之後,這種四神崇拜達到頂峰。而對於四靈,更難說清其地位。或許四靈是四神後來的發展,但我找不到任何材料能說明其宗教含義,漢代藝術中也很少看到四靈。

隨著佛教傳入中國,這兩種形象都式微,到了6世紀,四神有一個短暫的複興。之後就消失無蹤。龜的形象單獨納入了新的崇拜體系,而其他符號的個體表現似乎從唐代以後就只有表面意義了。

前文已經談過一些龍在漢代以前的藝術中的各種變體。也談了龍在漢代天文中的含義。我們現在接著來簡短描述一下龍在漢代藝術中的情況。漢代的龍毫無疑問是種怪獸,但龍在青銅器上的形象更加具體可感,比之於漢以前的青銅龍紋來說。下圖的龍紋(45)形象來自四川西部邊界的西康的Lu Shan的一個石頭棺槨的拓片。這個棺槨的紀年為公元212年。這個矯健的龍頭部轉向觀察者這邊,所以其面部細節不容易辨認清楚,而在輪廓圖當中這種細節要清楚得多。其他解剖學細節則清晰可辨。其身長而扭曲像蛇,龍鰭有三個,尾巴長而彎曲。龍腹裝飾鱗片,龍翼沿著雙肩張開。其腿像貓,其足有三爪。龍頸長而扭曲,龍頭也是。兩個龍角像羚羊角,左邊龍角下可見短小而呈點狀的龍耳朵。其前額上有巨大的龍冠,龍冠兩邊是龍眼。其上嘴唇厚而多肉,龍口似乎銜著緞帶。

圖45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